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建筑设计的概念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7412732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建筑设计的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景观建筑设计的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景观建筑设计的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建筑设计的概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景观建筑设计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的需 求,促动了景观建筑学的产生与发展。该文对景观建筑设计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讲解。景观建筑设计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出现在西方等发达国家,有几百年的历史,最早的如英国在1863年 就有了景观建筑设计的理念,而在我国,建筑建筑设计的兴盛,只有在改革开放后的短短的一段历史,而在现 在将其提上议事日程并引起重视的,是源自遍地开花的广场、市政道路、城市公园的建设以及开发商为了 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迎合消费者的口味、提高其楼盘品味而推崇的景观建筑设计。可是现在,人们对于景观和景观建筑设计有许多误解,以为

2、就是修一些宽阔的、有绿化的道路,或者在 城市广场上立个雕塑、设个喷泉、搞一片绿化等等。产生这些的原因就是这些人没有真正理解景观建筑设 计的概念,忽视了它同时也是一门科学。首先,如果我们要认识它,就需要科学的分析土地、认识土地,然后 在此基础上对土地进行规划、设计、保护和恢复,如此,才能设计出真正意义上的景观建筑。然而,我们现 在来单独定义景观和“景观建筑设计”是很困难的,因为它与规划,园林,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 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而我们常常接触到的景观建筑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是指在建 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这里的环境要素,包括自

3、然要素和人工要 素,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并应该提高其整体的 艺术价值。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从规划及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关注人的使用,即与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 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具体的景观建筑设计,它是关于土地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因此,这 里景观建筑设计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它们两者的有效统一体。因此,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他的工作是以 景观设计为主体,他所要解决的是一切有关户外空间设计中的问题,比如户外空间中建筑与建筑、建筑与植 物、建筑与人、人与植物等关系问题,它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我们同周围的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

4、他们生 活生命的地球和谐共处,并且在其过程中要考虑历史和文化的继承性。而这明显的不同于建筑师设计时仅 仅考虑建筑单体的设计。我们在理解景观建筑设计时还应该区分好它和园林规划及设计概念的区别,如果我们将景观设计同 “园林规划及设计”、或者“造园”混为一谈,这种理解会过于狭隘,景观不仅仅是大广场上的花园或开发 出来的风景旅游区(当然也包括产生的园林及园林建筑等),景观是不同尺度的大的综合体,包括的建筑、道 路系统、生态系统等,其实质是土地的概念。确实,景观建筑设计最早是从设计漂亮的园林和花园衍生而 来的,但这个专业发展至今,早已跳出传统园林设计的小圈子,而逐步延伸到设计大众的公园、绿地系 统、城市

5、,现在甚至已发展到区域景观设计、沿高速公路沿江地带的景观设计、国土及地球景观设计。因 此景观建筑设计本质上应是在不同尺度的土地上,建立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比较园林设计, 景观建筑设计的外延和内涵都要大的多,这也是这二者的主要区别。前面提到了景观建筑设计的一些主要内容,但是为了我们更好的理解它,还是要进行一些较为详细的介 绍。景观建筑设计包括那些内容,这根据我们研究它的出发点不同而有很大不同。大面积的河域治理,城镇 总体规划大多是从地理,生态角度出发;中等规模的主题公园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常常从规划和园林的角度 出发;面积相对较小的城市广场,小区绿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从详细

6、规划与建筑角度出发;但无疑这些项 目都涉及景观因素,而在规划及设计过程中对景观因素的考虑的景观建筑设计,通常分为硬景观和软景观。 据我理解硬景观是指人工设施,通常包括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果皮箱等等;软景观是指人工植被,河 流等仿自然景观,如喷泉,水池,抗压草皮,修剪过的树木等等。国外将景观建筑设计进行了非常详尽的分类, 这也为将来这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评价景观建筑设计的标准。一般认为,景观评价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从规划设 计角度来看,评价景观设计的好坏,不单单在于环境好看与否,更重要的的是其是否解决了功能,氛围等问题, 是否形成了适宜的场所感,使用上是否方便舒适,与周围环境是否和谐,融洽等等。而从总的大局来看,要看 设计解决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的效果。转自: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