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736594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摘要】有效地倾听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现今信息技术课堂学生倾听能力缺乏,需要一线信息技术教师们给予极大地关注和重视。本文着眼于自身教学实践,剖析信息技术课堂影响学生倾听的两个客观原因:机房环境、课程性质,并阐述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应对策略:监控制度增加约束、常规仪式规范行动、精心备课吸引注意、充分交流激发需要。【关键字】 信息技术 倾听 能力日前,在一次区教研活动中,笔者承担了学生倾听态度与习惯的观察记录,笔者惊奇地发现学生的倾听习惯特别差,特别是当老师讲解操作步骤,归纳操作方法,同学发言时,在认真听的学生少之又少。于是笔者在上信息课的时候有意

2、识地对学生的倾听情况进行跟踪观察,每次上四(1)班,都把课堂拍摄下来,而且摄像机直接对准学生,课后对照录像记录学生的倾听情况,笔者发现学生的倾听能力缺乏:2010.92010.11月四(1)班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观察记录汇总表(平均数)环节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同学发言专注不专注专注不专注导入62.5%37.5%新授,讲解操作步骤方法58.4%41.6%63.3%36.7%中断学生操作,突破难点52.1%47.9%47.5%52.5%作品交流评价68.75%31.25%课堂小结41.7%58.3%36.4%63.6%由此笔者进行了反思,综观信息技术课堂,我们发现极少数的老师对学生的倾听情况给予关注和重视

3、,备课时,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备任务”,一旦任务确定了,备课就完成了,上课时,一门心思“授技能”,殊不知学生倾听的重要性。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一个人是否会听还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而对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 一、影响信息技术课堂学生倾听的客观原因分析据研究,学生倾听的能力会受到主客观方面的影响,主观上小学生的年龄段特

4、点决定了小学生的注意力好分散、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容易受外界事物影响、自制力较差、专注于一件事物的时间较短、缺乏耐心等。所以如果话题过于单调、枯燥和乏味,那么在倾听过程中一旦外界出现什么新鲜的事物,或者有新奇的声音、物体等的出现,学生难免会出现走神、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等现象。还有一些学生因为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有很强的表现欲,总是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会打断别人的说话,客观上周围环境及环境中的成人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例如老师,亲戚,邻居等等。成人之间在平时讲话时比较随意,在言行上也不会过多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身边的孩子。而信息技术教学是在一个比较特殊的教学场所进行计算机房,因此学生的倾听

5、能力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经过笔者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发现信息技术课堂影响学生倾听的客观因素有: 1、 机房环境(1)教室格局的隐秘性掩护学生自我行动我们学校电脑桌子是老式的那种语音学习桌,一张一张桌子都是隔开的,三面由玻璃围着又比较高,所以学生坐在里面,是被全包围着,个子小的学生坐在里面看不到老师,也看不到后面的同学,而且机房小,学生坐的密密麻麻的,再加上一般信息技术老师所带的班多,另外每个星期就一节信息课,除了特别优秀经常参加信息学科的比赛以及上课纪律特别差、一小部分学有困难的学生以外,大部分学生老师都叫不上名字,所以学生就开始随意做自己的事情。(2)硬件设备的现代化引诱学生自我尝试计算机主

6、要以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等方式呈现各种知识信息,学生能通过显示设备与计算机“会话”,用键盘或其它设备输入信息,进行适时“人机”交互活动。因此学生一进机房,心思就被面前的计算机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难进入学习主题,所以孩子们的倾听习惯也差强人意,主要表现在: 玩鼠标A.无意识地玩鼠标从进电脑教室那一刻起,一部分学生就一刻不停地玩鼠标,即使老师控制了学生的电脑(电子教室广播教学),仍旧有学生不断地漫无目的地按鼠标、移动鼠标,所以经常出现这样的一幕,你讲得激情四溢,底下的学生窃窃私语,“A1举手了,B2举手了,啊,又有人举手了”,你被迫中断教学,而当你问这些举手的同学有什么问题时,有的

