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生态工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7368184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生态工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生态工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生态工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生态工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生态工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生态工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生态工业发展规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生态工业发展规划前 言“十三五”时期,是景宁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导思想,贯彻“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理念,深入实施“三县并举”发展战略,深化“四个新区”建设的重要阶段。根据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082020)、丽水市生态工业发展规划、景宁畲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特编制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生态工业发展规划。本规划是指导未来5年景宁工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景宁工业领域编制其他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16年2020年。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条

2、件一、发展基础自“十二五”时期以来,景宁工业发展始终坚持“两山理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三县并举”、“四个新区”、“五个发展”总体战略部署,工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产业园区集聚逐步加深,工业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工业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十二五”以来,在复杂环境下,全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加大战略谋划、政策支持和工作推进力度,把工业发展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逐步形成了以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加工业、竹木制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五大主导产业。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8557万元,“十二

3、五”年均增长1.4%;其中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41957万元,“十二五”年均增长9%。(二)重点行业发展壮大。“十二五”期间,通过产业转型升级调整、行业综合整治等举措,阀门、不锈钢管等梯度转移行业被清退,竹木加工业、食品加工业等逐步壮大。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从2012年的45.8%提升至5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23家,其中民企500强1家,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的2家,产值达到5000万以上的7家,并形成了以大自然、中信实业、富利达、宏强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三)平台建设取得突破。通过“低丘缓坡开发、借地发展、推进产业园区集聚”等举措,“十二五”期间全县共建

4、有丽景民族工业园、澄照农民创业园、城北110区块、王金洋复合产业等四大工业功能区块。2015年,丽景园已形成3800亩的有效用地,并已供地819亩,入园工业企业8家,“十二五”期间实现工业产值4.4亿元;澄照农民创业园已形成680亩有效用地,入园企业2家;城北110区块,入园企业17家,6家投产,“十二五”期间实现工业产值约为4.4亿元;王金洋复合产业区已形成有效供地350亩,已供地201.11亩,入园企业4家,投产企业2家。“十二五”期间景宁县工业平台情况表平台名称 可供用地亩) 已供地(亩) 入园企业 “十二五”期间完成产值(亿元) 丽景民族工业园 3800 819 8 4.4 澄照农民创

5、业园 680 150 2 城北110区块 146 130 17 4.4 王金洋复合产业区 350 201.11 4 1.2 (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十二五”期间,景宁县积极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县新增国家、省、市高新技术企业7家;创建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家;申报工业类专利100多件;申报省级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备案2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项、高新技术产品1项。2015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0.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6.7%,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从2012年的1.08亿元提高到了1.82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9%。(五)工业结构得到优化。“十二五

6、”期间,通过“四换三名”、“低小散整治”等产业组合拳的推进,淘汰了部分落后不锈钢、阀门产能,逐步壮大了竹木制品加工、食品加工行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产业。2015年该三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2%。同时,在战略性新兴企业存量大幅调整减少时,全县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2.3%,较2012年仅略低了0.8个百分点。(六)节能减排成效显著。2015年我县能源消费总量为11.4279万吨标煤,同比增长0.23%,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控制在目标单位内;单位gdp能耗0.29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6.2%,完成万元gdp能耗在2010年基

7、础上累计下降10.1%的目标;单位gdp电耗同比下降15.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降低率为32.1%,在电力消费方面:全社会用电量15907万千瓦时,同比下降10.08%,用电量增速在控制范围内。在污染减排方面,主要污染物减排比例分别为13.02%、18.12%、17.52%、8.33%,均超额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任务。(七)服务企业体系日趋完善。全面落实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出台了景宁畲族自治县小微企业“助保贷”合作平台管理办法(试行)、景宁县工业用地回购承诺实施方案、景宁县工业企业土地使用权和房产证分拆办理实施方案等扶持政策,优化投资环境。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回顾“十二五”时

