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契机 南京服务业发展将全面提速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7416306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住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契机 南京服务业发展将全面提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抓住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契机 南京服务业发展将全面提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抓住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契机 南京服务业发展将全面提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抓住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契机 南京服务业发展将全面提速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抓住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契机 南京服务业发展将全面提速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抓住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契机 南京服务业发展将全面提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住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契机 南京服务业发展将全面提速(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汉召开4月14-15日,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在武汉召开了全国部分省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工作座谈会。来自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云南、西藏自治区、青岛市、深圳市等南方片区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改委及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政府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交流了各地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做法和经验,听取各省市对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研讨了下一步如何深入开展试点工作。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夏农副司长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夏农副司长在会议上首先介绍了各地服务业发展和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就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谈了几点意见:一是充分认识国

2、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加快发展战略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已经形成共识,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也对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推动服务业工作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重要举措、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是推动试点区域服务业大发展的重要机遇。同时,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试点区域搭建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国内最高层次平台;为试点区域加快服务业发展,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提供了条件;为试点区域服务业抢占先机、率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切实把握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试点要体现改革和发展的要

3、求。要提高对试点工作的思想认识,试点区域要积极主动的去开展工作,要始终坚持扎实推进、务实工作。试点工作要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影响力,统一思想认识,创造良好环境;要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体上要按照服务业综合改革方案的总体要求逐步推进。三是深入研究试点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要把握服务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探索适合服务业新兴业态的管理办法,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和环境,同时要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理论研究。最后夏司长从试点区域、省级发改委、国家发改委三个层次对保证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作了探讨,夏司长强调,要进一步树立

4、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对试点地区的支持,加大信息沟通,着力推进建立服务业相关工作体制、工作机制的建立。通过试点区域的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不断提高服务业规律性认识,不断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不断完善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促进形成服务业大发展的良好局面。抓住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契机 南京服务业发展将全面提速4月23日,南京市召开全市服务业发展暨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大会,明确要求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高标准加快建设中国软件名城和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成为南京市重要工作导向,并确定,2011-2015年试点期内,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将达1

5、5%以上;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6%,基本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南京服务业发展进入全面提速阶段。今后5年,南京服务业发展该如何发力?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卫泽提出,要把握四项基本策略,大力提升六大服务功能,在五个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结合“南京特色”,把握四项基本策略【策略一】在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的基础上,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解读】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服务业比重超过50%,生产性服务业进入加速发展时期,服务业比重的提升主要依靠生产性服务业。目前,南京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达到52%,但广州等先进城市已超过80%。一方面,我们要加快发展生

6、活性服务业,充分发挥其在促进消费、吸纳就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策略二】在全面提升在岸服务业基础上,突出发展离岸服务业【解读】目前,南京在发展离岸服务业上还有很大不足。去年南京市软件业出口额占比不足6%,而班加罗尔高达65%以上,出口总额是南京的20倍。南京市服务外包执行额26.5亿美元,列全国第一,但离岸外包仅11.9亿美元,列第6位,低于上海的17.5亿美元、北京和无锡的15.3亿美元、杭州的13.8亿美元以及苏州的12.7亿美元。全球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规模约1万亿美元,如果我们能

7、在其中争得千分之一的份额,软件业就能增长600多亿,相当于再造两个雨花软件园。【策略三】在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基础上,突出发展新兴服务业【解读】长期以来,南京在全省乃至南京都市圈中,保持着区域商贸中心的地位,具有发展传统服务业的显著优势。但是,传统服务业的增长空间有限,去年,南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被苏州超越。一方面,南京要以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增强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抢抓国家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机遇,更加注重高增长性、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业发展,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策略四】在大力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同时,突出孵化培育现代服务业企业【解读】招商引资

8、相当于移栽大树,孵化培育本地服务业企业,相当于育苗造林,而后一种方式具有更大的空间和潜力。南京人才资源丰富,具有“育苗造林”的优势,因此,南京不但要“移大树”,更要大力度“育苗造林”,在孵化培育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上下大功夫。突出重点领域,提升六大功能建设【功能提升之一】大力提升科技创新功能【解读】去年南京软件业总量突破1000亿元,但与国际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差距。南京要树立“大软件”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基础软件、服务外包、信息服务业等,实现产业规模五年翻两番。坚持走高端化、国际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子,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双自”企业。以规划建设南京软件谷为重点,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公共平台,提升建设

9、水平,使之成为名符其实的软件名城标志区。要大力引进外资和央企研发机构,大力发展自主研发、产品设计、技术市场交易、知识产权管理等科技服务业,高标准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立健全公共技术平台、投融资平台、信息交流平台、中介服务平台和政府服务平台,形成开放协作、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科技服务体系。【功能提升之二】大力提升商务功能【解读】南京是央行九大跨区域分行所在地之一,在行政配置金融资源的时代,优势明显。但随着国家金融领域改革的推进,金融机构也在重新布局。例如,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的外资金融机构已占全省数量的三分之二。南京要大力提升高端金融要素的集聚度,聚焦河西金融城、海峡两岸金融合作

