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为何成鸡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7412758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培训为何成鸡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企业培训为何成鸡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企业培训为何成鸡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培训为何成鸡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培训为何成鸡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培训为何成鸡肋“好哎,下午不培训哦!”,听同事雀跃式的相互传告。看起来下午两 小时的培训,真是一种牵强式的任务。也听到有人讲,企业培训没有针对性,内容过于泛泛,两节课下 来留给我们有用的知识,实在专门少。事实上,有这种方法也是能够明白 得的。我们通常是站在自己本职工作上考虑咨询题。关于企业培训课程的 内容,因此也采取选择性的同意。这种同意程度不仅取决于职员个人素养 和思想觉悟,而且跟职员从事的工作紧密有关。关于我们熟悉的或有关心 的因此全盘同意,而对自己不熟悉的,超过自身从业范畴,对课程的认知 力就稍柔弱一些,甚至可能显现抵触的心理。这也就显现了开头的一幕, 有些职员把它看作一种任务完成,

2、听课的时候难免带上情绪,从而自身学 习成效也打上了折扣。造成了企业培训的两难境地,用一句话来讲确实是 “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惋惜”之因此如此明白得企业培训,依旧因为我们保留了曹操的“食” 与“弃”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要从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 的故事讲起。自从夏侯渊战败被杀后两个月,曹操为幸免汉中守军遭受更 大的缺失,因此劳师远袭。同时也带来了后方供给的不足,刘备抓住那个 薄弱环节,予以突破。双方相持数月,曹操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适庖官 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 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敦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 簿杨修

3、,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预备归程。有 人报知夏侯敦。敦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咨询日:“公何收拾行装?”修曰: “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 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以职员个人观点来看,专门容易得出“鸡肋”式的看法,认为企 业培训不管从工作时刻安排,依旧培训内容同意来讲,都本着取舍的态度, 阻碍了自身的学习成效。同时也与企业培训所要求的两点宗旨相背离。一、提升职员自身从业素养和知识技能,激发职员的创新意识, 更好的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二、完善企业文化,能够使职员逐步明白得并

4、同意企业文化,确 保组织战略意图贯彻有效性,打造杰出的学习型团队,使职员与企业融为 一体,共同生存和进展。这两点宗旨是通过企业培训逐步达成的。相伴着职员关于企业培 训认识的不一,企业培训的成效和目标的达成,与预期将会有差异。如何 正确认识企业培训所带来的价值,我们需要从其特点入手。一、企业培训目标的针对性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和文化。依据公 司现时期进展对职员的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譬如,我们通过 学习如何当好一线主管,要紧是关心一线主管其中包括班组长干部,更 好的了解其工作职能及有效提升一线干部执行、操纵、沟通和治理能力。 因此,企业培训的针对性区不部门。由于企业培训统筹兼顾的要求,未能

5、 象部门培训一样,着眼于某一特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补偿这一不足, 部门培训需要深入开展职员个人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在实践中得到 检验。二、企业培训不是速效救心丸,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的本身 确实是一个过程。即使是我们学到了有关的知识,也需要时刻与自己的日 常工作相磨合,逐步阻碍我们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式。抱着急性子的态度 来看待培训,就象一口气想吃成胖子,这是专门不现实的。因此,我们第 一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参与到企业培训,取其精华,去伪存真。三、企业培训起着引导性作用,中国人讲究“师傅领进门,修行 靠个人”。培训的内容只是一个开始,成效如何纯粹要看自己。如何讲,培 训时受益对象直截了当确实是职员。听过且过的态度,无益于我们的提升。食与弃或许不是一个咨询题,关键是如何样正确看待企业培训, 给我们带来的成效。我们常用给予“鱼”,依旧授予“渔”来形容培训的作 用。鱼和渔是两个思想层面,有鱼而不一定以后有鱼,有渔而一定意味着 源源持续的有鱼。企业通过有打算的培训来连续持续提升企业职员的工作 技能和岗位适应性,从而提升整体的软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