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7405370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40分)1、请用楷书写一句你一直都奉为座右铭,用来激励自己进步的人生格言。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不少于8个字。(2分)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妖娆() 亵渎() 襁褓() 骈进()谀辞( ) 寒噤( ) 嗤笑( ) 狡黠()心无旁骛( ) 一抔黄土( )3、 补充下列词语。(6分)( )然无累 ( )尽职守 面面相( ) ( )自菲薄 根深( )固 温声细( ) ( )留之际 ( )而不舍 恃才放( ) 吹毛求( ) 不言而( ) ( )然大怒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等死,死国可乎( ) (2)复立楚国之社稷( )

2、 (3)休鋟降于天( ) (4)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 (5)盖追先帝之殊遇( ) (6)凡三往,乃见(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B、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C、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D、日本首相小泉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概。6、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书籍 待遇 追溯 再接再厉 B、和谐 秘决 闲暇 焕然一新C、干燥 蔓延 奔驰 无精打采 D、婉约 吟诵 尊命 鸦雀无声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2分)A、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政党发挥水平的关键。B、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C、我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他的常识和人品。D、有关部门严肃处理了某些加油站擅自哄抬汽油价格。8、默写。(每空0.5分,共10分。凡加字、漏字、错字均不得分。)(1) ,燕然未勒归无计。(2)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3)田家少闲月, 。(4)零落成泥碾作尘, 。(5)梳洗罢, ,过尽千帆皆不是, ,肠断白蘋州。(6)破阵子中的 , 两句写出了将帅用牛肉犒劳部下,塞外边境响起军乐和战歌声的悲壮场面。(7)渔家傲秋思中能表达词人边关思亲与渴望建功立业矛盾心情的句子

4、是 , 。(8)破阵子中表明作者愿望的诗句是 ,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9)诸葛亮写出师表的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 ; 文中作者揭示后汉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 , 。(10)表现陈涉具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9、水浒传是本学期必读的名著,大家一定拜读了,现在请你回忆内容,仿照例句写出两个人的绰号、姓名、情节、性格。(不得与例句同一人)(3分)示例:花和尚鲁达 拳打镇关西 疾恶如仇 10、语言综合运用(5分)(1)某班级在本学期的“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开展了一次辩论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小王同学说:“比尔盖茨是世人公认的成功人士,人们提到他

5、,总会在他的名字前冠以世界首富的称谓,他的财富就是他成功的标志。所以我认为,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是金钱。”你是否赞同小王的说法?为什么?(3分)答: (2)如果由你来担任这次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的主持人,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运用比喻手法再写两个句子,作为本次综合性活动的结束语。(2分)示例:金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们灵魂的美与丑。 答:金钱,。 金钱,。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

6、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

7、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1分)2甲段中加点的两个字,“胄”的读音是 “身”的意思是 乙段中加点词语“不毛”的意思是(3分)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译文:。(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文:。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2分) 。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8、”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2分)6、甲段中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原文回答)(2分)政治蓝图: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7、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3分) 。三、 现代文阅读(15分)“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

9、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

10、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 ”;方可在读后能

11、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 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 “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2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