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7446748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 “十二五” 规划教材(第九版)各论第一章肺系病证第一节感冒【目的要求】1. 了解感冒属外感疾病,明确临床主要特征。2掌握感冒的病因病机为邪犯肺卫,卫表不和。3掌握风寒、风热、暑湿三个常见证型的证治方药。4熟悉治疗虚体感冒的变法。【教学内容】|1讲解感冒的特征,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痛、身楚为主症,并明确感冒与时行感冒的区别。2讲解感冒病因以风寒、风热为主,夏令多属暑湿致病,病理重点为卫表不和。3讲解感冒的诊断要点,与某些温病早期的区别。4强调本病辨证属实证,治疗大法为解表达邪。5强调感冒常见三证的症状特点。风寒证用辛温解表

2、法, 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风热证用辛凉解表法, 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暑湿证用清暑祛湿解表法, 新加香薷饮加减。6强调虚体感冒当扶正达邪,区别气虚、阴虚等不同表现,治以益气解表或滋阴解表。7讲解感冒的治疗禁忌,以及并发症和夹杂症的处理要点。【教学时数】3 学时。第二节咳嗽【目的要求】1了解咳嗽的一般概念。2掌握咳嗽有外感、内伤之分,其病变重点在肺,而关系到它脏。3了解咳嗽的诊查要点。4掌握外感咳嗽治以祛邪利肺止咳;内伤咳嗽治疗重在扶正补虚。5熟悉常见各类咳嗽的辨证论治。【教学内容】1讲解咳嗽的概念,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 咯吐痰液而言, 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2强调病因

3、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有风寒、风热、燥热的不同,内伤多为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以痰湿蕴肺、肝火犯肺为多。病位在肺,但与肝、脾等其他脏器有关。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有互为影响的关系。3讲解咳嗽的诊断要点,提示相关辨病知识。4强调咳嗽的辨治原则。外感咳嗽属于邪实,治以祛邪利肺。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治以祛邪止咳,兼以扶正。5强调咳嗽各证型的辨证论治。外感咳嗽:风寒袭肺证,用疏风散寒,宜肺止咳法, 三拗汤、止嗽散加减。风热犯肺证,用疏风清热,宜肺止咳法,桑菊饮加减。风燥伤肺证,用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法,桑杏汤加减;若凉燥用温润法,杏苏散加减。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证,用燥湿化痰,理气止咳法,二陈平胃汤、三子养

4、亲汤加减。痰热郁肺证,用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法,清金化痰汤加减。肝火犯肺证,用清肺泄肝,顺气降火法,用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 肺阴亏耗证,用滋阴润肺法,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加减。6提示咳嗽治睥、治肝、治肾的整体疗法,以及外感忌用敛肺、 收涩的镇咳药, 内伤忌用宣肺散邪法等治疗要点。【教学时数】4 学时。第三节哮病【目的要求】1了解哮病的概念和特征。2熟悉哮病的发生是痰伏于肺,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而诱发。3掌握哮病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发作期的病理关键是痰阻气道,肺失宣降。4熟悉病理性质有虚实之不同,而实多虚少,邪实正虚。5掌握发时当与治标顾本,平时当治本顾标的治疗原则。6掌握发作时区别寒、热

5、、寒包热、风痰、虚哮,平时着眼肺脾气虚、肺肾两虚的基本辨证及治法方药。【教学内容】1讲解哮病的概念足发作性的痰呜气喘疾患,以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2讲解古代医家对哮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法方药的特点。3强调发病的内因痰伏于肺是关键,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病后而诱发。病理变化是“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病位主要在肺, 而关系到脾、肾。4讲解哮病的诊断要点,注意与喘证、支饮相鉴别,提示辨病诊查知识。5强调哮病的辨证属邪实正虚,发时以邪实为主,一般多见寒

6、、热、寒包热、风痰、虚哮五类,而未发时主要为肺、脾、肾三脏之亏虚。若久发正虚者, 每多虚实错杂, 当按病程新久及全身症状以辨别其主次。6强调哮病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基本原则。冷哮当宣肺散寒,化痰平喘,用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加减;热哮当清热宣肺, 化痰定喘,当用定喘汤、 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寒包热哮当解表散寒,清化痰热,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风痰哮当祛风涤痰,降气平喘,用三子养亲汤加味;虚哮当补肺纳肾,降气化痰,用平喘固本汤加减。平时以正虚为主者应扶正治本。肺脾气虚者,健脾益气,补土生金,以六君子汤加减;肺肾两虚者,当补肺益肾,以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7讲解喘脱危证的处理。8

7、提示哮病寒热、虚实相兼转化和风痰为病的治疗,以及有关哮病夹瘀血的认识。【教学时数 】3 学时第四节喘证【目的要求】1了解喘证的概念和临床特征。2掌握喘证的主要成因是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劳欲久病所致。 病理机制,实喘在肺,虚喘在肺肾两脏。3掌握实喘、 虚喘的鉴别和各型证治。4熟悉寒热互见、虚实夹杂和正虚喘脱的治疗。【教学内容】1讲解喘证的特征为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介绍历代医家对喘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法方药的特点。2强调喘证病因为外邪侵袭 外感风寒、风热犯肺 ,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及劳欲久病所致。3强调病位主要在肺和肾,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喘为邪壅肺气,宣降不利;

