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 (2).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7377475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 (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磨 悟 彩 三角形的内角和磨课心得体会 新乡市卫滨区姜庄街小学 陈海玲 在本次磨课活动中,我确定的内容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经过磨课活动,我获益匪浅。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节的内容。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形成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充分采用“猜想验证结论”这一数学策略。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三角形内角和”的猜想验证推理小结应用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在合理应

2、用科学手段给学生以正确的学法指导上,善于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能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主动参与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采用了“猜一猜量一量拼拼折一折看一看说一说”等在做中学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动手操作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在认真解读教材的基础上,首先把这节课定位在探索研究课,把准教材的知识脉络,找出解决教材难点的策略。又认真钻研了教师用书,还参考了小学数学教育上很多的教学设计,我在精心的设计这一节课,教案写了一遍又一遍,反复修改,遇到问题及时向同行请教。最后终于定稿了,我感觉很好。可是,第一次试讲后,教学效果出乎

3、我的意料,很一般。我设计的精彩环节都没有发挥出来,问题如下:在第一个环节设疑激趣,引入新知时,首先,我注意新旧知识的延续,通过复习、回忆学过的三角形按角分类的相关知识为新内容进行铺垫。同时,也为知识间的迁移做了伏笔。在此基础上引入内角、内角和的概念,最后让学生通过课件演示三个不同三角形争吵谁的内角和大,当学生在脑海中没有形成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表象时,采用大胆的猜想,把学生的思维放开。即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又为后边的探索和验证活动起了启下和导向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很自然的揭示课题,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这样设计很好。但在第二个环节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时,学生在用拼一拼的方法来验证“三角形

4、的内角和等于180”时,先把三个角剪下来,再拼成平角。学生在拼三个角时,不知道该拼哪三个角了,拼了很长时间也拼不成,很费时。这是由于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概念时,没有让学生用笔标出三个内角,因此不能很快把三个角拼成平角。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先测量,在初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规律之后,让学生小组讨论有没有其它的方法,之后通过“拼一拼、折一折”的方法实践操作来验证新知识。在活动中,先让学生验证、再让学生汇报演示。最后电脑演示。三个层次的动手实践,步步相扣形成一个正确的表象。把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

5、,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但在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环节中,似乎比较乱。量、拼、折三种方法一块进行操作,有点乱,学生只注重用量的方法。拼和折的方法只有个别学生想到,大部分学生不会,验证的方法缺乏层次感,有的方法还在前后重复。在撕拼三角形三个内角时,学生动手撕的不太多,只是充当旁观者。在折拼环节,尽管有学生想到,但想到的学生很少,而且在折的时候也很难把三个角折拼成平角,学生积极性不高,效果不好。应该把这三种方法分开操作,先用量的方法,学生汇报后。再让学生用拼和折的方法,这样学生操作的目的性会强一些。另外,课件背景不美观,

6、课件在演示拼和折时也没有突出拼折成平角,学生不能直观地看到把三个角转化成平角,达不到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需要修改。第二次试讲,克服了第一次试讲时出现的问题,效果有所好转。但在第二个环节,先让学生用量的方法,再用拼和折方法,效果还不是很好。是因为学生在展示拼和折的方法时,老师没有强调让学生说是怎样拼和折的,很多学生没有掌握方法,所以在合作时,大部分学生不会,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在操作,没有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活跃。在做练习题时,我设计了三道习题,第三道题是求角的度数,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40,求另一个锐角的度数。学生都用180-90-40=50,我问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教室

7、里异常安静,同学们一言不发,经过我很长时间的引导启发,只有一个学生想到用90-40=50,这说明在折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时老师只注重让学生把三个角折三次折成一个平角,没有问还有没有其它的折法?学生不会其它的方法。其实直角三角形还有一种折法折两次,可以把的两个锐角朝着直角方向折,折成一个直角,再求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时,直接用90-40一步就算出来了,佷简捷。由于老师没有问直角三角形的第二种折法,再求锐角时遇到了困难。教学效果也不太好。第三次试讲,第二个环节先让学生用量的方法,再用拼和折方法,学生在展示拼和折的方法时,老师强调让学生说是怎样拼和折的,并且边说演示,同学们都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学生在操

8、作时,积极性很高,达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学生在汇报时,回答问题很到位,突出了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但由于老师没有及时的表扬,缺乏鼓励性的语言,显得课堂没有生机。另外,在学生汇报时,把三个角拼成平角时,没有用尺子比一下拼成的三个角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是不是平角,直接总结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这样设计不严谨,应该用直尺比一比,这样能直观的让学生看出这三个角拼成了一个平角,这样设计突出数学知识的严谨性。给学生渗透了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规律之后,我又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通过看课件演示把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再把其中一个小三角形分成两个小小三角形,再比较

9、大三角形、小三角形和小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受三角形大小、形状的限制,内角和都是180,去伪存真,表现实质。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真正做到了有效拓展,体现了数学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有效的学习空间。最后一次试讲时,由于把前面出现的问题都克服了,教学效果很精彩。由于这节课还有多余的时间,我又增加了一道拓展题,让学生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求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难易程度拾级而上,为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其次,还注重了演示法和观察法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和对实物的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进行拼一拼、折一折的活动,增

10、强了活动的有效性。为学生的有效学习上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学法指导。做到了适当地解决教材难点的主题,可谓是找准了时机。老师在把握教材难点的设计上,处处关注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策略。主线就是在动手操作时,加强指导,巧妙组织,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总之,我认为磨课的路是艰辛的,一堂课,从备课到上课,到反思,到改进,再到重新上课,就如同工匠的雕刻和打磨,课堂,就在这样的雕刻中日渐丰满。但是磨课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过程。一次磨砺,一次进步,这是磨课带给我的最大感受。磨课的过程是“苦”的,但经过磨课实践,使上课的老师开拓思路,提升教学水平,越磨越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磨课,一起创造了最合理的教学设计。磨课的过程,就是提升的过程。好课是磨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