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疑启思以疑悟语.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7442638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疑启思以疑悟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疑启思以疑悟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疑启思以疑悟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疑启思以疑悟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疑启思以疑悟语.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疑启思,以疑悟语滑坡路小学程爱萍 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不重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造成了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学生厌学的有,苦学的有,离开老师不会学习的更是比比皆是。究起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学中不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疑问、提出疑问、进而解决疑问,这无疑是教育的失败 。 古今中外,主张大胆质疑、积极提问的名人名家举不胜举,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

2、钱。”宋代陆九渊说:“为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文学家巴尔扎克认为“?”无疑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科学家爱因斯坦则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又有古语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当学生踊跃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时,教师应该与同学们一起投去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教师应该与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如学生在学习课文松鼠做巢的第七自然段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让我“意料不到”的问题:“为什么前面的一句话用的是欢呼,而后一句话用的却是欢跃呢?为什么不用同一个词语

3、呢?”教师要主动要求、积极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问倒老师”来激发、培养他们的质疑兴趣。二、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虽说质疑只是要学生读课文后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但也同样存在着学生会不会的问题。实践证明,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提不出问题,这并不表明他们都懂了,而是缺乏阅读能力,找不出文章的主干,这就需要老师教会他们质疑的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教师要会质疑,也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一些方法。 1根据标点符号质疑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标点符号的作用功不可没。换而言之,课文中的标点符号也体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抓住课文中的标点符号来引导学生思考

4、、讨论,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也让学生领会了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2根据课文中心词(语)中心句质疑 课文中的中心词(语)是“文眼”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如学习太阳,你好,课题就是课文的中心词。当学生读完课文后,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有学生就很快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太阳,你好”是谁对谁说的?为什么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呢?”这时,我就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去细读课文。再如检阅中教师可对“这个小伙子真棒”引导学生质疑:“在什么情况下说他真棒?他为什么真棒?他怎样做到真棒呢?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无论是对课文中心词(语)进行质疑,还是对课文中心句经常质疑,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

5、教学目标,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同时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根据课文的中心内容、中心思想质疑 中心内容:运用此法,学生在初读课文时,便首先必须寻找课文的中心内容。 三、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巧妙运用提问方法训练学生思维 1学会设疑 设疑即设问,答案往往在课文中就能找到。如学习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上课伊始便提出:“谁和谁?什么时候?写了一件什么事情?结果怎样?”再如学习语言的魅力一文,也可以提出:“谁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做了一件什么事情?语言的魅力表现在哪里结果怎样?”教学这两课,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读懂课文,把握故事梗概。同时了解记叙文的几个基本要素,有利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

6、会质疑,巧妙提问 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以引起深入地研究。它是学习的动力,思维的开端。“学贵有疑”,能够提出疑问,说明他思维活跃,进行深入地思考了。如果能提出一些巧妙的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求知,产生学习兴趣的内在动力。 在语文课本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看似矛盾而实质并不矛盾的内容。教师找出这些“矛盾”的地方并提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课文的积极性、主动性。3学会激疑,无疑设疑 所谓激疑,是指学生本无疑问,通过教师的讲述,激起学生思考,进而发现疑问,提出疑问来。这是一种无疑处见疑。教师要善于在无疑处设疑,合理运用设疑的教学策略,在无疑处生疑,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7、诸如词类的疑惑,教师要能在无疑处设疑、生疑、见疑,并最后帮助学生解疑,就会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深刻的领悟。 4学会存疑 先贤圣哲一贯提倡为学者要有存疑的精神。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思维一旦被老师激活,会提出许许多多深层次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有一定难度,是教师始料未及的,须谨慎作答。在教学实际中,教师要下功夫,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巧妙运用提问手段,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而服务。因为质疑、提问可以起到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作用。同时在课堂提问中,要注意难易适中,精挑严选,积极评价。 教育是明天的理想和希望。基础教育是通向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石。在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在语文新课标的实践中,我们要循着“问题”贯穿教学的始终这一条路线,明确“疑”与“问”的价值,让学生在疑问中学习,让质疑成为“打开学生智慧宝库的金钥匙”。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培养其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体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原则,问题的形式、角度不拘一格,但必须“有法可依”,即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方面去挖掘,让学生“跳一跳,摘到苹果”,享受脑力劳动中的成功乐趣,从而带着一种高涨的主动要学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让天真的孩子带着童年的纯真和稚嫩去追求未来世界的七色之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