转换教师角色.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7458229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换教师角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转换教师角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转换教师角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转换教师角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转换教师角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转换教师角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换教师角色.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换教师角色,势在必行 长时间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受到制约,仅仅从教师的“教”的角度出发,用机械的、单一的教学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间接地造成学生被动、依赖的局面,使学生的发展受到阻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所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往教师教为主、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必须转变,这样才能达到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目的。为此,我校进行了“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角色转换的途径和方法”的课题研究,得出“转换教师角色,势在必行”的结论。一、 重新确定教师的角色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最好概括,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学生很少

2、能够从其他渠道获得知识,教师是知识、技能、道德等多方面的权威,师生关系单一,教师角色也单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教书匠和讲解员,其角色定位是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转授给学生,因而,只要教材熟悉,教案确当,逻辑结构清晰,语言表达通达,就算尽到了教师的责任,如果再能讲得诙谐风趣和深入浅出,使学生爱听,就是一个好教师。其实教师的角色应是多元化的。1、教师首先应是学习者随着知识更新急剧加快,教师如果不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就无法胜任教师工作。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理念,对教师这一职业而言尤其如此。教育不仅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而且要面向未来。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学生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这

3、些都对教师传统的教书匠角色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转变为终身学习者。教师在关注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意了解相近学科的知识体系;要广泛涉猎经济、技术、文化等领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确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意识,并具有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整合于教学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2、其次教师应是研究者教师必须从传统“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一名“研究者”。研究不是一个领域,而是一种态度。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当事人,要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总结、反思、改进,以建构自己的教育理念,创造独特的教育艺术,形成个人的实践知识。通过教育科

4、研活动,能促使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师进行科学分析的能力和技巧,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能促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教师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促使教师自觉地学习、发现和收集各种信息,选择、描述、储存、加工、分析和处理各种信息,把教育变成促进学习主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实施的研究主要是一种行动研究。从研究对象上看,表现为:教材研究结合相关学科知识与学校实际,实现教材的校本化与个性化;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与学生实际,对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判断、实验、总结和评估;学生研究通过对学生智力(认知)因素、非智力(认知)因素以及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以期

5、构建良好的教学过程与机制。3、教师还应是引导者和创造者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转变为“导”,表现在:引导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元认知能力;诱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辅导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使他们在网络上找到需要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利用新技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教导教师应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朋友和榜样,教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健全的人格等品质。当代课程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主体对外部客体进行个性化理解和创造性思考的产物,是认识主体

6、主动建构的产物。认识活动是主体借助于“内部图式”、“个体经验”、“思维结构”等中介与外部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创造性的个体,课堂教学是教师不断通过创新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教师正是通过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践,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师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动态生成过程,成为一种富于创造性并从中可以获得精神愉悦和自我提升的生命活动。这样,课堂教学不仅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精神家园,而且教师自身也在这种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发展、进步和完善,更加深刻地体悟到自己职业生活的意义,以及创造生命的价值,并获得了相应的回报培养出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 4、教师是合作者 教师要

7、实现角色的多元化发展,必须突破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与同事合作,与家长合作,与社上的人合作,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专业视野更加宽广,进而扩充个人的专业实践理论的内涵。同时还要学会与家长和教育管理者等方面的合作,与学生进行探索性、合作性、学习等,从而完善教师多元化的角色。当然,有一点必须明确,教师角色的转换,并不是削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或者对学生的学习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如果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教师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师生的交流,学生想学什么就教什么,那么这种教生知识传授的直接灌输方式减少了,但是教师启发、引导的作用和事先的教学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大大

8、加强了,每一个环节都是离不开教师的。 作为一名教师,应将自己的角色始终表现在教师教与学的统一上。“教”是教书和育人的统一,“学”既包括学生的学,也包括教师的学。作为“教”的角色,教师是一个教育者、心理辅导者;作为“学”的角色,教师要成为一个学习者、研究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在不断地教、不断地学、不断地进行教与学的协调中,完成教师自身角色的统一,成为一名站在时代前沿的新型教师。 二、转换教师角色的途径和方法 1、创设真正宽松安全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一个特殊的育人环境,教师因为与学生年龄上的差异等,使他有一种大然的威严感,让人敬畏,所以学生内心实际上是呼唤一种安全轻松的环境的,这是学习方式

9、转变的前提。因此,我们要求授课教师要呈自然状态,不允许拿腔作调:要亲切自然不允许居高临卜:要身心舒展,刁;允许端着架子。总之,就是要不愠不火、自自然然。这样的教态会使孩子潜意识里产生一种错觉、觉得像在父母身边,自然会从心底里洋溢出一种快乐,思维才能活跃起来。同时我们倡导,中低年级教师亲切中像父母:高年级教师亲切中有学者风范。另外,在课堂上,我们请老师正确处理与学生的活动关系。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教师在设计环节时要给学生留相当大的参与空间,让学生在其中畅所欲言,杜绝教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情况,教师在学生对面,上面的状况转变为在学生旁边,中间的民主、平等的参与状况。

10、再有,创设宽松安全的课堂氛围,我们对学生提倡“无错原则”,蹲下来与孩子讲话。所谓“无错原则”并不是无视学生的错误,而是认可它的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变错误为教育的契机,使学生从中自己有所顿 2、充分考虑到学生素质的多元性。学生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其中理解感悟和语言表达素质较重要。以往教学中教师一味的讲,而不考虑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使学生听完课后背答案,最终导致学生这方面的素质得不到开发。而改变教师角色就是教师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学生。如我校一语文老师在讲斑羚飞渡时就让学生熟读课文后,自己设计问题,并找出答案,这样学生对内容自然理解得深刻。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重点开展口头作文活动。实践

11、证明,转换教师角色利于提高学生素质。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总是担心学生的能力有限,知识靠自己是学不会的。因此总是用自己的方式束缚着学生,使学生得不到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学实践证明,这样教学效率并不高,而且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针对这一点,我们改变了教学策略,把学习的空间多留给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不让他们总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比如,基础的东西都让学生自己解决,然后同桌交流,实在解决不了的再由老师帮学生分析。这样学生对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有些简单的内容可以让学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在走进新课程里这样讲“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

12、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早些年我们就强调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然状态也就是常态的质疑。因为我们发现以前学生为迎合教师的教学做虚假质疑,其疑点全部是教师教学中设计的重难点,我们要求摒弃这种质疑,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有疑才质,但这的确有个“练”的过程,开始学生的质疑没有深度,甚至根本没有“不确定性”,老师们就一点的引导、点拨,举实例分析。慢慢地,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质疑的能力越来越强。4、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环境。 小组学习的优势在现代学科教学中,越来越强烈地凸现出来。尤其我校的班容量大,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讲话的机会,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小组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形式,而教师的角色就是帮助、引导。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要多角度、多层面的转换教师的角色,要 摒弃课堂主宰者的行为,把课堂这块阵地真正的还给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开展学生的自主式学习,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素质,成为真正的有用之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