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迹材料--柔肩扛起苦难的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事迹材料--柔肩扛起苦难的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典型事迹材料-柔肩扛起苦难的家典型事迹材料-柔肩扛起苦难的家*出生在*镇*村,1985年2月,*和*煤矿职工汤立稳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小两口的日子过得甜甜蜜蜜。1992年5月,*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矿山,和丈夫过上了简朴而充实的团聚生活,一家四口其乐融融。1994年元月4日,这是*刻骨铭心的日子,也是*一家最为昏暗、最为悲哀的一天。下午4时30分,*的丈夫汤立稳正在矿区安装电线,突然踩板的绳子断了,汤立稳从12米高的水泥电杆上悬空掉了下来,顿时失去了知觉。*赶到事故现场,只见丈夫瘫倒在地,脸色苍白,呼吸微弱。望着自己相依为命、铁塔一样坚实可靠的丈夫突然间变成了这样,她眼前一黑,有如天塌地陷。约过了
2、20分钟,汤立稳从昏迷中醒了过来,几位矿工立即将他送往医院进展抢救。7天时间过去了,丈夫的生命保住了,但因为伤势太重,医院提出转*治疗。汤立稳知道自己的家底,清楚矿里的窘境。假如自己到*治疗,需要一大笔的钱,这些钱到哪里去凑呢?他便劝慰妻子说:“如今家里没有什么钱,矿里又非常困难,我的伤就到*治疗,还不都是一个样。”无论丈夫怎么劝说,但*决心已定,只要有希望治疗,不管困难多大,不管有钱没钱,就是硬着头皮到亲戚、乡邻借,哪怕砸锅卖铁,也要设法替丈夫治好伤。一百两百三百*上东家、走西家,先后到双方的亲戚人家凑齐了3000余元。1994年元月11日,汤立稳在*的陪护下住进了*医大附二医院。*强忍着内
3、心的痛苦,细心地照顾着丈夫。丈夫每天的医疗费都是几百上千元,身上带的钱很快就花光了。*每天都是吃丈夫的残羹剩饭,有时喝几口开水、啃两个馒头充充饥。平日只要有空闲时间,就替病友清扫卫生、上开水、洗衣服等等,打点零工挣钱给丈夫看病。丈夫在*住院治疗达8个多月,仅医药费就花费了3.2万余元。*到矿里找领导说:“我爱人瘫痪了,已经治不好了,留在*没有多大作用,还是接回去治疗,这样能为矿里节省一分钱是一分钱吧!”*见丈夫的身体状况趋于稳定,便悄悄地办理了出院手续。一个倔强的女人丈夫高位瘫痪,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才能,加上各种并发症,丈夫身边时时刻刻要人陪护,端屎接尿、穿衣喂饭、洗漱擦澡。*每天都要给丈夫洗
4、衣服和床单,每天都要给丈夫仔细检查一次皮肤,每隔一两个小时都要给丈夫翻一次身,然后不停地给丈夫做腿部、臀部按摩。她还专门向医生、护士学习上药、换药、消毒等方面的医疗知识,家里没有消毒柜,她就买回一口高压锅用来给药械器具消毒。她每天重复着帮丈夫翻身、换衣、洗漱、喂饭还不时把丈夫扶上轮椅,推到屋外的空坪上呼吸新颖空气。丈夫有一个好的心情,她就感到最大的满足。有一天,因丈夫连续输液,大量的药物结成了晶体排泄不出来,丈夫痛得在床上翻来滚去,乱捶乱叫,直到晕厥。*一时慌了神,因家里囊空如洗,根本就拿不出钱来送丈夫去医院。唯一的希望和依靠就是矿里的领导了。她找到矿里,领导听了她的哭诉说:“矿里都停产这么多
