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损伤护理常规.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739244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部损伤护理常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腹部损伤护理常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腹部损伤护理常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腹部损伤护理常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部损伤护理常规.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腹部损伤护理常规一、概念 腹部损伤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类。多数腹部损伤同时有严重的内脏损伤,如果伴有腹腔实质性脏器或大血管损伤可因大出血而致死亡,空腔脏器受损伤破裂时可发生严重的腹腔感染,临床上常以肝、脾破裂和肠破裂多见。 腹部开放性损伤:多系利器或火器伤所致,均有伤口与外界相通。 腹部闭和性损伤:伤后腹壁完整,但可合并内脏损伤,绝大多数是因为钝性暴力作用于腹部或下腹部引起。 二、临床特点 (一)闭合性损伤:一般伤情不重明无明显临床表现,如肝脾破裂主要表现为内出血。出血多者有明显的腹胀和移动性浊音甚至休克。如胃肠等空腔脏器破裂时表现为腹膜炎体征,由于血容量减少及毒素吸收也可出现休克。 (二)

2、开放性损伤:外伤后实质性脏器破裂造成出血,空腔脏器破裂造成腹膜炎。 三、医疗目标 抢救生命、修复创伤、预防感染。 四、护理目标 减轻焦虑配合治疗,身心舒适预防并发症。 五、护理问题/关键点(一)体液不足 (二)组织灌注量的改变(三)疼痛 (四)潜在的并发症 (五)焦虑/恐惧(六)教育需求六、评估 (一)了解伤情及受伤后病情发展,如受伤时间、暴力程度、方向、速度及受伤部位,受伤后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二)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腹膜剌激征的程度、范围,注意有无休克表现。 (三)病人红、白细胞计数,血色素、B超、CT等辅助检查结果。 (囚)病人情绪反应,有无烦躁、表情淡漠、紧张等。 七、

3、术前干预措施(一)观察期病人的护理 1.严密监护,每1530分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 2.体位观察期间病人应绝对卧床,不能随意搬动病人(包括大小便也应不离床)。如做特殊检查.应护送病人,轻抬轻放,病情平稳后可取半卧位。 3.病人应绝对禁食,给予胃肠减压,可减轻腹胀,减少肠液外瘘,应保持胃肠减压通畅并注意引流液的性质、色、量。 4.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必要时留置导尿。 5.观察期间禁用镇痛剂,以免掩盖病情。 6.禁止灌肠,防止受伤的肠管破裂后灌肠加重病情。 7.根据医嘱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腹腔感染。 8.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关心病人,解除紧张、焦虑情绪以

4、配合治疗。 9.如经观察不能排除腹腔内脏器破裂,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应终止观察,进行手术。 1) 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对休克病人做好抗休克,及时补充血容量。 2) 紧急配血,术前留置胃管、尿管。 八、术后干预措施1.了解手术、麻醉过程,手术有无异常情况及各种引流管放置部位、注意事项。 2.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吸引和引流。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尿量、中心静脉压并及时准确记录,如发生血压下降、少尿、无尿、高热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积极处理。 4.饮食术后应禁食并继续胃肠减压,直到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可拔除胃管,然后逐渐恢复流食、半流食,肠道手术者进食时间应酌情推迟。 5.协助病人咳嗽、排痰,鼓

5、励病人做深呼吸,早期下床活动,防止术后肠粘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6.如有腹腔引流管必须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性质、量、性状,如引流出新鲜血每小时大于100ml,应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并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九、健康教育 (一)平时多食易消化、营养丰富饮食。 (二)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腹痛、腹胀。 (三)坚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能力。 (四)脾切除后免疫力降低,应预防感冒,防止感冒后继发肺炎而导致严重的感染。 急性腹膜炎一、概念 腹膜炎是腹腔脏层腹膜和壁层腹膜的炎症,可由细菌、化学、物理损伤等引起。 二、临床特点 腹膜炎的症状可以是突然发生也可以是逐渐出现,表现为腹

6、痛、恶心、呕吐,也可出现高热、脉速、呼吸浅快、大汗口干。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面色苍白、虚弱、眼窝凹陷、皮肤干燥、四肢发凉、呼吸急促、口唇发绀、血压下降,全腹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三、医疗目标 处理原发病灶,去除感染源,保持引流通畅促进腹腔渗出液尽早局限、吸收。 四、护理目标 患者腹痛减轻,体温、脉搏接近正常。 五、护理问题/关键点(一)疼痛 (二)体液不足 (三)潜在并发症 (四)恐惧(五)教育需求六、评估 (一)了解病人的紧张焦虑程度。 (二)病人腹痛发作的部位、性质、时间长短、程度、范围等,有无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发病是突然发作还是逐渐加重。 (三)病

7、人的生命体征的改变情况,有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情况。 七、 术前干预措施1. 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情况,了解有无休克及呼吸功能障碍。 2.密切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范围的变化,如疼痛持续加剧,范围增大则为炎症蔓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 3.无休克的患者应取半卧位,有利于腹腔内渗出被积聚在盆腔而局限、吸收。半卧位时臀部受压力大,护士应协助患者改变受压部位防止压疮发生。 4.急性腹膜炎需禁食,以免加重肠麻痹所致的腹胀和呕吐,胃肠道穿孔的腹膜炎必须绝对禁食,以减少胃肠道内容物漏出而加重感染,待肠蠕功恢复后方可进食。 5.持续胃肠减压,以减轻胃肠道胀气,改善胃肠壁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

8、局限和促进胃肠蠕动的恢复。 6.准确记录出入量,维持静脉输液通畅,遵医嘱补充适当晶体和胶体。 7.原发病未明确诊断者,禁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已明确诊断者,遵医嘱适当应用镇静剂以减轻患者痛苦。 八、术后干预措施1.同普通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2.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尿量、呼吸功能,观察有无脱水、休克和代谢紊乱等情况。3.患者麻醉未清醒前行平卧位,清醒后给半卧位。 4.术后患者应禁食及行胃肠减压,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方可拔除胃管开始进食。5.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量。 6.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水电解质平衡,遵医嘱给予输入晶体和白蛋白、全血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热量。 九、健康教育 (一)平时应多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 (二)注意体温及腹痛情况,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三)可适当活动,防止术后肠粘连,对突然发生腹痛者应去医院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