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贵的土壤》教案一等奖

上传人:工****全 文档编号:547448931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贵的土壤》教案一等奖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宝贵的土壤》教案一等奖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宝贵的土壤》教案一等奖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宝贵的土壤》教案一等奖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宝贵的土壤》教案一等奖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宝贵的土壤》教案一等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贵的土壤》教案一等奖(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宝贵的土壤教案一等奖 宝贵的土壤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宝贵的土壤教案一等奖 一、活动构思: 在开展一系列的环保活动中,让幼儿通过种植,观察等活动,让孩子们知道土壤是很多生命, 动植物生长生活的地方,要珍惜土壤,教育幼儿从小关心周围环境,爱护土壤和植物。 二、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从小关心周围环境,爱护土壤植物。 2、利用废旧物开展制作活动:拼画等。 3、对比: 在活动中让幼儿能感知不同品质的土壤,通过了解它们的不同,自己选择和种植,处理问题, 探索问题,在老师引导下解决问题。 4、激励: 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学习去自觉照顾植物;很多生命的动植物生

2、长生活的地方,要珍惜土壤。 在活动中了解土壤的特性,需要并学会种植。 三、活动过程: 1、参与: A、注意利用环境,让幼儿注重和观察,有意识的让幼儿参与活动,提醒幼儿积极的去观察泥土有什么,感受土壤重要性。 B、园内种植活动,栽培,浇水,松土,除虫,理解植物生长的所处的地理环 C、评选“爱心宝宝”。 2、互动: A、家园环保活动。 B、家庭植树,巧用废物制作。 C、带植物花卉照顾。 3、扩展: A、家园联系册,家长宣传栏等,宣传有关环保,爱护植物文章。 B、家长反馈幼儿在家信息。 C、出刊。 2、宝贵的土壤教案一等奖 课型:欣赏与实验活动 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了解黄河的水为什么是

3、黄色的以及土壤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 2、学会并掌握如何利用植被保护土壤。 3、学生能够提出一些保护土壤的具体建议。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观察、实验及合作探究等方式,知道土壤受到破坏后的危害并能提出保护土壤的具体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学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2、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大自然的态度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3、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学习重点: 1、土壤受到破坏后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2、能提出保护土壤的具体建议。 学习难点: 1、能提出保护环境和土壤的具体建议。

4、 2、能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和土壤,能及时制止别人破坏环境和土壤的行为。 课前准备: 土壤受到破坏的图片资料、环保题材的宣传图片、音像资料,实验用的仪器设备等。 学具准备:画纸、画笔及各种可利用材料。 学习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欣赏:师生共同欣赏一组雄伟、咆哮的黄河图片 2、探讨交流:教师提问:欣赏完图片后你们有什么感受?谁知道黄河的水为什么是黄色的呢? 3、学生探讨后并回答。 4、教师总结,引出新课题土壤的保护 二、知识新授 1、课堂演示实验:教师通过实验说明草对土壤保护的重要作用。 (1)、实验准备:喷壶、水、脸盆、种有草的纸盒和装着土的纸盒等。 (2)、实验过程:略 (3)、探讨交流:

5、每个纸盒里的土壤发生了什么变化? (4)、记录实验结果 (5)、结论:植树种草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2、欣赏讨论: (1)、师生共同欣赏一组森林被砍伐后的景象图片。 (2)、讨论:森林被砍伐后,暴雨或洪水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3)、结论:暴雨或洪水会把土壤冲走,造成水土流失。 三、课堂实践、作环保小勇士 1、分组讨论: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土壤受到破坏的情况? 2、学生交流并回答 3、提出保护土壤和环境的具体建议。 4、学生动手制作保护土壤和环境的标牌,老师巡视指导。 四、评价总结 1、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标牌展示给全班学生。 2、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交流给出鼓励性评价。 3、教师总结:从同学们刚才的作品展

6、示中,我能感到同学们对我们的家园充满了忧虑。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这里的一切原本美丽和谐,可是这个家园正在遭受着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我们都清楚的认识到了: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它是不能克隆的。所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应善待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们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高素质的环保小卫士吧! 五、课外延伸 放学后,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调查我们周围土地、环境遭受破坏的情况,并按要求填写好调查记录表。 3、宝贵的土壤教案一等奖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腐殖质,知道腐殖质的多少影响土壤的肥力 2、知道一些小动物和微生物在成肥过程中的作

