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7372217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四首课题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课型预习展示课课时一课时四、 齐读、背诵这两首诗。五、 小组检查默写情况。六、 达标测评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欣赏渡荆门送别诗,选出有错的一项()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于行舟上的所见。B、“天镜”与“海楼”分别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楼。C、这首五言律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式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2、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是从哪一角度来写的?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_3、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联是否

2、相同?这两句的描写角度又有何不同?诗中的“天镜”和“海楼”分别指什么?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_4、诗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为“故乡水”?“万里”一词与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相照应?_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1、诗歌以“”和“”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2分)2、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此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情感苍凉悲壮。B“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描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象。C“万里来

3、游”“三年多难”,传递出诗人写此诗的处境。D“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 后的憔悴悲愁之绪。七、总结与反思学法指导栏学习目标1、了解诗相关的背景知识。2、了解诗的思想内容并体会作者的情感。3、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学习重点 1、了解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2、背诵并默写两这首诗。学习难点体味情景交融的意境,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 检查前两首诗的背诵和默写情况。二、自主学习1、走进作者:渡荆门送别作者 , 代诗人,字 ,号 ,有“ ”之称。登岳阳楼作者 , 代诗人,字 ,号 ,此诗的写作背景是 2、熟读这两首诗,读的时候注意读音、节奏、韵律。3、参阅课下注释或查找工具书,疏通每首诗的大意,解释以下加点字词的意思。仍怜故乡水 帘旌不动夕阳迟 徙倚 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 三、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渡荆门送别1、首联运用怎样的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2、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3、自选角度对颔联进行简要赏析(提示:可从动词入手赏析) 4、从尾联来看,全诗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 登岳阳楼1、熟读该诗,疏通文意。2、本诗综合运用了叙事、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通读全诗,说说叙了什么事?写了哪些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