5、年了,如今要拿一分钱就困难,你还是另外想想方法吧!” 丈夫的病怎么办呀?*感到从未有过的绝望。*第一次哭得这样死去活来,哭得这样撕心裂肺。矿领导被她的真情感动,想尽方法借了几百元钱,派车将汤立稳送进医院进展抢救。当那颗棱状的、食指尖大的结石终于掉进了尿盆时,*悬着的心总算着地了。矿区饮水困难,丈夫又有大量的衣物要随时清洗。不管酷暑还是寒冬,*都要每天来回两趟,走十几里山路挑水回家。岁月轮回,年复一年,*繁忙着劳累着,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繁重的、没完没了的家庭琐事,就象一个被钉在无形的十字架上的“女囚”,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她欲哭无泪,有苦难诉。她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每当想起这
6、些,*就躲在一边一个人偷偷地抽泣,但她绝对不让丈夫看到自己的眼泪。一个宽容的女人汤立稳常年累月卧床不起,没有给妻子一点希望、一点温暖、一点关爱,却还让妻子跟着自己受了那么多的罪,家里的钱被自己疗伤花光了,还欠了一“屁股”的债。有多少次,他靠在床头,不时用手捶着那双已经萎缩的腿,眼泪不断地涌了出来,挂在脸上,滴落在胸前,都怪这该死的腿拖累了妻子,拖累了全家。平日里,*越是细致周到,越是对自己体贴入微,他的心里就越感到负疚和忐忑不安。有时,冲着*大喊:“滚,你给我滚。”有时,他躲在被子里默默地哭泣。或许,惟有哭才能痛痛快快的释放一个男人心中的酸涩和无助吧!有时,他把家里的东西摔在地上,或者将自己的
7、头往墙上撞,甚至想着和完毕自己生命的方式寻找精神上的解脱。*理解丈夫这样都是替自己着想,替这个家着想。因为丈夫怕自己和孩子跟着受苦受罪。有一次,为了给丈夫补身体,*打了两个荷包蛋给他吃。汤立稳把蛋吃完后,剩下了一碗汤水,两个儿子便去抢。看到儿子为了一点鸡蛋汤水争得不可开交,汤立稳突然有一种辛酸的感觉涌上心头,霎时心情烦躁了起来。他大叫一声,用尽全身的力气掀翻了桌子,饭菜泼洒了一地。*的泪水哗地流了下来。那一刻,她真的好恨自己的丈夫。等汤立稳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她又劝慰丈夫:“我知道你心情不好,我情愿你的病生在我身上啊。你以后别发这么大的脾气了,这样对你的身体不好,有什么事儿我们不能渐渐说呢?”
8、 丈夫发脾气、砸东西、打骂人,她都可以理解。她知道丈夫承受着肉体的痛苦和精神折磨已经到达极限。无论丈夫骂得多么难听刺耳,*都可以理智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尽量防止和丈夫发生正面的冲撞,她不管心里有多么的难爱,有多么的委屈,她照样把丈夫的饭菜准备好,然后到左邻右舍聊聊家常,等到丈夫的“火气”消了,就象没有发生过任何事一样,夫妻俩又和好如初。真情所至,金石为开。丈夫的心情一天天变得好起来、变得开朗了,容许要好好活着,再也不做对不起妻子的蠢事了。*还手把手地了一双手只四个指头能动的丈夫纳鞋垫、织毛衣等针线活。苦难的磨砺,*更懂得了珍惜生命,懂得改变命运改变自己,懂得一个普通人做人做事的原那么。一个负责
9、的女人*既要当好母亲,又要承当起“父亲”的责任,千斤八百的担子都得一个人挑呀!然而,一个柔弱的女人,终究有多大的负载才能呢?丈夫摔伤的那年,大儿子江平刚刚8岁,小儿子佳佳才3岁。一家四口唯一的经济来缺乏300元,也就是矿里每月发放的200元生活费,还有丈夫的90元护理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丈夫疗伤看病要钱,小孩吃饭穿衣要钱,*只能把一个钱掰成几个用。她精打细算节省着每一分钱,自己挖土种菜、喂猪、上山捡茶籽,所有能节省钱的方法都想尽了,但一家子的生活仍然艰辛。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冬天来了,孩子们身上的衣服能抵御严寒么?节假日到了,该给孩子们开开“荤”了呀!每当开学,孩子们的学杂费都要趁早做
