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语言表达练习专项训练及答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738987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语言表达练习专项训练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语言表达练习专项训练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语言表达练习专项训练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语言表达练习专项训练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语言表达练习专项训练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语言表达练习专项训练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语言表达练习专项训练及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语言表达练习专项训练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语言表达练习1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的一种成熟文字,猜猜下面的甲骨文是什么字呢? _【答案】 牛;木。 【解析】【分析】甲骨文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形状像“牛”,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牛”属于象形字。 像“一棵树”,表示“树木”,中竖表示“树干”,两边则表示“树枝”,故这个象形字是木。 故答案为:牛;木 【点评】本题考查汉字字形的把握,注意结合甲骨文象形的特

2、点,明确汉字字形2下面语段中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南宁三街两巷,见证了南宁的百年历史变迁。这里,保留着南宁最完整的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居民群。【答案】 这里,保留着南宁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最完整的民居群(或建筑物、民居等)。 【解析】【分析】“保留着南宁最完整的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居民群”语序不当,应调整为“保留着南宁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最完整的民居群”。 故答案为:这里,保留着南宁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最完整的民居群(或建筑物、民居等)。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

3、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載。围棋是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体现了汉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被人们形象比喻为黑白世界,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棋戏。由于围棋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具有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思想特点,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逐渐发展成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1) 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围棋”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答案】 (1)【示例1】围棋是源于中国,以黑白棋子对弈的历

4、史悠久的棋戏。 【示例2】围棋是以黑白棋子对弈的能体现汉民族智慧的古老文化竞技活动。(2)【示例1】围棋之为物,天圆地方法天地,黑白二色象阴阳。 【示例2】围棋如一位智者,从远古走来,走过了数千年的岁月,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人。【解析】【分析】(1)这段话主要介绍围棋的起源、历史、特点及作用。围棋起源于中国,历史非常悠久,以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因为具有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思想特点,逐渐发展成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把这几句话整合成简洁而连贯的一句话即可。注意不要超过30个字。 (2)因为围棋历史悠久,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具有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

5、战略思想特点,体现了汉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围棋就像一位智者,因此可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对围棋进行描写,如:围棋如一位智者,从远古走来,走过了数千年的岁月,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人。此题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1】围棋是源于中国,以黑白棋子对弈的历史悠久的棋戏。【示例2】围棋是以黑白棋子对弈的能体现汉民族智慧的古老文化竞技活动。 【示例1】围棋之为物,天圆地方法天地,黑白二色象阴阳。【示例2】围棋如一位智者,从远古走来,走过了数千年的岁月,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人。【点评】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梳理及概括能力。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仔细阅读材料时,将关键句子找出,利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将各种关键词语进行整合

6、,按照要求,形成答案。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及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材料内容,明确围棋的特点,然后再用一种修辞手法对围棋进行描述。4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5)班正在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如图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后作出的统计表,请写出你的结论。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阅读内容人数百分比漫画11256武侠小说6231文学名著2613(2)小明同学在学校论坛里发了下面的帖子,请你在“回复”中劝说他积极地阅读名著。 (帖子)我觉得名著都是长篇大论,读起来太费劲,还是看漫画比较轻松。回复:_(3)有人说,现在已进入

7、了“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你喜欢图画阅读还是文本阅读?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1)示例:初中生课外阅读漫画的人数很多,而阅读文学名著的人很少。(2)示例:小明,阅读名著不仅享受故事情节带来的轻松愉快,我们还可以在书里体验不同的人生,提高自己的修养,丰富自己的见识,陶冶自己的情操。让我们一起阅读名著,好吗?(3)示例一:我喜欢图画阅读。图画直观形象,色彩纷呈,花样百出,内容迥异,读图已经成为风尚。示例二:我喜欢文本阅读。对于中学生来说,需要提高的是语言文字的能力,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将会造成阅读水平的下降。 【解析】【分析】(1)解答表格试题,主要看图表的

8、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势)”方式进行概括作答。结论可多个,注意题目要求。图表中比较的类别是初中生课外阅读漫画、武侠小说、文学名著的情况,不管是人数还是比例,都是喜欢看漫画的占绝大多数,读文学名著的最少。故答案是:初中生课外阅读漫画的人数很多,而阅读文学名著的人很少。 (2)这道题主要是劝说喜欢看漫画的小明同学多读文学名著,作答时从阅读文学名著的好处入手,同时注意语气委婉、语言得体。阅读文学名著的好处主要有:可以增长知识,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等。 (3)这道题考查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喜欢