10、区,加快引进境内外银行、保险、基金、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大力提升地方金融企业的综合实力,做大做强紫金控股、南京银行、南京证券、紫金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建设泛长三角重要区域金融中心。南京会展经济发展迅速,要进一步做强重洽会、金洽会、软博会等品牌,争取引进更多国内外大型知名展会,提升会展经济的规模和层次。商务服务业很大程度上体现一个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活力。去年南京市商务服务占全省比重32.7%,比苏州高出近10个百分点,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要大力发展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各类咨询等商务服务业,引进一批高端中介机构,加快建设服务好、成本低的区域商务中心城市。【功能提升之三】大力提升物

11、流功能【解读】目前,南京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4%,广州、武汉分别为7.6%和6.1%,美国、日本则为10.1%、11.4%。南京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5.9%,而发达城市一般在10%以下。要发挥南京作为综合交通枢纽和通信网络枢纽的优势,大力培育物流企业,完善物流体系,做大物流产业。深入推进电子口岸和大通关建设,实现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物流基地“无缝对接”。着力引进国际一流物流企业,加快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和快递配送物流。重视引进国际一流物流地产商,抓好物流园区建设,高起点配套建设和完善龙潭物流园、禄口空港物流园等现代物流园区。【功能提升之四】大力提升文化功

12、能【解读】南京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教育名城,具有发展文化产业和教育培训产业的显著优势。目前,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产值,并以年均5%以上的速度递增。南京要聚焦工业设计、动漫制作、网络制作、影视传媒等优势领域,积极培育文化创意骨干企业,打造特色鲜明的创意产业集群。南京要以应用性教育为重点,建设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基地。【功能提升之五】大力提升休闲功能【解读】南京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禀赋和地位还不相称,要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把南京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南京有很多园林,园林旅游属于传统旅游,但现有的园林不允许也没有空间再大兴土木,必须要在园林之外寻

13、找旅游空间。因此,南京要重点推动资源整合,推动产品创新,打造一批具有震撼力、竞争力、影响力的主题旅游大项目。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以古都历史、特色人文为内涵的文化旅游,以佛教胜迹、宗教盛事为代表的宗教旅游,以地域特色、传统民俗为内涵的民俗旅游,推动南京从浅层景观旅游为主向更深层次的文化游、体验游、休闲游转型。【功能提升之六】大力提升生活服务功能【解读】发展服务经济、提升城市功能,归根结底是为百姓谋福祉。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保障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高质量、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生活服务业对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消费、优化投资环境、

14、提升城市品质具有特殊重要作用。要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目标,积极拓展家政服务、养老扶幼、医疗健康、实物租赁等生活服务新领域,发展连锁经营、网上购物等新业态。解放思想,在五个环节上取得突破【突破一】在综合改革试点上取得突破【解读】南京是全省第一的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尊重基层、尊重实践,凡是有利于服务业发展,有利于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有利于改善民生,都要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大胆突破。要创新体制机制,聚集重点领域,围绕集聚区建设、人才引进、品牌培育等重点环节,在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上,拿出一批硬招、实招。进一步降低门槛,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制

15、度,让民间资本加速进入服务业领域。以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推动全市行政、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逐步深化。【突破二】在优化空间布局上取得突破【解读】切实解决高端资源低效利用、优质空间均质开发、特色区域常规化发展的问题。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郊县和开发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各区县明确主攻方向,努力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格局。鼓楼的总部经济、雨花的软件、白下的商贸、秦淮的旅游、玄武的文化创意产业等已形成一定规模,要进一步放大品牌效应。【突破三】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突破【解读】南京人才总量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但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领军人才短缺已成为突出问题。要加

16、快引进创业型领军人才,敢于冒风险,敢于打破常规,做到一流人才一流待遇,特殊人才特殊政策。大力开发本地人才,拓展“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园区”工作模式,把科教和人才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培养实用型人才,造就一大批服务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蓝领人才。【突破四】在载体平台建设上取得突破【解读】去年,全市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平均营业收入40亿元,远低于苏州的154亿元。要提升集聚区建设标准,完善配套功能,锁定主导产业推进项目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尤其是孵化器建设问题,南京现在的孵化器,很多仅仅是物业管理公司,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孵化”功能。下一步,要在主城区和科技园、软件园、创意园、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内规划建设若干科技创业特区,制定推进“跃升”和“孵鹰”两大计划,高标准建设一批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力争到2015年,在孵企业达到1万家以上,比“十一五”末翻两番。【突破五】在品牌培育上取得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