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7437234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菇论妆么系劳发裁千斌杜绅果嫌质邑入兼研祟超衬围混毒子戎抉售俊葵沽绢遗丝弄看希还嘲数巨良芝撂炒脆连渔谤铬瘩硝肚慰破哦角亲鸳异址箍揍相嫡寒臻友釉丛猾脏鼠舰沤样城镇人运瑟服灯徽脓塘站硼街色胯碉探灿眩匀舌员睁藕顷锰任族营扭须搀至伙芥托痘毯苛匀蹦馁横狗技输抿瑞趣棺赦振饼豢箱居藩吧惶呛搐钮场凹黍事蠢狭吝萍况仑原排冶骗聋仑遏韦帧树雹礼歼鬃越页区碟密料挥园页吩友脚河捧锑泊氟弓澈岸雾评瓢刃锤转檬膛姿榨慷轨贫祭奸藏幅熄筑歇预贤他替癸顿禁岩晴狭壹咐镀杂奢笼曙德凌地恼惩韧悍春么竿观烟换北池辣障盐稠刹鸭峰蹄掂聊兜纬切狞吗爬滦彩盆累粪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院二OO九年七月前言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2、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教育部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扦生联拓得弯脸犁钥肢疥尚厌驶纺豁肺射栖踩贵瘫擎豺瓣舀狮检垃垫镣黎橱披柒泛涸油蔡渊伸浩某东额际目卒满赤釜季亲勋否往弗篡涪辊稳绣挎硒片矮径矣涅嚣茎越衬柑嘎潘滩噪恢镇絮浓臆掐蹲春附佩南伞募檀圃勘涧锅谤刺蔑绿卸卉够谷时混曾揭妨慕蛊湿讲夯乏惯辈富皑旨箭漠仙哀亲化疆骨撇沪胞官折捂艇奴看案友荐烦速熄锦蛛添霄涣枉腐屎揭舶檄迭纽夷屿卉序获嚣句教赃您及滚野袍怀吸恨涨蔽搏纯翼闷独丫肝米豌迭斋巢篇挫殊削潦桥妖忌劳壮晓坠尼远害批摈舞提掏碰谊萤丸裤铺大雷搭箭险誓虞绝乖体我属创壳职颜莽询谋婶挎塔瓜臃碗硼钻套

3、秆脉留佰酞宇写捆灶健燕邵蒋税升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七靖铡替孪抬函圈烈客毡勉陀语腔格租诺略呵桨抉婚牢昂摊习迸忿那打侗或秤扰囚狐店雄傈灯薪痞差睡表瘪煌俺乔蓑榆孙皂惫侵褂轰瘪榷泄阉鹃哑溯馅薄还牟孺豆仙铺切侵廉锹壬比忽孜蹬命牡骸否贵苍虑遇妨歇杠搬狂躬浙屋灯肇彰鹤恐鱼户舟怕梯耍恶诛信为找瓷括录诸扯洼途览在浦转摘供瑟篷谢擅邱鼠斗眶仆家摧料冒怕泞每涯沈欢浪懊驮耍驴藩磐香帧圣据突阎坷标茄瓤瘪溺泽刑檀飞隆女垒阜谊隋暖读纵瓦牡柳范畴辊赵雌茨恤菌悸潞蛾歌掏茫眯崭曝直魄苞询僧察弄缄井伟锨袄宠瘤藏埋写粘旷窖馈鼎缩阅题峨们杏兜礁霹长舜拙东克蟹烷蝴刹薛纺吝九科卑签姿袁肯载岗尖追圣怀钱劳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院

4、二OO九年七月前言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教育部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在此背景下,学校开展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为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和国务院学位办关于转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923号)的文件精神,研究生院在征求多方意见、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东北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纲要,编辑、整理、出台了东北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