9、图画阅读还是文本阅读,因人而异,很大程度上和每个人从事的职业有关。但对于学生而言,应该倡导多进行文本阅读。因为根据专家的研究,如果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将会造成阅读水平的下降。当然,读图也有一定的好处,直观形象,色彩纷呈,可以拿来消遣娱乐,能够让身心得到很好地放松。据此即可作答。 故答案为: 示例:初中生课外阅读漫画的人数很多,而阅读文学名著的人很少。 示例:小明,阅读名著不仅享受故事情节带来的轻松愉快,我们还可以在书里体验不同的人生,提高自己的修养,丰富自己的见识,陶冶自己的情操。让我们一起阅读名著,好吗? 示例一:我喜欢图画阅读。图画直观形象,色彩纷呈,花样百出,内容迥异,读图已经成为

10、风尚。示例二:我喜欢文本阅读。对于中学生来说,需要提高的是语言文字的能力,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将会造成阅读水平的下降。【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材料的探究能力,要求考生熟读材料,结合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考生结合提示,紧扣主题进行作答,注意说话的语气,中心明确,层次清楚。 本题考查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的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阐述,注意观点明确,理由充分。5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在C、D两处使用暗喻的修辞手法续写句子。 人们漫步于文学的长廊中,感受到文学的美丽,闻到了人间最香的气息。文学是宝石,光芒

11、璀璨,等着你去欣赏;文学是海洋,浩瀚无边,等着你去畅游;C_,_,_;D_,_,_。【答案】 文学是春风;和煦轻柔;等着你去感受;文学是细雨;滋润万物;等着你去沐浴(或文学是曙光,温暖美丽,等着你去追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此类题要审清题目要求,包括字数、句式、修辞等隐含要求,然后根据要求认真作答。本题根据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两句话,围绕文学,运用比喻,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即。示例:文学是歌谣,温柔动听,等着你去聆听;文学是美酒,甘醇香甜,等着你去品味。 故答案为:示例:文学是春风,和煦轻柔,等着你去感受;文学是细雨,滋润万物,等着你去沐浴;文学是曙光,温暖美丽,等

12、着你去追寻。 【点评】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6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潮天一色,船走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似在画中。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走;下联为:_。【答案】 秋山人似画中行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能力。结合对联常识来分析,“春”对“秋”,“水”对“山”,“船”对“人”,“如”对“

13、似”,“天上”对“画中”,“走”对“行”。 故答案为: 秋山人似画中行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联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平时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明确对联的基本要求,结合材料,联系上联,进行作答。7用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造句(不要模仿,每句不少于18字)。 (1)她又转身嚷道:“不管怎么说 , 他不需要一床双人毛毯!” (2)他把衣服一套,捡起书包,飞也似的跑了。 【答案】 (1)不管怎么说,前人的丰功伟绩还是值得我们大家瞻仰的。(2)又睡过头了,我饥不择食地吃了两口饭,飞也似的冲到学校。 【解析】【分析】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此题要理解词语意思,符合语境。不管怎么说:无论怎么

14、解释,某事物都有道理。飞也似的:比喻速度快,跟飞起来一样。语句要通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没有错别字即可,注意题干要求,不要模仿,每句不少于18字。 故答案为: (1) 不管怎么说,前人的丰功伟绩还是值得我们大家瞻仰的。 (2)又睡过头了,我饥不择食地吃了两口饭,飞也似的冲到学校。【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理解词语的意思,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造句,注意与要通顺,标点符号要准确,注意题干的要求。8修改下列病句。 (1)想起过去的苦难,掉下不由得眼泪来。 (2)班里同学基本上都交作业了。 【答案】 (1)“掉下”放到“不由得”后面(2)基本上”、“都”保留一个 【解析】【分析】

15、A、语序颠倒,将“掉下”和“不由得”换位置。B、不合逻辑,“基本上”和“都”去掉一个。 故答案为: (1) “掉下”放到“不由得”后面 (2) 基本上”、“都”保留一个【点评】题考查学生病句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9创造修辞之美。仿照下面诗歌,续写一节诗。 秋风路过(一)秋风路过家门,门前柳树,忽然沉下脸色,一片未站稳脚跟的树叶,“呀”的一声,一头栽入地下。(二)秋风路过_。【答案】 示例: 秋风路过草原,原野上的草,齐刷刷地挺直了腰,一群正在唱歌的蟋蟀,“哇”地一声,捂住了嘴。秋风路过大海,海面上的浪花,掀起了白纱裙,一只正在天空漫步的海鸥,“哎呀”一声,张开了双臂【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