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说课稿.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7408943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说课稿.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语文土地的誓言说课稿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土地的誓言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多媒体应用、教学程序几方面谈谈教学这篇文章的看法 一教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的主题都是爱国爱家,土地的誓言是其中的一篇自读课文,也是一篇精美的散文作者选用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描写景物,运用呼告、变换人称的表达方法,直抒胸臆,发出为解放故乡而战斗到底的时代强音据此,制订下面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生字词;揣摩精彩段落和语句,体会拟人、排比、比喻、呼告、变换人称等手法的表情达意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

2、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借助多媒体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旧中国苦难,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揣摩精彩段落和语句,理解作者对故乡炽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九 8226;一八”事变10年之后,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东北人民仍然无家可归,端木蕻良满怀思乡爱国之情写下这篇文章由于现在的学生没有家国之痛的经历和体验,这方面的情感领悟能力不强,所以,教学难点确定为:品析抒情方式,揣摩诸如“炽痛”“埋葬”“呻吟”等词语和“土地的誓言”的深层含义 二教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之间对话的过程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引导学生运用“悲情导读、动情诵读、真情

3、品读、激情创读”等读书方法通过导读,将学生带进“抗战”岁月;通过诵读,感知作者深沉感情;通过品读,推敲重点段落、词句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创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豪情 学生与老师对话一是借助再现“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影片感染学生;二是开始时,老师悲情演唱松花江上,吸引学生;三是老师与学生平等沟通,采用师生共同参与方式组织教学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采用读一读、品一品、议一议、说一说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散文语言魅力 三学法 因为土地的誓言语言精美、可读性很强,所以让学生运用诵读法、品读法、创读法读懂文章;因为土地的誓言描写形象生动,所以让学生运用文图转换法理解文章;因为土地

4、的誓言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所以让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解决疑问题除此之外,还让学生运用提问答问法、联系背景揣摩法等学法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将巧妙设计“总结学法”小插曲,并告诉学生将这些学法运用于课外阅读当中去 四多媒体应用 这节课将运用四个教学视频,一是课前播放“再现九一八事变后,日冠在中国犯罪事实”视频,将学生带入“抗战”时期氛围,帮助学生理解阅读课文 二是动情诵读阶段视频,这是由泛舟朗诵,配上充满悲壮气氛的音乐,穿插体现东北特色景物的视频,帮助学生体会文情 三是激情创读阶段视频,这段视频是剪辑、组合电影大刀进行曲中的30多个镜头,重新配上歌曲大刀进行曲制作而成,能激发学生斗志 四是

5、课堂结束时视频,是MTV作品和谐中国,激发学生勇挑新时代重任的豪情 四说程序 整个课堂贯串一条主旋律,即以“誓言”为切入口,“读”为外在活动形式,以“思乡爱国”情感为内在线索组织教学 (一)悲情导读 课前播放影片,上课铃响,教师演唱松花江上,接着老师提问导入:通过大屏幕,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这一影片再现的是什么时候的真实场景?然后出示学习目标,引出听读方法:默默跟读,文图转换 (二)动情诵读 播放土地的誓言配乐朗诵视频,学生听读 (三)真情品读 这篇散文语言凝练,每一词句都有韵味因此在学生听读完后,老师让学生谈感受,让学生挑出感受最深的语句,老师顺着学生心意引导品读 教师心中要引导学生品

6、读的语句有两处,第一处“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第二处“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学生挑选语句时,将会出现下面三种情况,教师都可一一破解 1学生找到第一处品读完后,老师设问“面对如此悲壮的家乡土地,作者发出怎样的誓言?”从而引导到第二处去品读 2学生找到第二处品读完后,老师设问“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了故乡既美丽又遭受污秽和耻辱?”从而引导到第一处去品读 3学生找不到以上两处,老师可随时设问:土地的誓言什么?找原句回答从而引导到第一处,再按“1”的方法,引导到第二处去 接着老师设问:从文中表达可看出,是谁的誓言?

