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仪休拒收礼物》说课稿.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7446585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仪休拒收礼物》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仪休拒收礼物》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仪休拒收礼物》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公仪休拒收礼物》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仪休拒收礼物》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仪休拒收礼物》说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课文公仪休拒收礼物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公仪休拒收礼物是苏教版第八册第十课课文。这篇课文是 个独幕剧, 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两条鲤鱼 的故事。(二)教材分析:本课虽是个剧本,但也是个典型的“写人”的文章,主要通过对话来刻画人 物形象。课文是以围绕公仪休拒收礼物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剧情虽然简单, 但结构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充分体现了独幕剧的特点。按剧情的发展,这个独 幕剧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公仪休说“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通 ) 过公仪休的语言、神态描写,反映出他是一个爱吃鱼的人。第二部分(从“幕后有人高喊”至管

2、家“提着鲤鱼下场”,写公仪休委婉地 ) 拒绝了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两条鲤鱼,反映出他的睿智。第三部分(从子明说“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吗”至“幕落” )写公仪休 告诉子明,自己拒收鲤鱼是遵守国家的法纪,要吃鱼自己买。反映出公仪休清正 廉明和高人一筹的见识。(三)教学目标: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教学目标为:1、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2、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独幕剧表演。3、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明的品格。重点:学会阅读剧本、表演剧本,体会公仪休清正廉明的崇高品格。难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二、说学情:这是

3、学生第一次接触剧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求知欲会促使他们兴致勃勃 地阅读课文,了解剧本和其他课文的区别。因此,在初读剧本后,老师要充分激 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说说与以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指导学生 体会剧本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方括号里交代的是布景和人物活动等;括 号里交代的是人物说话的语气、动作等。知道幕启就是幕布拉开,幕落就是幕布 闭合等有关剧本的知识。三、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 、 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 、 者” 。在教学方法上,我设计了“以读代讲、以议代讲、以演代讲”的

4、方法。确 定了“读出情、悟出理、品出味、演出神”的学法指导。在操作过程中采用“读、 划、议、品、演”等教学手段,学生由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突出重点,突破 难点,并体会到“写人”还可以通过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四、说教学流程:(一)揭题,置疑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问?(二)初读课文,了解剧本,整体感知1、打开课本,浏览一下 说说这篇课文的结构和以前学过的课文相同吗?哪里不同?2、了解剧本、独幕剧3、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想想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公仪休是个怎样的人?(三)精读感悟,体会人物品质 这个过程中,我紧紧抓住“拒收”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悟,

5、在悟中品, 在品中演。1、理解“拒收” ,体会公仪休爱吃鱼 “拒收”什么意思?(拒绝接受) “拒收”的是什么礼物?(两条活鲤鱼) 接着老师质疑:公仪休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位高权重,送两条 鲤鱼不怕寒碜吗?引出公仪休爱吃鱼。 并让学生找出能说明他爱吃鱼的词句。 回 ( 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一顿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 满意足了。 )通过对这些词句的朗读品味,体会公仪休对鲤鱼的喜爱之情,百吃 不厌。2、怎样“拒收” ,体会公仪休的睿智(1)分角色读管家、公仪休的对话(2)从“满脸堆笑”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从而了解管家的阿谀奉承、 献媚,其主人也是有意讨好、另有所图

6、。(3)组织学生讨论:公仪休这么爱吃鱼,却说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 这不是说谎吗?如果你是管家,还好意思送吗? 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这样 说的好处:婉言拒绝,让管家知难而退;理由充分,让管家无言以对;态度 友好,让管家满意而归。公仪休睿智、机敏的形象变得清晰高大起来。3、为什么“拒收” ,感悟公仪休清正廉明的品格(1)公仪休为什么要拒绝这么鲜美的鲤鱼呢?请学生反复读公仪休的最后 一段话,想想他说了几个意思?(2)为什么“收了鱼,以后就吃不上鱼了?” “不收鱼,反而以后一直有鱼 吃?” 这一部分,老师让学生读一读,在小组展开讨论、探究,借助生活中的正反 事例来理解公仪休这段话的含义, 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 受,领悟公仪休的清正廉明和高人一筹的见识。(四)分角色读课文、表演独幕剧1、 课文中还有哪些人物?说说你对他的印象。 这些人可不可以不写呢? (用 来衬托公仪休清正廉明的品格)2、表演独幕剧,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加深理解和体验。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在阅读中学生不但要感悟体会人物的品质,更重要的 是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等表达方式,本课就是一个典型的“写人”的 文章,老师抓住了契机进行指导。(五)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公仪休是个怎样的人?(六)作业 将剧本改写成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