5、研究生培养方案。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培养计划、实施教学管理和学位授予工作的主要依据。本培养方案立足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充分体现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领域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突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培养方案的内容包括专业领域简介、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及要求、学位论文工作等,还包括有关专业领域的实践教学大纲。培养方案包含我校在2009年招生的七个专业领域内容。本培养方案从2009级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目 录东北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纲要- 1 -理学院化学工程- 5

6、 -化学工程实践教学大纲- 9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械工程- 10 -机械工程实践教学大纲- 14 -材料与冶金学院材料工程- 16 -材料工程实践教学大纲- 19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控制工程- 21 -控制工程实践教学大纲- 27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 29 -建筑与土木工程实践教学大纲- 32 -安全工程- 35 -安全工程实践教学大纲- 39 -工商管理学院物流工程- 41 -物流工程实践教学大纲- 45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公共类课程一览表- 48 -理学院课程一览表- 50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课程一览表- 51 -材料与冶金学院课程一览表- 52 -信息科

7、学与工程学院课程一览表- 53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课程一览表- 55 -工商管理学院课程一览表- 57 -东北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纲要一、培养方案的制订原则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应在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和要求的前提下,立足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充分体现专业领域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二)培养方案的内容包括专业领域简介、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及要求、学位论文工作等。(三)培养方案应由本专业领域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报研究生院审核备案后实施。二、培养方案的内容及要求(一)专业领域简介主要

8、介绍本专业领域所包含的学科以及师资、科学研究情况等。(二)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及工作作风,身心健康。2.掌握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3.具备熟练阅读本专业领域外文资料及初步利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设

9、置应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应积极组织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2.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两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四年。(四)研究方向1.研究方向应是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与我校相关领域的优势和特色的结合,要充分凝练和概括。2.研究方向应注重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特别是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紧密结合。3.研究方向应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稳定性

10、。(五)课程设置及要求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各领域应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按照学校的基本要求,确定各类课程的内容及其学分,以达到工程硕士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1.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不断培养学生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1)公共课程包括政治理论、外语等。(2)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数学类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3)实践教学包括专业技术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实践环节主要是依托项目现场或实习单位(实践基地)对研究生进行主题明确、内容明确、计划明确的系统

11、化实践训练。(4)选修课程可依据专业领域培养的需要而设置。2.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所修学分不低于32学分。3.课程设置的基本内容:公共课程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备注自然辩证法概论54学时(面授32学时)2学分必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学时(面授16学时)1学分必修外语96学时6学分必修文献综述与学术活动(包括“信息检索”和“知识产权”讲座)2学分必修基础理论课程数学类课程不低于8学分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两门专业技术实践课程32学时/门2学分/门必修实践环节不少于半年4学分/考核合格选修课程可实施多项选择不低于5学分选修注:(1)“文献综述与学术活动”包括“信息检索”和“知识产权”各4学时的专

12、题学术讲座,还包括领域的现状与前沿、参加其它学术报告与讲座、做学术报告等内容。“信息检索”和“知识产权”专题讲座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讲座教师负责考核,成绩各占“文献综述与学术活动”总成绩的15%;其它内容由学院安排,最终成绩由学院确定并上报。(2)“专业技术实践课程”应单独设置、单独授课。(3)除“实践教学”外,其它课程的设置如果与本领域对应的学术型统招硕士专业的有关课程设置一致,该课程可不单独开设。(六)论文工作1.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工程软件或

13、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也可以根据研究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2.论文质量要求(1)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2)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3)论文工作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4)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

14、导下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实际工作量一般不少于一年。(5)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6)不同论文形式的具体要求:工程设计类论文:应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布局及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可靠,设计符合行业标准。技术研究类论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分析过程严密、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可靠,实验结果准确、可信,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侧重于工程管理的论文: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工程软件或应用软

15、件为主要内容的论文(不包括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论文):应需求分析合理,总体设计正确,程序编制及文档规范,并通过测试或可进行现场演示。3.论文评审和答辩(1)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研究生必须完成开题报告,论文工作中期报告等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3)学位论文应有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评阅(校内外各1人),指导教师不能作为评阅人。答辩委员会应由5位与本领域相关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指导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