10、准备。桩桩件件、一枝一叶都系着母亲的心。自己再苦,家里再穷,也不能误了孩子们读书。*千方百计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一角一分积攒着,每个月买盐、买米、买油、买肉加起来,一家四口的生活费都不上100元,剩余的就是丈夫疗伤治病和孩子们上学的开支了。20xx年,大儿子考取了*民政职业学院。*快乐得哭了,哭得那么的开心,那么的陶醉和甜蜜。因为儿子是父母心中的长明灯,儿子是这个苦难家庭明天的希望。阳光还刚刚掀开了脸,愁云又使*一筹莫展:儿子读完大学,要花费好几万元钱呀!“江平读大学的生活费、学杂费我来负担,你们不用操心。”堂弟汤立友知道兄嫂正在为大儿子上大学发愁,便主动提出承当江平大学三年的学杂费。20x
11、x年9月,小儿子佳佳考上了县城的一所中学,大儿子江平大学毕业被某国有企业应聘参加了工作。大儿子有了工资,小儿子考上了高中,*总算熬出了头。佳佳从小就懂事,学习上不要母亲多操心,而且洗衣、煮饭、炒菜等样样都干得好,还经常主动帮着母亲照顾父亲。但由于孩子离家太远,平时管得少了,佳佳渐渐迷上了网吧,儿子逃学了。母亲心目中听话的儿子竟然连期末考试都没参加,学校教师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知道儿子变成了这样,当时就气得心肺炸裂了似的,胸口像有无数冰冷的钢针乱扎,像有无数犀利的钢刀狠刮。她彻夜失眠了,想到这个家,想到儿子的变化,感到自己还没有完全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她压抑着内心的痛苦,用慈母的爱感染和教育孩子
12、怎样才能对得起那么多帮过自己的好心人、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怎样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怎样做一个关爱别人的人。一个普通的女人丈夫完全失去了男性的生理功能和生活才能,*过着无异于“活守寡”的日子。有不少好心人劝*:“你还年轻,你不能守着一个瘫痪的男人过一辈子,你要趁早赶快想方法分开呀!”*同样有女人的七情六欲,有一个女人本能的需求,她曾想过带着瘫痪的丈夫,牵着未成年的孩子出嫁,只要能找到不嫌弃自己瘫了的老公,又爱自己的孩子,一个真心对自己好的男人一起撑起这个家,她甘愿把自己的一生寄附在这样的男人身上。这就是一个普通女人,一个不幸的女人,在漫长岁月中的煎熬中发自心底的最凄婉的奢望。她想过逃避,想
13、过摆脱这个家,再找一个男人,开场新的生活。但孩子怎么办?丈夫怎么办?在矛盾的交织中,她感到万般的无奈,因为丈夫需要她,孩子需要她,道德、良心和责任感更不允许她分开这个家。她不愿意看到瘫痪的丈夫失去妻子,幼小的孩子失去母爱,她不愿意把更多的责任推向社会,她早已把自己的一生和丈夫、孩子的命运紧紧地拴在一起。*,一个普通的女人,承受了常人无法承受的压力,忍受了普通女人无法忍受的心酸。但她始终选择的是包容、忍让和抑制。因为女人的仁慈,因为一个普通女性对别人、对家庭、对社会的爱,*把更多的酸苦和爱恨深深地埋藏在自己的心底。采访感受:有人说,做女人难,做一个不幸家庭的女人更难。*,这个普通的女人,面对命运和苦难的挑战,没有害怕,没有退却,没有倒下。她选择的是坚韧、顽强和不懈的拼搏。她忍辱负重,含辛茹苦,以高尚的品质和金子般的心,用女性伟大的人格魅力支撑起了一个苦难的家,演绎了一曲构建和谐社会高亢的催人泪下的时代乐章。第 页 共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