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十三五规划关于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doc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2KB
约10页
文档ID:547371696
2023年十三五规划关于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doc_第1页
1/10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十三五规划关于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  第一条 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开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条例  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组织和基金会,属于前款所称的用人单位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老实信用的原那么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和劳动合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研究制定标准劳动关系的政策措施,按照各自权限及时调整、发布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工资指导线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平安生产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效劳平台,做好本辖区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标准劳动用工,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第七条 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对用人单位制定、实施劳动规章制度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平安生产状况、职业危害、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以及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居住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向劳动者收取押金和其他财物  第十条 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健康状况、工作经历、知识技能等根本情况,核对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居住证等相关证件,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或者提供  劳动者与原用人单位有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向用人单位如实说明。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予以保密,除依法应当公开的内容外,未经劳动者同意,不得公开或者利用其个人信息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接受上岗前培训、学习的,劳动关系自劳动者参加之日起建立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必备条款  订立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竞业限制、福利待遇等事项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解除或者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三个月内,再次与劳动者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视为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续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延长劳动合同期限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但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安排下继续提供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自劳动合同期满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超过一年不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的,视为与劳动者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八条 劳动合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用人单位不得替劳动者保管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劳动用工信息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劳动合同局部无效,不影响其他局部效力的,其他局部应当继续履行  第二十一条 劳动合同履行期间,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投资人等事项,以及劳动者变更姓名的,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相应条款,但是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新上岗劳动者参加平安生产、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技能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等培训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以货币形式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用人单位向提供正常劳动的劳动者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四条 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经济效益情况,参照当地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本地区、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制定工资调整实施方案,并按照有关规定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  变更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载明变更的内容、日期,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签字或者盖章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二十六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可以中止: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书面形式协商一致的;  (二)劳动者因涉嫌违法犯罪被限制人身自由的;  (三)因不可抗力致使劳动合同暂时不能履行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中止期间,劳动关系保存,劳动合同暂停履行,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劳动报酬并停止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合同中止期间不计算为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劳动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消失,除已经无法履行的外,应当恢复履行  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二十七条 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应当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  第二十八条 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符合法定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者有以下情形之一,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五)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本钱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六)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七)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仍然不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而终止劳动关系的;  (八)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九)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十)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九条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的身体状况安排适当的工作;因劳动者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和医疗补助费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之日起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转移手续,并结清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其他费用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的时间、地点办理工作交接,归还用人单位的生产工具、技术资料等财物;用人单位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应当在办理工作交接时支付  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一节 集体合同  第三十一条 企业应当与职工一方建立集体协商制度,实行民主管理集体协商主要采用协商会议的形式  企业与职工一方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平安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劳动定额管理以及女职工、残疾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也可以订立专项集体合同订立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应当明确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  在县级以下区域内,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效劳业等行业可以由工会与企业方面代表订立区域性集体合同,或者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

  第三十二条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一方与企业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企业,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企业订立  第三十三条 集体合同对企业及其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企业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企业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不得与集体合同相抵触  第三十四条 集体协商代表应当依照法定程序产生,代表本方利益进行集体协商  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各方至少三人,并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第三十五条 集体协商代表应当真实反映本方意愿,维护本方合法权益,接受本方人员咨询和监督  集体协商双方均有义务向对方提供与集体合同内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企业商业秘密的,双方代表均负有保密义务  第三十六条 企业应当保障集体协商代表履行职责所必需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条件集体协商代表参加集体协商视为提供正常劳动  第三十七条 企业不得因职工一方集体协商代表履行其职责而调整其工作岗位、免除其职务、降低其职级或者工资福利待遇、解除其劳动合同  集体协商代表履行职责期间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完成履行协商代表职责之时;集体协商代表不同意自动延长劳动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终止。

  第三十八条 集体协商一方有权向对方提出进行集体协商的要求,另一方应当在十日内以书面形式回应,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进行集体协商  第三十九条 集体协商会议由双方首席代表轮流主持,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经协商达成一致的,形成集体合同草案,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经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或者出现意外情形时,可以中止协商再次协商的时间、地点、内容由双方商定  第四十条 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讨论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且须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  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通过后,由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字,订立集体合同;未获通过的,双方代表应当重新协商修改  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草案,应当以适当的方式征求有关企业和职工的意见  第四十一条 企业应当自集体合同订立之日起十日内将集体合同文本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对集体合同双方主体及其代表资格、协商程序和合同内容等进行审查,并将审查意见送达双方协商代表经审查认为集体合同违法提出异议的,双方协商代表应当对提出异议的有关事项进行集体协商,重新订立集体合同,并按照前款规定的程序重新报送审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第四十二条 集体合同期限一般为一至三年  集体合同期满前三个月内,任何一方均可向对方提出重新订立的要求  第四十三条 集体协商双方代表经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或者解除集体合同集体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