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说起.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7402333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说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说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说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说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说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说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说起.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有价值的问题”到高效课堂的思考【内容概要】提出问题的能力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实践证明并非学生提出的所有的问题都是有价值的,问题趋于简单化,有些关于提出问题的教学设计趋于形式化,导致课堂效率低下。鉴于此,笔者就什么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及让有价值的问题主宰课堂三个方面,结合实践谈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关键词】 有价值的问题 高效课堂“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样的理念在许多教师的课堂中得到展现。前不久,笔者在一次片级评优课中,就曾两次听到这样的声音。该教师执教螳螂捕蝉。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环节“提出你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2、。学生在读课文之后,相继提出了“少年为什么不当着大臣的面劝国王?”“吴国攻打楚国有什么好处?”“少年为什么跟吴王讲螳螂捕蝉的故事?”听了学生提出的问题,笔者不禁有些叹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结合课文的重点提出问题,从一定角度讲,这几个问题是具有一定的价值的。 时隔不久,笔者又一次参加了市级评优课的听课活动,并再一次听了该教师执教的螳螂捕蝉。教学中,教师同样设计了让学生“提出你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这一环节。学生在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和讨论之后,又同样提出了上述的三个问题。听到这里,笔者不禁哑然:如此的相同是巧合吗?暂且不论课的优劣,就学生提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笔者情不自禁地萌生了许多思考。思考

3、一:怎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笔者担任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也尝试让学生提出问题,但效果却不尽人意。如在整体感悟九寨沟一文时,我也让学生提出“提出你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我原以为学生会提出一些我意料中的问题,如“为什么说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九寨沟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这句话怎么理解?”等“有价值的问题”,可结果学生提出的诸如什么叫“五彩池”?什么叫“村寨”等问题让我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仔细想来,也不奇怪。中年级学生阅读的能力是比较薄弱的,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大胆站起来质疑本身就是一件难事。如果此时我加以否定,则必然抹杀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言下之意,一个有价值

4、的问题并非教师所想象的那样,笔者以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提出自己“非常想知道的问题”,这就是“有价值的问题”哪怕是正对一个简单的词、一句含义浅显的话,毕竟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是有差别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就必须认同学生存在的形形色色的问题。思考二: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笔者认为其关键是要鼓励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更要降低要求,教给学生问的方法。(1)从词句入手,引导学生质疑。课文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因此,在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真钻研,仔细领会文章中的重

5、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在教学但愿人长久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写苏轼心理活动的词语提问,学生提出了诸如什么叫“心绪不宁”?什么叫“埋怨”?等问题。(这些词语完全可以通过查词典解决,但我对学生进行了表扬,因为学生已经找出了关键的词。)在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同时,学生则主动提出了:苏轼为什么会“心绪不宁”?他又在“埋怨”谁?他“转念又想”想到了什么?最后为什么又“宽慰”起来?结合这些问题,学生又从课文里找到了这样一些词句,如“形影不离”“怎么也睡不着”“眼睁睁”,从重点描绘苏轼的心理活动的词语中学生感悟到了时逢中秋,兄弟相念的感情,又通过一些辅助的词句,体会了苏轼

6、“痛苦思念坦荡祝愿”的复杂的心理过程。(2)从中心入手,教会学生提问。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普罗米修斯是个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这句话提问。学生提出了“普罗米修斯怎样的勇敢?他有一颗怎样的同情心?”“普罗米修斯盗火时难道没想到后果吗”“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极富同情心体现在哪里”“宙斯为什么在普罗米修斯做了好事以后还要惩罚他呢”学生问得好,也问得巧,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就理解了课文,感悟了人物的伟大。 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方法还有很多,如从文章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提问;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挑起矛盾来发问,如教学科学怪人一课时,学生在整体感悟时,提出了“卡文迪什到底怪不怪呢?”

7、;还有假设性提问,课后拓疑等,只要我们能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注意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兴趣,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意识必定能发挥出来。真如陶行知说得那样:“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多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开发文化的宝库和宇宙之宝藏。”思考三:有价值的问题仅此而已吗?怎样让有价值得问题源源不断?在全国第三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专家们提出“语文课程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但“在语文教学中要处理好诸多矛盾,要把握好度,防止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在教学中正确体现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关系,打好语文基础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培养创新能力的关系,

8、实与活的关系等等,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一位小语教研员在对当前的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和小结时,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话题“关键时刻,怎能感冒?”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历尽风雨和坎坷的征途中该走向哪里?目标是什么?是一味地追求“意趣”走向“空灵”吗?是图一时的“效果”呈现一时的“美丽”吗?都不是。在阅读教学中,要把学生真正当作主人,“顺应其天性,启迪其灵性,诱发其悟性,激发其创造性”,要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语文课程是以语文学科知识、语文生活经验、以及师生与文本的对话等几要素整合、构筑的具有动态性和创生性的“生态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要“做学生的学习的成长

9、的引导者”,“导而弗牵,牵而弗抑”。在上述所举的两节课中,教师注重了与文本的对话,表面看起来教师“导”了“牵”了,但实际上学生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如果是一节平时的课,可以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远不止这些。由此可以看出,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的数量是不以教师的控制而不断生成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着力于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可以就阅读材料中特别喜爱的某些部分提出问题;可以在自己特别受感动或特别受启发的地方提出问题;可以是就别人的见解提出问题;可

10、以就自己的想像甚至是“突发奇想”提出问题;也可以对课文的内容、写法提出问题好问题是不断的。如笔者在教诚实和信任一文时,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提出了许多问题,如“课文中谁诚实”“谁信任谁”“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和信任作题目”等,学生在对课文尤其是对人物的对话进行感悟以后明白了“世界上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学到这里,我自以为学生已经没问题了。这时一个名叫丁娇的小女孩站起来问:“老师,我可以结合这句话举个例子吗?”我点了点头。小女孩说:“我听说过一个故事,讲有两个人,一个人有很多钱,一个人没有钱,但他有几块烧饼。一次他们遇到了洪水,有钱人拿着钱买不到吃的,结果淹死了;有烧饼的人却活了下来。这个例子不是证明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吗?”小女孩的话音刚落,我和学生使劲地鼓起掌来。在这个例子之后,又有好几名学生提出了“比金钱更重要”的例子,如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正是在问题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学生彻底了感悟到了“诚实与信任”的真正内涵。培养学生“问”的能力,尤其是“善问”的能力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力举措,在教学中教师要讲求方法、降低要求,给每个学生提问的权利,而不是某些学生。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只有在“真”“实”的语文教学这坛活水里,学生的语文素养方能得到提高,课堂教学才能赢得高效。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