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实际运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7407585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实际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言实际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言实际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言实际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实际运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语言实际运用言外之意随着中考命题由单纯地考查知识向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转变,语言实际运用的 考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目前中考试卷中的重点试题之一,并有逐年增加 的趋势。言道“听话要听音”,这“音”既有重音之意,也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也就 是听说的话不是语言文字的直接意思,而是另有所指、意思含蓄的话。这类“言 外之意”题在各地中考试卷中已安家落户,成为常考代表。教学内容:语言实际运用的言外之意。教学目标: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学会分析,揭示隐含信息,抓住材料中的 关键词语,提高答题效果。首先让同学们看一个情景。顾客:厂长,贵厂生产的毛巾,那上面的蝴蝶可是栩栩如生呐!厂长(惊喜的):是吗?顾

2、客:我洗脸时,那蝴蝶竟扑到我脸上来了!该顾客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简析:解答此题时要注意顾客话语中的双关意味。“蝴蝶竟扑到我脸上来了” 表面上是照应前面“栩栩如生”,实际上是说毛巾上印染的蝴蝶竟然在洗脸时会脱 落到脸上来,可见毛巾质量简直太差了。答案示例:该厂生产的毛巾脱色,质量 有问题。在语言交际中,这种言在此意在彼的情况很多,语句实际传达的信息和语句 本身的意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并不能画等号,现代汉语词典对“言 外之意”的解释就是“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这样的例子在考题中经常会见到:例:法国著名的幽默家贝尔纳有一天去一家饭店吃饭,对那里的服务员很不满 意。付账时,他对饭店的经理

3、说:“请拥抱我。”“什么? ”经理不解的问。“请拥抱我。”“到底是怎么回事?先生。”“永别了!以后你再也别想见到我了。”贝尔纳说。贝尔纳说“永别了”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我对你们的服务员不满意,我不 再来你饭店消费了。)概括人物对话的含义。200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在两国 总统的答记者问中,布什总统说:“武器已经不再互相瞄准。”普京总统说:“任何手拿武器,哪怕是拿猎枪的都知道,让它退出弹药,远 离人群,是最安全的。”含义:“和平”应成为今后政治对话的主旋律。(或“和平对话,远离战争”;“要 和平,不要战争”。理解人物语言的含义。海尔集团借助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手

4、段,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因而创造了中 国制造企业的一个奇迹产品零库存(没有积压的产品)。当被问到海尔集团 获得如此成功的原因时,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我们主张产品零库存, 同时主张成功零库存。”张瑞敏所说的“成功零库存”的意思是:这里“产品零库存”是指“没有积 压的产品,产品全部卖完”。那么“成功零库存”就是指不停留在以前的成功那 里,而是要不断地创造新的成功,答案是“忘记过去的成功,不断迎接新的挑战”。言外之意在我们的考试和生活中都经常遇到,我们怎么还分析言外之意呢? 下面介绍几点方法:一、根据表层信息,分析言外之意。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每说一句话都应有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情况下,话语

5、 的语调、语序、重音等相对固定。一旦作了刻意的调整,听话人就很容易意识到 语气语调语序的不寻常,就会体会到话语中的新信息。通过表层信息的调整对言 外之意常有所暗示。如:例1、某上级主管对下属职员说:“看看你干的好事!”这位上级主管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解答此题宜从揣摩说话人的语气语调入手,这位上级主管采用的是祈使句, 是斥责的语气与口吻,他的言外之意是:“你把事情搞得糟透了!”例2、奶奶笑呵呵地拉住小孙子的手说:“你这个小坏蛋! ”言外之意:你这个小乖乖!这时通过语气来暗示了言外之意。例3清朝有一战将常吃败仗,有人上书朝廷,说他是“屡战屡败”,目的是要惩 罚他。但有人将“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

6、,变成了很坚强的意思,还受到 了朝廷的奖赏。例4“你怎么能打他呢?”这句话的重音,如果在“打”字上,言外之意是:你只能好好地批评教育他;重音如果在“他”字上,言外之意是:他没错,该挨打的不是他。二、分析前后语境,把握言外之意。语境包括何人、何时、何地、何因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说话者的语言行 为。如:著名电影演员李雪健因扮演焦裕禄而荣获“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在颁奖 仪式上,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所有的苦和累都让焦裕禄受了,所有的荣誉都让 一个傻小子得了。”李雪健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焦裕禄的事迹太感人,我获奖只 是沾了扮演角色的光。显然,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他因扮演焦裕禄而获奖,主 要是他精湛的

7、表演艺术才华,他不从正面回答,说明他很有文化修养,不沾沾自 喜,居功自傲(200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三、根据修辞手法,推想言外之意。四、调动现有知识经验,理解句子言外之意。如:话剧陈毅市长中的陈毅在拜访化学家齐仰之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 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在一起,不就中和了? ”“碱性”、“中和”这些概念,学 生在化学中学过,要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必须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近几年来,各地中考特别青睐这种题型。做好这种题的关键是,瞄准对方说 话(有时指行动)时的语气、态度、目的以及所代表的立场和观点,然后采取不同 的策略才能答好该类题目。一、把握句子的言外之意与言内之意的关系,是分析言外之

8、意的基本途径。 句子的言内之意与言外之意存在某种逻辑联系,把握这种联系对分析言外之意 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种是转折关系。如:一天,住同一幢楼的徐阿姨见到小林的姐姐时说:“你家小林真刻苦,每天 晚上12点多钟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她在练琴。”徐阿姨的言外之意是“半 夜练琴影响我们休息了”。如果你是小林的姐姐,应该怎么回答?此例可以把言内之意看成转折复句偏句,则言外之意就是转折复句的正句。补充:转折复句中(又叫主从关系复句),前面的分句说出一个意思,后 面的分句则说出与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如:他虽然很笨, 但是很勤奋。常用的关联词语有“然”、“而”、“而且”、“顾”、虽”、“则”

9、、 “虽然但是”、“尽管但是”“虽说然而”“固然但”等。第二种是因果关系。有的时候,言外之意是因,言内之意是果。有时,言外 之意是果,言内之意是因。如:在一家餐馆里,休斯教授在餐桌边已坐等多时,最后终于看到服务生走过来。“你想吃点什么? ”服务生问。“刚来时我想吃早餐。”休斯笑着说:“现在我想 大概该吃午餐了。”休斯的言外之意是:你们餐馆服务不到位,让我等的时间太 长了!可见言外之意是言内之意的原因。第三种是背离关系。句子的言外之意和言内之意是一种相反关系。如我们这 学期(八年级下册)学习的第一篇课文鲁迅的藤野先生中写那些不学无术却 又附庸风雅,将大辫子盘在头上的清国留学生“实在标致极了”,言外之意是: 实在丑陋极了。言外与言内是一种相反和背离的关系。第四种是类推关系。如上学期(八年级上册)我们学习的刘禹锡的陋室铭 最后一句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的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不难 看出,刘禹锡在此引用这句话意在说明自己住在陋室里,也是一个君子。这是类 推获得的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