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心理干预.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7403975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心理干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心理干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心理干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心理干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心理干预.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心理干预什么是心理危机呢?危机来了人们就会处在一种紧急的状态下,当意识到困难和境遇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难以解决、把握,内心的平衡被破坏了,会出现心理的紊乱,比如焦虑、紧张、恐惧、压抑、痛苦等一些负面情绪,这种失调状态引发人的心理失衡与危机事件共存,自杀是心理危机的一种极端表现。 l 校园危机事件主要有五大类: 1.学生意外事件:如车祸、疾病身亡,运动及游戏伤害,溺水、自杀、自伤、中毒、校园建筑设施危害。 2.校园安全维护事件:火警、地震、人为破坏、校园侵扰、台风、水患、失窃。 3.学生暴力与偏差行为:学生斗殴、暴力犯罪,枪炮弹药刀械违规,财产犯罪,赌博犯罪,吸毒、破坏校园,

2、性侵害犯罪。 4.管教冲突事件:师生冲突,亲师冲突,亲子冲突,管教体罚,学生抗争申诉。 5.儿童少年保护事项:离家出走,在外游荡,乱伦、遗弃、长辈凌虐等。 l 面对危机下身心反应主要有: 1.生理反应,肠胃不适,头痛、失眠、噩梦。易惊吓、呼吸困难或梗塞感,肌肉紧张等。 2.情绪方面,害怕、焦虑、恐惧、怀疑、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愤怒、烦躁、自责等。 3.认知方面,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4.行为方面,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面对各种突发的危机事件,人们在短时间内产生的各种心理反应,都应看做“对不正常情景的正

3、常反应。” l 如何识别心理危机呢? 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有:语言方面,直接表露自己处于痛苦、抑郁、无望或者无价值感中,有些人会流露出语言上的直接征兆:“我希望我已经死了”“再也不想活了”或直接表示:“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现在没人能帮得了我”“没有我,别人会生活的更好”“我的生活一点意义也没有”等等。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由四个层级的递进询问: 1.有时想轻生吗?如果答:“想过。”继续询问 2.是常想轻生还是极偶然的想?如果回答:“常想。”可以询问 3.想过轻生的途径吗?如果说:“有。”询问 4.采取过轻生的方法吗?如果答:“有。”想过轻生途径的学生是高危心理危机人员;如果采取过轻生

4、的学生,则要告知领导,并留下证据,这是极度高危心理危机人员。 情绪方面:容易激动愤怒,持续不断的悲伤或焦虑,常常流泪。 社会功能方面: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经常缺勤。 人际交往方面:孤僻,人际交往明显减少,无缘无故的生气或与人敌对。 行为方面:行为紊乱或古怪。生理方面:睡眠、饮食或体重明显增加或减少,过度疲劳,体质或个人卫生状况下降等。 l 中小学容易发生心理危机的追踪重点: 1.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经济受损,亲人意外死亡,父母离异等;遭遇性危机(被强奸或意外怀孕等);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如交通事故,受惊吓,蒙羞等); 2.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

5、生,如患有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症等,调查显示,63%有精神障碍,尤其以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为甚,精神分裂症50%试图自杀,10%死于自杀; 3.身体患有严重疾病,治疗费用高,治疗周期长的学生; 4.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 5.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6.缺乏社会支持,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7.有性格缺陷者,(如孤僻、内向、敏感多疑者、冲动、易怒者、思想僵化者); 8.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9.家庭贫困,经济负担重,深感自卑的学生;10.对兴趣、爱好、运动、工作等丧失了兴趣,对自己打扮,形象等丧失了兴趣。 l 面对危机,我

6、们怎么做? 发生时,第一时间里的应对措施:启动预案和校园危机管理队伍(危机事件处理协调员、医疗救护联络员、安全保卫联络员、媒体协调联络员、家庭/社区联络员、心理干预联络员。) 必须处理的六项事情: 1.通知学生和教师注意安全,提供必要的医疗援助; 2.通知、召集有关方面提供援救和帮助; 3.保护现场,等待有关方面援助和处理; 4.运送伤员,确认死亡情况; 5.正视现实,准备危机事件事实报告;6.与学校成员、家长或家庭成员进行联系。l 面对危机的处理方法: 倾听他(或她)的诉说,理解他(她)的痛苦;产生与他(她)相同的心理感受;给予精神支持;对他(她)保持兴趣;提供宣泄机会;给予希望,传递乐观精

7、神;分析现状,劝告建议,探讨未来的后果。 PTSR:预防阶段,这是一项长期工作,主要是筛选、教育、训练。其次危机事件发生时大约一天到两周,主要工作是安身、安心;再次是悲伤辅导,大约十天之后,主要工作是面对、表达、客服、告别、重建;最后是创伤治疗,大约六个月后。 l 安定阶段的三级处理: 一级:亲历危机事件的一级受害者,如自杀未遂者,灾难幸存者、性侵受害者等;处理方法主要是个别辅导,轻者可参与团体辅导。 二级:目击危机事件或危机事件中担当救护者。主要处理方式是:团体辅导。 三级:不在现场的危机事件的受害者的亲友、同学等。处理方式主要有团体辅导。 l 自杀的征兆: 言语上的征兆(如直接对人说“我想

8、死”等;间接向人说:“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我的生活毫无意义”;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或开自杀方面的玩笑;谈论自杀计划、包括自杀方法、日期和地点;流露出无望或无助的心情;突然与亲友告别;谈论一些易获得的自杀工具等)。行为上的征兆(出现突然地、明显的行为改变;抑郁的表现;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 l 对自杀的错误看法: 1.自杀无规律可循; 2.宣称自杀的人不会自杀,事实上50%自杀的人谈论过自杀; 3.一般人不会有自杀念头; 4.所有自杀的人都是精神失常者; 5.自杀危机改善后就不会有问题; 6.对有自杀危险的人,不能提及自杀; 7.学业问题是青少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