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7399945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现代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现代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现代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现代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一、现代物流发展概述物流,是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在今天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说 它古老是因为人类还在进化的朦胧之中,物流这种形态就存在于世, 只不过这种物的流动活动是不自觉的朴实需求。 说它新鲜,自然是由 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物流被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内 涵,使之活力被唤醒,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凸显,并将其提升 到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受到各国政府和工商企 业的广泛重视,将其视为第三利润源泉”而被企业竞相追逐。真正的物流观念和有意识的物流活动,是萌芽和产生在 20世纪 初的美国,又随着二战的爆发,美国军事后勤活动为怎样将物流配送 集成于一体提供

2、了经验,推动了战后对物流活动的研究以及实业界对 物流的重视,使物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后来进入欧洲和日本,伴随 着工商业的发展,欧美和日本的企业为满足规模化生产, 应对市场竞 争,不断想方设法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将科学技术发展的 最新成果广泛地运用于物流领域,物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90年代以来,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全 球经济一体化加快的宏观背景下, 不少企业为降低成本,进行工业生 产和采购的全球化布局,这样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 企业已 开始有意识地逐步将物流功能从自身剥离, 将物流完全交由独立的第 三方物流企业承担,自己专著于产品的研发和销售。 社

3、会化生产必将 带来社会化分工,专事现代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迅速发展起 来。作为新兴的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保证满足客户的需求,不断 将物流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以及In ter net、条形码、 卫星定位系统(GPS)、无线电射频技术、和各种新材料、新设备等 广泛地应用于物流领域,物流企业也从此由传统走向现代,发生了质 的变化。二、现代物流的含义及其特征对于现代物流的含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物资的物 理移动;有的认为就是通过仓储、搬运装卸、运输、报关、配送的组 合运作所实现的物的流动过程;还有的认为是后勤补给、销售支持或 者送货的功能等等,其中有许多是片面的理解,

4、有的甚至是一种歧义。 我们认为,现代物流是指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平台上,物品通过系统管理程序结合仓储、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加工、配送 及相关信息的运作,实现动态的位移过程。其追求的目标是提高物流 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创造社会价值。与传统物流相比,现代物流有以下主要特征:1、现代物流除具备仓储、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加工、配送等传统物流的功能外,还提供与物流相关的增值服务2、现代物流企业为顾客提供贴身的主动服务3、充分享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进行高度信息化集成,实施信息管理4、现代物流是包括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动态过程乂构建全球服务网络6、为客户提供一

5、体化物流解决方案,追求整体系统最优,并融入企业从生产到消费的大循环中。三、我国的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物流理念进入我国,并引起我国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的时间比较晚。在欧美和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的时候,我们还停留在单一仓储、人工装卸搬运、被动运输等低级的简单物流作业阶段。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过去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各种社会资源、 经济资源的配置都由国家按照计划统一分配,各种仓储、运输等物流资源也都由国家统一调配使用,企业讲求大而全、小而全,因此造成 大量建设、重复投资,物流资源大量空置和闲置的情况非常普遍。虽然我们有大量的仓库、运输车辆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 但一 方面由于社会经济不够发达

6、,科技水平欠佳,物流管理社会化程度不 高,另一方面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较低,设施和技术落后,业务规模 小,因此物流设施使用效率非常低。有统计资料显示,仓储设施资源 利用率平均不到40%;我国商品流通环节的库存平均周期为 1.5个月, 其中零售环节为2个月,而美国、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制造业库存 平均周期为5天,非制造业仅为4天;在商品生产销售中,用于加工 制造的时间仅为10%,而物流过程占用的时间却达 90% ;货运汽车 空载率高达37%,有的甚至长期无业务可寻。物流成本虚增现象明显, 虽然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的各个环节成本比较低,劳动力成本、 物流资源成本、设备成本等均低于发达国家,但是将整

7、个物流过程综 合起来,却超过发达国家。据权威数据,国内物流成本占GDP的20%, 而欧美发达国家为11%左右,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1、运输体系不健全。运输环节衔接不好,运输工具的使用限制过多,利用率不高,限制了使用效率,增加了成本2、信息化程度不高,普及率低,软件开发滞后3、缺乏规范管理,导致资源整合困难,流通效率低。4、物流环节限制较多,政府管理和通关程序处理复杂。5、物流专业人才匮乏。6、物流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根据中国物流仓储协会2000年的调查:中国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范围还很小,仅有20%的企业应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对物流服务不满意的排序为:1、运作速度慢19%2、缺乏网

8、络服务17%、物流成本高13%4、信息实时性准确性低13%5、服务内容不足12%6、不能满足需求的变化12%7、差错率高8%可以看出,国内物流服务水平与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同时, 我们也注意到,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和电子商务应用是张 目之纲。信息应用水平的提高,可以大大地缩小与国外物流水平的差 距。应该引起国内物流企业的高度重视。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进程表明,现代物流是社会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健康 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科技水平突飞猛进,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 高,这一切都刺激着物流尽快走向现代化。 中国物流产业包含着巨大 的发展空间

