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化学溶液的形成综合附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7407598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化学溶液的形成综合附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化学溶液的形成综合附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化学溶液的形成综合附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化学溶液的形成综合附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三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化学溶液的形成综合附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化学溶液的形成综合附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化学溶液的形成综合附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化学溶液的形成综合附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B牛奶C米粥D豆浆【答案】A【解析】【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B、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C、米粥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D、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选:A。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

2、味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答案】A【解析】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C、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解: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故A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而不是白烟,故B错误;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

3、而不是实验现象,故C错误;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D错误。故答案为:A。3木糖醇是一种甜味剂,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木糖醇是易溶物质C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会析出木糖醇晶体D50时,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可得到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A. 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B. 木糖醇是易溶物质,正确;C. 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会析出木糖醇晶体,正确;D. 5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大于80g,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可得到不饱和溶液,错误。故选D。点睛:

4、考查学生应用溶解度曲线的能力。4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比c大Ba中混有少量的c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Ct2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D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 a = c【答案】B【解析】A、比较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B、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若a中有少量的c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正确;C、不知溶液的质量,无法判断所含溶质的质量关系,故错误;D、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析出晶体,c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

5、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据饱和溶液中质量分数= 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而t1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降温前c 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故错误;故选:B。点睛: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不同,所以比较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并能据溶解度曲线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5如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4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较大D将60 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答案】D【解析】A、由

6、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它们的溶解度相同,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C、由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40,硫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4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较大,正确;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将6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变大,溶液由饱和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错误。故选D。6取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石蜡B面粉C蔗糖D植物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选C。考点:溶液7下列有关汽水的说

7、法正确的是 ( )A汽水呈碱性B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C喝了汽水常有打嗝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胃酸过多的人要多喝汽水【答案】B【解析】A、汽水中含有碳酸,显酸性,错误;B、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正确;C、喝了汽水常有打嗝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D、胃酸过多即胃液酸性过强,汽水中含有碳酸,显酸性,不能过多摄入,错误。故选B。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t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选项是乙

8、甲丙B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C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答案】B【解析】A、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丙的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即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降温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正确;B、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所以t2时,将30g的甲

9、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只能溶解25g甲物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3.3%,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影响较大,要从甲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正确;D、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正确。故选B。点睛: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9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B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C在t2,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要从B

10、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答案】A【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的溶解度为3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A物质。那么50g水中最多溶解15gA物质,形成65gA的饱和溶液,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A、B两物质的溶液是否饱和不确定,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同,错误;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故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错误。故选A。10如图是a、b

11、、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c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B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C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D将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答案】C【解析】A、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10g,所以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正确; B、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正确;C、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所以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

12、,错误;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c物质的溶解度会减小,析出晶体,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正确。故选C。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1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Bt2时,30g甲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C甲属于易溶物质D乙中混

13、有少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答案】C【解析】A、没有确定溶液的质量,无法确定溶液中的溶质质量,错误;B、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t2时,100g的水最多能溶解50g的甲,30g甲溶解于50g水中最多溶解25g 的甲,形成75g溶液,错误;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甲的溶解度是10g,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10g,甲属于易溶物质,正确;D、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错误。故选C。12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沙B面粉C酒精D植物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溶液是均一稳

14、定的混合物。泥沙、面粉以固体颗粒和水分子混合,植物油以液滴的形式和水分子混合,形成的都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都不是溶液。酒精以分子形式和水分子混合,形成的是均以稳定,是溶液。故选C。考点:溶液1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50时,把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能得到100g溶液BA中混有少量的B,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C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可采用升高温度或加水的方法D将2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50,A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答案】B【解析】A、50时,A的溶解度是80g,把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能得到溶液的质量=40g+50g=9

15、0g,不是100g溶液,故A错误;B、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B大,A中混有少量的B,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故B正确;C、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可采用降低温度或加水的方法,故C错误;D、将2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50,A、B的溶解度变大,无溶质析出,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升温前相等,C的溶解度变小,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即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20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50时C的溶解度,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将2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50,B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不是A,故D错误。故选B。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