8、虚喘责之肺、肾两脏,因阳气不足,阴精亏耗,而致肺肾出纳失常, 且尤以气虚为主。 反复发作可致喘脱。4讲解喘证要注意与气短相鉴别,喘证主在呼吸困难, 气短主在呼吸浅促。 并结合辨病,提示必要的诊查知以。5强调喘证的辨证要点当分清虚实。实喘者又当辨别外感内伤, 虚喘则应辨清病变脏器。治疗原则实证宜祛邪利气, 虚证当培补摄纳。6强凋喘证各证型的辨证论治。实喘: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华盖散加减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味;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加减;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减;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虚喘:肺气虚耗

9、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补肺汤加减;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参蛤散加减。正虚喘脱证,扶正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教学时数】3 学时。第五节肺胀【目的要求】1了解肺胀的临床表现,并与有关病证的联系。2熟悉肺胀的病理因素是痰浊、水饮、血瘀,病他主要在肺,涉及肾、心等脏,后期可出现痰迷心包、肝风内动、喘脱等危候。3掌握肺胀的辨治原则以及各个证型的证治。4熟悉肺胀出现危重证候的处理。【教学内容】1讲解肺胀的临床表现以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并阐述与痰饮、 咳喘、心悸、水肿、厥脱的关系。2讲解古代医家对肺胀病因

10、病机的认识和治法方药的特点。3强调本病多因久病体虚,复加感受外邪而诱发。4强调肺胀的病位在肺,影响脾肾,后期及心。病理因素早期以痰浊为主, 渐而痰瘀并见,终致痰浊、血瘀、水饮交错为患。病理性质由气虚、气阴两虚,发展为阳虚。虚实之间常常夹杂, 表现上实下虚之证。 重证可见气不摄血、痰迷心窍、肝风内动、喘脱等危候。5讲解肺胀与哮病、喘证的区别与联系。并结合辨病,提示必要的诊 奁要点。6强调本病辨整总属标实本虚证,但有偏实偏虚的不同。偏实者需分清痰浊、水饮、血瘀;偏虚者当分清气 ( 阳) 虚、阴虚的性质,肺、脾、肾、心病位主次所在。治疗抓住治标、治本两个方面。标实者,根据病邪的性质,分别采取祛邪宣肺

11、、降气化痰、温阳利水,甚或开窍、熄风、止血等法;本虚则以补养心肺、益肾健脾为主,分别治以益气、养阴,或气阴兼凋,或阴阳两顾,正气欲脱时,则应扶正固脱,救阴回阳。7强调肺胀常见证型的辨证沦治:痰浊壅肺证,用化痰降气、健脾益肺法,苏子降气汤、 三子养亲汤肌减:痰热郁肺证用清肺化痰、降逆平喘法,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加减。痰蒙神窍旺,用涤痰、开窍、息风法,涤痰汤加减,另服苏合香丸,热闭予局方至宝丹。阳虚水泛证,温肾健睥、化饮利水法,真武汤、五苓散加减。肺肾气虚证,用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法,平喘围本汤、补肺汤加减。喘脱者,用参蛤散,或黑锡丹。8讲解防止感冒、咳嗽迁延成为慢性咳喘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以及避免感

12、受外邪两发等护理知识。9讲解肺胀出现危重证候的处理。【教学时数】3 学时。第六节肺痈【目的要求】1了解本病特征,病因为感受风热,或痰热素盛,内外合邪。病机为热伤肺气,蒸液成痰,热壅血瘀,血败肉腐。2熟悉各个阶段的辨证要点,掌握治疗本病的主法。3掌握肺痈各个不同阶段的具体治法。4掌握肺痈当重视排脓解毒,不能早投补敛,以免留邪。【教学内容】1讲解肺痈是肺叶生疮的病证。介绍历代医家对肺痈的认识。2强调病因以外感风热为主,或因痰热素盛所致。病机为热伤肺气,蒸液成痰,热壅血瘀,血败肉腐。3讲解肺痈的诊断方法,要注意与肺系病痰热蕴肺证、风温相鉴别等诊查知识。4强调肺痈的辨证主要分初期、成痈、溃脓、恢复期四

13、个阶段,治疗以清热、解毒、化痰、排脓为大法。5强调肺痈各个病期的辨证论治。初期:用疏风散热,清肺化痰法,以银翘散加减。成痈期:用清肺解毒、化瘀消痈法,以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加减。溃脓期:用排脓解毒法,加味桔汤加减。恢复期:用养阴补肺法,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煎加减。6强调肺痈当重视排脓解毒的原则,避免过早补敛,闭门留寇。提示防止并发大咯血、脓胸等临证要点。【教学时数】3 学时。第七节肺痨【目的要求】1了解痨虫感染与正气虚弱导致发病的相互关系。2熟悉本病病位在肺,但可传及其他脏腑,尤以脾肾为主的特点。3掌握本病要病机主为阴虚火旺,以及气阴两虚、阴伤及阳的病理变化。4熟悉本病的治疗原则,补虚与抗痨“杀虫 ”的意义。5掌握肺痨常见证型的辨证施治,以及虚中夹实的临床处理。【教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