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行者孙中山[3].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7420294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革命先行者孙中山[3].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无锡市梅梁中学 宋夏倩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知识与能力:依时间的顺序,了解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及早年的革命活动;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和意义;分析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思考孙中山成为革命先行者与他一系列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孙中山的革命之路。过程与方法:以创设历史场景,让学生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史料的查找、收集、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史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孙中山愈挫愈奋追寻救国之路的探索精神、大无畏的革命勇气和坚持革命的坚定立场,从而树

2、立为民族复兴而矢志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通过补充适当的材料、设计表格,引导学生了解同盟会成立的背景、纲领等细节。通过阅读和分析材料,帮助学生解读三民主义的内涵,了解三民主义的意义。教学难点:如何从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中认识到他的“革命先行”在讲述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中,注意补充孙中山所处时代的背景和孙中山的经历,结合思想上的变化和发展,革命实践上的不断探索,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作为革命先行者的独特意义。三、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展示中山陵图片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同学们,这是南京的中山陵,它是我们近代历史上一位

3、伟人的陵寝。习近平总书记曾对这位伟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大家知道这位近代历史上的伟人是谁吗?学生回答:孙中山。教师:(展示孙中山图片)孙中山为什么被称为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起来了解认识一下。(展示本课框架内容)(设计思路:一堂好课,开篇导入是关键。本课以图片和材料设疑,推断出学习的主题人物,增加学生对本课探究学习的兴趣,为构建和谐课堂打好基础。)(一)初识孙中

4、山-革命道路艰难抉择。过渡:孙中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早年又经历了什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38页内容,了解并完成孙中山早年经历)(设计思路:通过孙中山的简单介绍和早期履历表的填写,让学生以时间为节点初步认识、归纳孙中山一些经历,认识到他人生即将发生的一些转变,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展示: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恶。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依据材料探究回答:孙中山早年经历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医人”到“医国”的转变过渡:既然要“医国”,孙中山一开始是主

5、张通过改革的方式来实现,但遭到拒绝,而这时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使他意识到中国的失败是清政府专制统治的腐败所导致的。由此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从而发生他人生的第二次转变从改革到革命的转变。(二)再识孙中山-革命实践艰难探索。1.成立兴中会:(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9页第一段,归纳兴中会成立的概况。)展示图片材料:“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兴中会入会誓词提问:从兴中会的入会誓词可以看出孙中山的革命对象是什么?教师总结:孙中山是最早意识到中国问题症结并矢志革命的人,他当之无愧是革命的先行者。在他的号召下,很快招募了二十多名华侨作为会员。

6、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诞生。2.筹备广州起义结合“相关史事”内容,简单介绍孙中山和陆皓东筹备广州起义和起义失败后孙中山的艰难探索,从中思考:孙中山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学生回答:从断发改装看出他有坚定的革命信念;流亡海外时还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看出革命的不易以及他矢志不渝的进行革命,愈挫愈奋的精神。 (设计思路:通过阅读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归纳的能力。从孙中山早期革命的艰难探索中初步感知孙中山坚定的革命信念,革命的不易及其愈挫愈奋的革命精神。) 过渡:正当孙中山流亡海外艰难探索革命之时,中国国内的革命形势发生了变化。 (三

7、)三识孙中山-革命力量日趋壮大。1.中国同盟会建立的背景(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探究国人对孙中山革命的评价前后有何不同?为什么?)材料一:“当初次(广州起义1895)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材料二:“惟庚子(1900)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孙中山自述学生回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教师总结: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日趋腐败,国人开始觉醒,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9页最

8、后一段内容,并思考归纳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的表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迅速传播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都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展示图片,了解各地革命团体尤其是光复会、华兴会成立的概况。展示材料,分析认识到国内革命形势的变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革命事业中,但孙中山意识到各个革命团体各自起事分散了革命力量,想要集中壮大革命力量就有必要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应运而生。(追问同盟会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进一步理解同盟会建立的背景。)2.中国同盟会的建立(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内容从时间

9、、地点、政治纲领、领导机构、机关报、性质、意义等方面归纳中国同盟会建立的概况。)时间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领导机构孙中山为总理,建立领导机构机关报民报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意义有了统一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对于同盟会的政治纲领要与兴中会的作比较,认识到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更完整更先进,也从侧面反映出孙中山在革命探索中革命思想也在不断发展;对于同盟会的性质,强调是在各地革命团体基础上建立的,有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和政治纲领,从而更好地理解同盟会建立的意义。3.三民主义教师提问:孙中山在民报发

10、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什么?各有什么内涵?学生回答: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教师结合“知识拓展”内容引导分析“三民主义”的内涵。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对应内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思想内涵推翻清王朝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核定全国地价,逐步实现土地国有地位前提核心发展和补充最后强调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完善,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因此衍射出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设计思路:这部分为本课的重点,通过引导学生置身于当时的历

11、史背景,了解这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成为了一种思潮,知道孙中山的革命目标,认识孙中山为集中革命力量、提出科学理论指导作出的努力。通过材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意识。)(四) 终识孙中山-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回顾所学内容,请同学们从思想和实践两方面来归纳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教师总结: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辅之以“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等后面课的内容,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以革命为己任,从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筹备第一次武装起义、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等深刻认识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设计思路:以“回顾”的方式,让学生学而有悟、学而有

12、获,使学生的情感有所升华,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有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点题,并让学生深入理解本课主题“革命先行者”。)四、板书设计(一)初识孙中山-革命道路艰难抉择。(二)再识孙中山-革命实践艰难探索。1.成立兴中会 2.筹备广州起义(三)三识孙中山-革命力量日趋壮大。1.中国同盟会建立的背景 2.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3.三民主义(四)终识孙中山-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五、巩固练习1._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他弃医从政,担负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面对腐败不堪的清王朝政府,他毅然走上_道路。成立_,举行起义,宣传革命思想,整合革命力量,直到成立_,提出_的革命纲领,从此中国革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一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民主革命即将来临。 2.1903年,在美国檀香山的一次集会中,演讲者提出“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据此推断演讲者是( )A林则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3.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4.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振兴中华 B.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C.三民主义 D.平均地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