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语文智慧上路.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742762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缤纷语文智慧上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缤纷语文智慧上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缤纷语文智慧上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缤纷语文智慧上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缤纷语文智慧上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缤纷语文智慧上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缤纷语文智慧上路.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缤纷语文 智慧上路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杨利学段学科:小学语文 联系电话:13996537388孩子们踏入小学校园两年来,我领着他们行走在语文的大花园里,闻着语文的芳香;聆听着语文的音乐;吟诵着语文的韵律;拍打着语文的节奏;尝试着语文的活动,谁说儿童不能学文学,他们的“品尝”能力完全出乎成人的预料。一三年级了,开学第一节课就给他们来点读书之理性渗透: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读书的故事竹篮打水。我把事先复印好的竹篮打水发到他们的手中,只有相互传递时偶尔的一两句说话声,接下来只有眼神在纸上不停地晃动。他们对故事的渴望印证了我两年来引领他们读书之行的成果。我知道教室里有某种东西在滋长,有些东西在蔓延

2、,我耐心地等待着,我不愿用自己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去打断他们的思维。谁说教师职业没有幸福感,幸福在等待之中。附:竹篮打水一位爷爷和他的孙子生活在一个山区庄园里。每天清晨,爷爷都坐在桌子边阅读书籍。孙子受爷爷的影响,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阅读那些书籍。一天,孙子问爷爷:“爷爷,我一直努力像你一样阅读这些好书,但我不能真正理解它。花费这么多时间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呢?” 爷爷平静地拿出一个放煤用的竹篮,对孙子说:“拿这个竹篮,去打一篮子水来。”孙子提着篮子走了。等他回到家中,竹篮里的水一滴不剩。爷爷笑着对孙子说:“下次打水的时候,你必须跑快点。”孙子再次去打水,这次他跑得比上次快了许多。但是,结果依然不

3、变。孙子告诉爷爷:“用竹篮打水是不可能打上水来的。”说着,孙子换了一个桶过来。爷爷说:“我不需要一桶水,我只要一篮子水。你能够做到,只是你努力得还不够。”爷爷走出来,亲眼看孙子打水。孙子清楚地知道,用篮子打水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他希望给爷爷演示一遍,让爷爷知道,即使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篮子里的水也会漏光。孙子盛满一篮水,飞快地向爷爷跑来,篮子里当然没有一滴水。孙子气喘吁吁地对爷爷说:“爷爷,你看,根本没有一点用!”“你真的认为这样做没有一点用处吗?”爷爷说,“好好看看这个竹篮。”孙子仔细地大量了一下竹篮,竹篮确实和以前不同了。那个脏兮兮、黑乎乎的篮子不见了,眼前是一个洁净如新的竹篮。“孩子,看到

4、发生的事情了吧,阅读好书也是如此。你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它,也记不住多少内容,但只要你用心阅读它,它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净化了你的心灵。”提出这个故事只要他们能够读通、读顺、读懂即可:记住有这样一个关于读书的故事竹篮打水足矣!记住有一个活泼可爱、勤学好问、敢于尝试的孩子足矣!记住有这样一个慈祥、善教、知识渊博的老爷爷足矣!至于最后一句“读书能够净化人的心灵”这句理性的语言,需要岁月的积淀,甚至需要用一生去感悟。二理性还得靠感性来提炼,素材就在头脑之中。于是,我旁敲侧击:“还记得上期我们学过的三个儿子吗?”“记得!记得!”呼声很高。“谁想说说这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所以老爷爷说只

5、看见了一个儿子。”“我们在这篇课文中看见了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那能为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找找朋友吗?找找可以放在一起的课文?”一向反应最快的谭志远马上就举起了手:“月亮的心愿,那里面也有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不但读懂了课文,还会给课文归类。看来,“净化”在孩子们心中已留下了些许痕迹。在我的引导之下,孩子们再次走近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们:月亮的心愿、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三个儿子、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品尝着友情带来的温馨:夏夜多美、纸船和风筝、赠汪伦、窗前的气球、小柳树和小枣树;感受着助人为乐的愉悦:棉花姑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象鼻桥孩子们回味着课文中的情景,有时还要背背琅琅上口的儿歌、诗歌,

6、他们再次融入到暖暖的亲情、深厚的友谊之中,这本身不就是一种净化吗?我对孩子们说:“你们用篮子打过一次又一次水了,这些水有大自然的雨露、妈妈的汗水、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泪水。”“你们会孝敬自己的父母了,会珍惜自己的友情了,你们懂事多了,这些营养都是从书中获得的。”我对他们说。我知道,那个黑乎乎、脏兮兮的篮子已经打过不少水了,它已经有变化了,我一阵窃喜,为那些微妙的变化。理性被我分层了,分成了友谊、孝敬、感恩、感悟、享受一层又一层,感性回归了一定层次的理性。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回味中;在品味中;在有些沉思中,我们下课了!三我的思绪走神了,来到这学期的最后一堂课:“孩子们还记得这学期开学第一天老师给你

7、们讲的故事吗?我知道这一百多天来,你们已经打过很多次水了,你们打了些什么水?读了哪些好故事、好文章?”嘿,小手如林般举起。“”是啊!在这一百多天时间里,我也跟随着孩子们读了不少的文学作品,它们不但净化着孩子们的心灵,也荡涤着我那曾经浮躁、不安但却已经安静的心。这个故事以后我还会重复,但我相信,每重复一次,篮子就不同、水不同、打水的过程不同、打水一路上的心情更不同。有一位好的语文教师,加上孩子们自己的勤奋,净化、荡涤、滋润、营养之类词语的含义在他们的头脑中会一天天明朗起来。如果有一天,孩子们真正能够把读书当作是一种需要,“净化”二字也就不难感悟了。中年级开学的第一节课,我讲了一个故事,故事中渗透着读书的重要性。我运用了从理性到感性再到理性跳跃的教学方法。这其实也是我想对孩子们学习方法的一种引领。愿我们的中年级孩子们张开感性的触角,开启思维的头脑,沐浴着语文的“芬芳”上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