9、是不容置疑的。首先,买方市场的形成,全国30多万家大型国有企业,连同迅速崛起的非公有体制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形成的企业数量和规模是第三方物流产业 发展的肥沃土壤;其次,信息技术的大量引进和飞速发展为提升企业 供应链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第三,在 WTO的挑战面前,中央到各 地政府对现代物流发展高度重视,相应的国家和地区性物流政策陆续 出台。中国物流业处于突破性发展的前夜。四、跨国集团在中国的物流运作大型企业的全球供应链模式,是未来国际物流运作的方向。中国 作为国际产业链条的重要一环,未来的物流必须顺应发展的潮流。 以 一典型的跨国电脑集团在中国的运作为例,操作流程如下

10、:1、销售部门接到定单,直接给设在中国的工厂下单2、工厂向物流代理提供料件清单和生产计划3、物流代理向指定料件供应商发出备货请求4、物流代理商完成到货的运输、储存和分拣5、物流代理在指定的时间将料件配送到工厂6、物流代理将生产的整机按销售部门的要求发给客户7、销售部门收到货款并支付供货商和物流代理相关费用从接单到交货的整个过程,可以在 3-5天内完成,这就是IT制 造业的955 (即下单后95%的产品在5天之内送达全球指定地点)。 现在,983 (下单后3天之内向客户交付98%的产品)也已经成为需 求的指标。中国物流产业发展落后于国际水平,为发展本土物流产业提供了 机遇。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为国际

11、产业供应链的重要环节,物流的需求空间是巨大的。而国外专业物流公司进驻中国首先将遇到体制、文化和资源的限制,本土化的进程也将是缓慢的。这就为本土的物流代理 企业创造了绝好的发展机会。只要国内的专业物流公司抓住机会, 掌 握物流服务的宗旨,了解企业需求,整合多方资源,培养合格人才, 提高服务水平,就一定能够采撷到属于自己的黄金。五、中海物流的现代物流模式探索中海物流有幸较早地开展了现代物流运作模式的实践,经过几年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希望通过介绍,与物流 界的朋友们共同探讨,同时,也希望得到各位专家的指正。(一)中海物流企业简介深圳市中海物流有限公司是中国海外集团的全资下属公司,

12、于一九九三年在深圳市福田保税区注册成立。 是深圳福田保税区内第一家开工建设及第一家投入运作的综合型的现代物流企业集团。 下属公司 有:中海国际货代公司、 中海运输有限公司、 中海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中海实业公司、海福发展有限公司、汇福盛实业有限公司等。主要从 事大型电子生产企业的JIT料件配送业务。目前已与几十家国际著名 的跨国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国际物流配送服 务,物流额连续几年居福田保税区内物流企业的首位。 公司建立了完 善的物流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1998年 2月在全国物流行业首家取得 (德国 TUV ) ISO9002 国际物流认证;几年来,公司业务平均增长 幅度达

13、45%以上, 2001 年物流代理额达 9.6 亿美元,在全国进出口 500 强企业排名中位列第 41 位;公司长期致力于先进物流技术的使 用,自主研发、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中海 2000”物流综合管理信息系 统,是我国物流行业的信息化领先产品,多次得到专家的好评,并被 编写成全国大中专物流信息化教材, 该套系统不仅有效地支撑着中海 物流的精细物流配送业务,而且向十几家专业物流公司输出, 2000 年 5 月,公司因此被深圳市评定为全市唯一一家非生产性的、 以物流 软件和国际配送为主要评选条件的 “先进技术企业 ”。 2002年被中国物 流与采购联合会命名为 “中国物流实验基地 ”。 物流

14、市场总体状况我国流通体制改革和流通产业发展近年来取得显著成绩, 商品流通 规模不断扩大。 2001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为 37595 亿元, 同比增长 10.1%。商品流通体制改革进展很快,新型流通方式不断涌现。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商业网点达到 1000多万个。但我国流通业 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足 9%,商品流通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还较 低,商品市场体系缺乏规划和资金投入,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低,亟 需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而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指出,中国物流市场总值达1000亿元人民币,而这个数值仅为市场潜力的 1/ 3,换言之,中国物流业,将 演变成一个3000亿元的市场。根据国家经贸委

15、经济运行局分析结果,仅从运输看,2001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 46304亿吨公里,全国港口货物吞 吐量24亿吨,其中主要港口的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达 2700万标准箱, 近10年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30%。同时,我国的物流存在着巨大的成本空间。 据专家分析,我国全社会物流费 用支出约占GDP比重的20%至30%,而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 的这一比重仅在10%左右。我国是目前全球最富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 和最大的消费市场,许多跨国公司有意将制造中心或采购中心转移到 我国,我国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面向全球生产和经营,中国也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因此,国内迫

16、切需要建立一套快速、 机动、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作为支撑。当前在没有系统的社会物流量统计的情况下, 由于货物运输是物流过程中实现位移的中心环节,用货物运输量的变化趋势来衡量社会物流规模的变化趋势是最接近实际的。经济总量与物流总量成正比。2001年,中国的GDP为9.59亿人民 币,商品零售总额为3.76万亿人民币,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为5.5万亿 人民币,进出口总额超过 5000亿美元。这必然形成庞大的物流需求 量。以我国物流成本占 GDP20%计算,国内物流市场规模即有近 2 亿元人民币。国内物流市场需求调查中国仓储协会于 2001年24月,组织了第 三次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供求状况调查。一、我国企业物流运作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