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7397539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执教者:华实初中 董夏力一、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依据课程标准,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如下: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学习内容学习水平说明溶液溶解度物质的溶解性BAA物质的溶解性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是定性表示,是物质的本质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BBA设计控制变量法实验进行验证。2本节教材是初中化学第三章溶液中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包含3.2溶液主题的第一、二子课题的内容,溶解性和饱和溶液的内容有内在的关系,物质的溶解性的比较必须要达到饱和,在一节课中把两个子课题连接是很必要的。所以课堂中通过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认知,同时在实验方法上得到提升,在化学思想方法上得到渗透。这节课为饱和和

2、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教学形成铺垫。二、设计思想本节课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结合现代教育手段,采用诱导思维和合作探究方式等,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在掌握物质溶解性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会合作学习,形成多种能力,为学生创造性思维打下基础。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物理中接触过控制变量法,但是在化学中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比较实验,学生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让学生猜测、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测,有意识地去运用实验思想需要教师引导。初步具备一定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尚欠缺自主探究意识,所以我设计的探究实验问题设计有一定的层次性。学生对物质溶解性有一定的生活

3、经验,七年级第一学期的科学课上也辨析过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由于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很容易把溶解性等同于溶解的速度,因此在本堂课内也有必要带领学生再次辨析一下。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溶解性的概念(2)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3)通过方案设计、讨论、实验、对比活动,初步明确和掌握科学研究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分析、比较、归纳主动获得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控制变量法在化学研究、学习中的基本工具;认识物质的溶解性在生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难点:通过控制变量法辨析影响物质

4、溶解性的因素六、教学流程课前任务视频图片展示实验设计总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环节一:创设情境5min环节二:物质溶解性探究环节三:总结提升5min激趣生疑研讨交流由表及里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提出溶解性的概念【视频展示】:课前任务尝试将家庭厨房中的调味品溶入水中,探究:1、哪些能溶于水?PPT:家庭厨房中的下列物质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食盐、白糖)【视频展示】课前任务【概念】1、溶解性: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的大小。学生观察理解物质溶解性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物质溶解性的兴趣明确什么是物质溶解性环节二:溶解性概念的理解【提问】物质的溶解能力究竟指什么?2、溶解能力:在相同

5、条件下,物质能溶解得越多,溶解能力越大。【视频展示】:课前任务2、一定量的水中是否能够无限的溶解蔗糖?将一药匙的蔗糖放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是否能完全溶解?逐渐增加放入水的蔗糖,蔗糖是否能够完全溶解?结论: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辨析】在泡糖水时,加入的水越多,溶解的糖就越多,溶解能力就越强?是否正确回答: 溶解的速度 溶解的多少思考:溶剂的量虽然不同,但是蔗糖的溶解性是否真的发生了改变渗透一点量的概念环节三: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提问】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探究活动1、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提问】白糖和食盐都能溶于水,谁的溶解性更强呢?如何比较白糖和食盐

6、的溶解性大小?【猜想与假设】【提问】需要控制哪些变量相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两杯水,质量相同,温度相同,分别溶解食盐和蔗糖,比较哪一种物质溶解得多)【各组方案公示】 在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食盐和蔗糖,充分搅拌后,如果观察到一种完全溶解,另一种还有剩余,就可得到结论 在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食盐和蔗糖,充分搅拌后,如果两种物质都有剩余,比较剩余物质的多少,就可以得到结论 在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中,分别逐渐加食盐和蔗糖,一边加一边搅拌,加到都不能溶解为止,比较溶解的量的多少,就可以得到结论【活动1】学生实验教师提供:药品:白糖、食盐、水仪器:烧杯

7、(2个)、玻璃棒(2根)、量筒方案一:在盛有10ml水的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5克白糖、食盐,搅拌实验现象:_再分别加入2.5克白糖、食盐,搅拌实验现象:_学生上黑板分析实验条件实验条件相同不同【活动2】判断方案一、方案二是否正确【提问】要比较白糖和食盐的溶解性,哪些实验条件必需控制相同?哪些可不同?结论1:不同物质,在相同条件下(同温、同种溶剂)溶解情况不同。探究2、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学生实验】比较硝酸钾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实验假设:硝酸钾能溶于水,也能溶于酒精实验步骤:(自行设计)实验提示:实验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直到溶质不再溶解为止实验现象:_分析实验条件实验条

8、件相同不同结论2:在相同条件下,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也不同。探究3、物质的溶解能力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吗?【演示实验】比较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性实验假设:温度升高,硝酸钾溶解性增大实验步骤:在盛有15ml水的烧杯中加入5克硝酸钾,有剩余,将其升温实验现象:_结论3:同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引导学生回顾反思,发现新的问题:搅拌和颗粒的大小是否影响物质的溶解性,是不是物质溶解的速度越快,溶解性越强呢?总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溶质种类、溶剂种类(内因),温度(外因)。答:溶质种类溶剂种类温度(溶质的量溶剂的量)学生猜想:(1)食盐大(2)蔗糖大(3)一样大溶剂种类温度(溶质的量、溶剂的量)学生根据提供的器材和药品设计实验学生分成四组实验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溶质的量溶剂的量搅拌、颗粒大小和温度影响溶解的快慢渗透控制变量法反思和重建环节四:总结提升【知识总结】一、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二、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不同。2、同一物质在不同液体中溶解能力不同。3、物质的溶解能力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结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溶质种类、溶剂种类(内因),温度(外因)。学生回答由表及里的提升总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