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单元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1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宇宙的组成物质-天体类型多样,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天体。二、天体系统的层次天体系统 概念: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饶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银河系 河外星系 级别:总星系 三、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2. 对地球的影响A.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B.太阳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一种新能源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
2、气分层与太阳活动(如图1-1)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周期约为11年。2太阳活动的影响(1)原因:太阳活动强烈时,产生的短波辐射和粒子流对地球电离层、 地球磁场和地球大气状况均有影响。(2)表现 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产生磁暴, 极光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与不同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变化周期相关五、地球(一)普通性1. 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 地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2. 表现(1)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 方向一致 ,轨道近似圆形 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2)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二)特殊性1.表现: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
3、体。2.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1)宇宙环境:安全的宇宙环境 稳定的太阳光照(2)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地表水多以液态存在;体积和质量适中,引力能使大量气体聚集形成地球大气层,经漫长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都不太大,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第2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地球的自转1.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2. 周期: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3. 速度(1)角速度:每小时15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 (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二、昼夜交替1. 原因:地球
4、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只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晨昏线分地球为昼半球和夜半球)地球自转2. 周期:约24小时三、时差1.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时刻较早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2.地方时 换算:经度没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换算原则:东加西减3.区时(1)时区的划分:以经度每15度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2)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3)换算每相差1个时区,区时就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公式:某地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东“+”西“”)(4)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 向东过日界线减一天向西过日界线加一天(5)北京时间=东
5、8区时=120的地方时北京地方时四、地转偏向力:越向两极,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越明显,物体运动方向偏转得越严重。顺着物体前进的方向(或者说看着物体离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南左北右)。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南岸被河水冲刷较严重;北岸易发育河流三角州。第3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方向:自西向东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1个恒星年1.公转特征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速度近日点快,时间为1月初 远日点慢,时间为7月初 轨道: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2.与地球自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度数2326cdba(2)影响
6、: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 规律: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变化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变化规律:纬度变化:同一时刻,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季节变化节气夏至春、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位置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赤道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全年最小值的地区南半球无北半球4.昼夜长短的变化(1)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使晨昏线(圈)以地心为中心在地轴两侧来回摆动所致。(2)判断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昼弧等于夜弧,则昼夜等长(3)规律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7、,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昼范围达最大(南半球相反)冬半年情况与夏半年情况相反5四季更替(1)原因:一年中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2)纬度差异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短的变化也较大,且两者同时达最大值或最小值,单位面积上获得太阳辐射变化最大,四季更替最为明显。五带的划分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1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一、地球的圈层结构1. 外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上,包括大气圈、水圈、
8、生物圈2. 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2)地球内部圈层名称:(如右图)A:地壳 B:地幔 C:地核D是莫霍界面 E是古登堡界面。(2)岩石圈:由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组成二、岩石圈的组成(一)三大类岩石:1.岩浆岩 成因: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玄武岩);2.沉积岩 成因: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的作用下形成(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3.变质岩 成因: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矿物成分和核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大理岩、片麻岩、板岩)。(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过程(如右图)2.意义形成地球上
9、丰富的矿产资源 改变地表形态,塑造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实现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改变地表的环境三、地表形态的塑造1.内、外力作用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内力作用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缓外力作用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2.内力作用的“足迹”地质构造常见类型成因地形表现褶皱背斜岩层受挤压向上拱起一般地形倒置山岭山谷向斜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山谷山岭断层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错动或位移谷地、陡崖、或断块山3.外力作用表现(1)主要表现: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2
10、)主要外力作用(见下表)作用因素作用形式对地貌影响流水作用侵蚀坡面被冲刷,下切成沟谷,水流汇集使沟谷不断加宽加深常形成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堆积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沉积下来山区山口处洪积扇或冲积扇的形成;河流中下游地区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风力作用侵蚀在干旱地区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等堆积风在搬运沙石的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导致风沙沉积形成沙丘、沙垄等第2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一、大气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2.大气直接吸收的很少,且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3.大气受热过程太
11、阳辐射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向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产生地面长波辐射,其中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二、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被称为大气逆辐射,把部分热量还给地面。(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三、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 方式: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的上升和下沉; 水平运动表现为风。2. 热力环流(1)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2)形成过程:如图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风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
12、夜晚情况正好相反,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如图)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山坡下滑,流入谷地,风从山顶吹向谷底形成山风。(如图)城市风:城市上空气流上升,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四、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对不同地表纬度加热不均地转偏向力2.分布:气压带、风带在全球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且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如图所示: 3.移动规律: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
13、言,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五、季风环流1.季风概念: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变化的风。2.成因(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特点(右图)表现:(如下图)在图中标出月份及气压中心;一月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 二月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致。3.典型的季风比较季节源地风向性质气候类型成因分布东亚季风冬季蒙古、西伯利亚西北寒冷干燥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夏季副热带太平洋东南温暖湿润南亚季风冬季蒙古、西伯利亚东北低温干燥热带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夏季赤道附近印度洋西南温暖湿润六、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 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的影响,气候特点:温暖湿润。2.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气候特点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气候特点温和湿润。3.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影响,气候特点高温多雨;冬季受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