7、为什么拟题为土地的誓言? 然后,提出两个总结性问题: 1作者发出誓言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形成板书 2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读书方法? (四)激情创读 设问: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的誓言是什么? 提示学生用“假如我有,我将”表达,当学生说到“有一把刀”时,播放大刀进行曲,全班同学跟唱 然后进一步设问:现在我们进入了新时代,你将发出怎样的誓言? 最后,教师结束语:此刻,我也许下一个誓言:我将像过去一样,尽心尽责,为家乡、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新时代的建设者、开拓者,从而让我们的家乡,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文明、和谐 播放和谐中国 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土地的誓言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

8、、多媒体应用、教学程序几方面谈谈教学这篇文章的看法 一教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这一单元有五篇课文,所表现的主题都是爱国爱家土地的誓言是一篇精美的散文,在仅有的两段文字中,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选用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描写景物,运用呼告、变换人称的表达方法,直接抒发对土地的炽痛的热爱,并发出为解放故乡而战斗到底的时代强音据此,制订下面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中的生字词;揣摩精彩段落和语句,体会拟人、排比、比喻、呼告、变换人称等手法的表情达意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

9、观目标:借助多媒体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旧中国苦难,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揣摩精彩段落和语句,理解作者对故乡炽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1941年9月18日,“九 8226;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也进入艰苦卓绝的阶段,东北人民仍然无家可归端目蕻良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爱国之情写下这篇文章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学生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从而这方面的情感领悟能力不强,所以,教学难点确定为:品析作者的抒情方式,揣摩诸如“炽痛”“埋葬”“呻吟”等词语和“土地的誓言”的深层含义 二教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之间对话的

10、过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我将引导学生运用“悲情导读、动情诵读、真情品读、激情创读”等读书方法通过导读,将学生带进“抗战”岁月;通过诵读,感知作者深沉感情;通过品读,推敲重点段落、词句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创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豪情 其次,学生与老师对话一是借助再现“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影片感染学生;二是开始时,老师悲情演唱松花江上,吸引学生;三是老师与学生平等沟通,采用师生共同参与方式组织教学 第三,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我将采用读一读、品一品、议一议、说一说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散文语言的魅力、表达阅读体会 三学法 教法与学法是密不可分的,教师运用的教法,不少完全可以转化

11、为学生的学法就教学本课来看,诵读、品读、创读,如果学生自己运用,那就成了学法导读,草率看来,不是学法,其实这也是一种学法我在设计导读的时候阅读了很多参考书、上网查找下载了很多图片、音乐、视频等文件后,才设计出来的,这样看来阅读资料、上网查找也是学习方法据此分析,上课时,我将巧妙设计“总结学法”小插曲,并告诉学生运用于课外阅读当中去在此,对这节课的学法,总结几点:诵读法、品读法、创读法、文图转换法、查找资料法、提问答问法、自主探究法、合作研讨法、联系背景揣摩法 四多媒体应用 这节课将运用四个教学视频,一是课前视频,播放“再现九一八事变后,日冠在中国犯罪事实”视频这段视频将学生带入“抗战”时期氛围

12、,帮助学生理解阅读课文 二动情诵读阶段视频,这是由泛舟朗诵,配上充满悲壮气氛的音乐,穿插体现东北特色景物的视频,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为 “深入浅出”的教学起铺垫作用 三是用于激情创读的视频,这段视频是剪辑、组合电影大刀进行曲中的30多个镜头,重新配上歌曲大刀进行曲制作而成,能激发学生昂扬的斗志 四是课堂结束时的视频,是MTV作品和谐中国,激发学生勇挑新时代重任的豪情 课件的“课文板书”贯穿课文和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抗战”时期全民皆兵的背景材料,为学生理解“土地的誓言”而“豁然开朗” 最后,附带说明一下,制作土地的誓言课件, 四说程序 整个课堂贯串一条主旋律,即以“誓言”为切入口,“读”为外

13、在活动形式,以“思乡爱国”情感为内在线索组织教学 (一)悲情导读 课前播放“九 8226;一八”事变后,日冠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的影片上课铃响,教师演唱松花江上 导语:进入教室以后,通过大屏幕,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这一影片再现的是什么时候的真实场景? 出示学习目标同学听读课文提醒:默默地跟读;文字转化成画面或影像;找出有关“誓言”的语句;找出强烈情感的句子 (二)动情诵读 点击课件,播放土地的誓言配乐朗诵视频,学生听读点击课件,给加点字注音 (三)真情品读 1作者是一位远离关东老家的游子,他有一个誓言,请找出有关语句来 例句: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

14、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2句中的“更美丽”,说明故乡原先就很美丽,文中哪些句子描绘了故乡的美丽? (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请用“故乡的美,美在”表达你的阅读体会 3这么美丽丰饶的故乡,却正在经受着污秽和耻辱,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重点分析段落: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感受排比、拟人、比喻等手法的作用,品析“埋葬”“沉重”“呻吟”等词语的含义 4想起正在遭受日军的污秽故乡,作者内心涌起怎样的情感?从文中找出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5由前面分析,你可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发出“一定要解放家乡”的誓言?用“因为所以”句式表达(总结形成板书) 6既然说是作者的誓言,文章为什么拟题为“土地的誓言”?请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