7、用 3、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过程与方法: 遵照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认识腐殖质及其产生的原因,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土壤。 情感价值: 通过对土壤的进一步了解,认识土壤对人、植物和动物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地去保护土壤。 教学重点:腐殖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难点:较长的实验过程能否坚持观察 教学方法:以讲解、图片及实验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本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提问:课本8页第一幅图中,为什么上黑下浅? 2、学生讨论 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侦探柯南,查一查土壤里能长出各种各样植物的原因。 二、学习新课,研究土壤 (一)探索土壤肥沃的秘密 1、学生

8、观察、比较表层土和下层土 学生观察提前准备好的两种土壤,比较它们的不同,从而得出结论(土壤的颜色与腐殖质的多少有关) 2、讲解: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由于动植物生活、生长、生存的主要区域是在地表的表层土上,死后的遗体也腐烂在表层土中,所以腐殖质主要集中在表层土中。 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能提供的养分就少多了,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岩石逐渐增多,岩床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的.最底层。 (二)并不是所有的土壤都肥沃 1、观察课本9页下面的三幅图片并阅读图左的文字 学生阅读图片及文字,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

9、地方的土壤都一样,知道由于地理天气或人类活动的原因,导致土壤有肥沃的,也有贫瘠的 2、右边的图是人类改造贫瘠土壤的一些方法 (三)了解土壤中生活的小动物 1、观察课本11页上图 2、讲解:教师讲解这幅图片中蚯蚓在做什么,及制作方法、养殖方法 三、巩固做一个肥料袋 1、谈话:枯死的植物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们愿意亲手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吗? 学生观察肥料袋的制作图及步骤,讨论如何设计实验。 2、教师讲解注意事项 3、学生动手制作肥料袋,教师巡视指导 4、整理桌面,清理桌上残留物,填写观察和制作记录。 四、布置作业 谈话: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都要介入这个实验的管理、观察和记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哪

10、些困难?应该怎样来解决? 五、课后记 4、宝贵的土壤教案一等奖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土壤与生命中的第1课。本课教学通过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土壤,知道当地土壤的基本组成部分,能利用感官和简单的工具对土壤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做好简单的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通过学生亲身的体验和观察,达到亲近土壤,意识到土壤和生命有密切关系的这一目标。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土壤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我们周围的土壤中究竟有什么,学生又未必作过细致透彻的观察研究。本课中学生将在了解我们周围土壤的基础上,意识到土壤和生命的关系。 在选择材料时,有目的

11、地让学生采集田野里、花圃或水塘边等生活场所的土壤,因为这些“有结构的材料”本身就蕴含着本课所要达成的目标。同时,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也让学生感到大自然的奇妙。 二、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 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 (二)知识与技能 1.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会观察、描述、记录; 2.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 3.了解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关心家乡土壤的意识; 2.愿意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合作探究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 1.教师事先进行实地

12、考察,为孩子们准备一块泥土地、铲子、放大镜、盛土容器、土壤研究记录纸。 2.孩子们准备:一根木棒、一只塑料杯子、一块抹布。 四、教学过程: (一)挖一挖,找一找。 1.你们校园里哪里有土壤? 2.想一想,土壤里可能有什么? 3.讨论:在外出进行观察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师生小结:1.注意安全;2.不要破坏环境,更不能伤害土壤中可能存在的动植物;3.及时记下自己的发现,对不认识的动植物,可先照样子画下来;4.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里有些什么。 【评析】孩子们知道要出教室考察土壤是非常兴奋的,如果他们不知道考察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考察肯定会变成玩耍。让孩子说一说,这样既对孩子们进行了自己制定规则约束

13、自己的训练,又让孩子们对考察目的加深理解。 4.小组合作,到室外挖土。 (二)看一看,比一比。 1.哪个小组说说在挖土时有什么发现? 2.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表层的土壤和地下2厘米初的土壤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有哪些动物生活在土壤里,这些动物在土壤里干什么? 【评析】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是孩子们把观察经验内化、升华为知识的环节,所以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们相互交流、讨论。课后我对孩子们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土壤的认识是什么样的,结果发现: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交流、讨论的深刻与否是他们对土壤形成知识体系的关键,因此本环节孩子们的参与效果就成了考察本课成败的主要标准之一。 3.下面大家就可以把土放在白纸上研究了。为什么要放在白纸上? 4.大家开始研究吧,别忘了做个记录? 5.小组合作研究。 6.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发现,注意创新的发现。 7.你们的小组是否观察仔细呢?下面前后两个小组交换土和记录纸,观察一下别的小组的土,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评析】研究别人的研究,这是本课的一大探究特点。学生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