8、期,全县经济发展总体平稳,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居全国民族自治县第9位,但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由于景宁经济总量小、区域竞争力弱等,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一)区域发展水平较低与全市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相比,景宁存在很大差距,全市经济发展基本已处于向工业化中后期转化的阶段,人均生产总值迈进8000美元阶段,而景宁却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化水平在全市最低。2011年至2015年,景宁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仅为0.04、0.05、0.05、0.04、0.03。且景宁远离大中城市经济中心的区位缺陷客观存在,全县工业发展在人才、技术、资源和市场的全

9、方位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与此同时其他兄弟县、市加快发展步伐,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产业向高端化推进,抢占了区域竞争制高点,对景宁县形成了更大的竞争压力。(二)产业结构单一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23家,涉及11个行业,而有的一个企业就代表一个行业,产业链短,缺乏上下游的产业配套,同时全县也缺乏上亿以上规模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且布局相对分散,协作程度较差,集聚效应难以显现。(三)平台发展水平不高现有工业发展平台4个,均存在规划不到位、产业定位和发展导向不明确、开发建设层次比较低的问题。“十二五”末,丽景园虽已形成3000多亩供地,但入园企业仅8家,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澄照农民创业园处

10、于建设期;城北110工业区块已有17家企业入园,投产企业仅有6家,且部分入园企业还没开工,进展缓慢;王金洋复合产业区入园企业4家,开工、投产均没有到达预期效果。且部分竹木加工零星企业散布于各个乡镇,企业分布散乱,致使基础设施共享性差,污染治理难度和管理难度加大。(四)生产要素制约加大根据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5)以及景宁畲族自治县环境功能区划(2015修编)要求,绝大多数地域属被列入限制开发区域及禁止开发区,工业发展空间面临很大的生态环境制约。而景宁绝大多数企业缺乏环保投入和治污能力,环境管理长期采取末端控制方式,使得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

11、生产要素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工业发展面临全方位的高成本压力,企业转型的压力也逐步加大,优化发展环境的需求更加明显。三、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和转型是主要着力点。景宁坐拥生态和民族两大金名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工业发展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主要机遇1、发展理念转变,“绿色”成为主旋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生态文明进一步成为发展的趋势。景宁立足实际,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路径,着力发展竹木制品加工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畲医畲药等绿色生态工业,

12、全面优化产业结构。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持续简政放权,推进自身改革,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同时推动财税、金融、民生保障等一系列改革,通过改革全面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增长动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有助于破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改革,这为景宁中小企业发展释放了更大的空间。3、面临接轨“长三角”、“海西区”经济发展机遇。丽水高铁时代的到来、云景高速的开通,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国家大力扶持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丽水成为浙江仅有的三个合作城市之一。丽水突破交通瓶颈,接轨长三角和海西区两大经济区,成为了连接的枢纽,区域经济的辐射效应也将日益显现。既可以依托生态环境优势,接受“长三角”的

13、辐射,为景宁发展绿色食品、畲医畲药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又在浙江对接海西经济区中享有更多的经济优惠政策。(二)面临挑战1、面对工业化发展阶段和水平的明显差距。目前全省正加速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工业化,而景宁县工业发展程度仍处于低层,与工业发达地区相比,不仅存在数量和质量的差距,更存在着不同发展阶段的差距。同时,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国际化,市场法则日趋规范,产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企业准入门槛越来越高。2、面对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与资源约束矛盾。随着生态文明的推进,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是我们面对的重大挑战。现今县域内可供开发土地匮乏,可供工业大规模开发的资源不足,加之实

14、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生态保护制度,县域内外招商引资困难加大。3、面对发展工业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现实矛盾。景宁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示范区,要严格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清单制度,工业发展面临越来越高的环境门槛。作为欠发达地区,虽然取消了对GDP的考核,但仍有一些与GDP密切相关的目标需要考核,鉴于发展需求,又迫切需要推进工业化,因此加剧了工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环境之间的压力。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省委“八八战略”为总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按照市委“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赶超”的要求,深入实施“三县并举”发展战略,努力打造“两山”样板、争当“双区”示范,积极发展生态工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工业,深入实施“四换三名”工程,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不断增强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努力实现景宁工业跨越发展。二、基本原则坚持创新发展,更加注重培育新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全面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