7、说我又没举手,有的愣在那里一脸的无辜,事实上他们是不想举手,只不过在乱按鼠标时,不小心单击了电子教室学生端的举手。B.有意识地动鼠标从学生知道这节课的任务之后,就会有很大一批学生从此“充耳不闻”、“两眼不见”,一心只想完成自己的作品,他们拼命抓住每一个机会操作自己的电脑,所以经常出现这样的一幕,你发出指令让大家停一停,理你的人寥寥无几,你无可奈何控制了他们的电脑,随着一声长叹,他们宁愿随意的翻书,也不来听老师的讲解,因为他们一心就想着完成自己的作品。 游网络当前,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的高速发展,作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机房,软件资源日益丰富,一些机房还提供了互联网环境,丰厚的物质条

8、件,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然而,一些学生迷恋于上网、聊天、游戏,无心上课,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以孩子们的倾听习惯也差强人意。2、课程性质(1)操作性强教师容易忽视语言表达质量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十分强的学科,按规定,每节课学生要有20分钟的操作时间,而剩下的20分钟,老师要安排导入、分析任务、讲解操作方法、讨论交流问题、评价作品等。所以老师往往觉得时间不够用,因此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操作时间很多老师会压缩“说”的时间,更谈不上对学生的倾听重视了,如出示任务之后,很多老师要么自己演示一遍操作方法,要么让学生演示操作方法,完了之后就让学生动手操作,完全不交流,又何来的倾听呢?,再比

9、如在评价作品环节,教师只是一味的让学生走马观花似的看同伴的作品,学生之间不互相点评作品,又何来的倾听呢?长此以往,学生就不会听了。(2)问题多样教师容易形成一对一教学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的问题特别多,而且不像其他学科问题那样是问“为什么”,而恰恰是“老师,你看,怎么办”、“老师,快来帮帮我”、“老师,这个跳出来,是确定还是取消”等类似问题,一般碰到这样的问题,信息老师总是一个一个的单独解决,长此以往,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一出现问题就叫老师,如在教授“格式工具栏”的使用时,很多学生碰到没有“格式工具栏”的问题,老师特地讲解并演示了找出“格式工具栏”的操作步骤,但是很多学生仍旧会

10、叫老师帮忙找出来,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不听讲不要紧,反正等会可以叫老师帮忙。二、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应对策略学生倾听能力指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是否能集中注意力?在听别人发言时是否能听清楚、听完整?是否能边听边思边提炼?通过倾听是否能具有赏识别人发言和见解,并给予恰当的补充、纠正、帮助,吸纳别人的见解,完善自己?倾听是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通过倾听训练,“爱讲”、“会听”、“多思”,既达到交流的目的,同时赢得自己的表达能被别人倾听。那么,我们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让学生正确表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1、监控制度增加约束学会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

11、。要发展学生倾听的能力,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这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前提。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要让学生认真倾听就显得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从小处开始着手,监控制度增加约束,逐步细心培养小学生的倾听习惯。(1)老师可以用一些口令的方式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如当老师喊“一二三”,学生迅速坐好,手离开鼠标放好,眼睛看老师。久而久之,让学生形成条件反射。(2)告诉学生“我只讲一遍”,错过就没有了,来提醒学生必须倾听,逐步形成倾听习惯。(3)每学期伊始,我会先向学生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课堂上有关倾听的具体要求,然后,再与学生们共同商定信息课上有关倾听的评价

12、方法,由每个班级的小组长记录填写,一月一评,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今后的信息课上更好的按照要求去做。这样,通过理论的疏导和制度的完善,学生从体验中领悟到了倾听的重要性,从评价中体会到了倾听后的快乐。2、常规仪式规范行动计算机教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教学场所,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学生倾听的习惯也经受着更大的挑战。因此信息技术课堂上下课仪式很重要,让形散(教室布局)而神不散(学生注意力),让每一节课都有一个充满激情的开始,有一个圆满的结束。如上课时,等学生都开了机,教师要跟在普通教室上课一样喊一声“上课”,让学生都站起来,而且要规范站姿,两手放在裤腿两侧,腰挺直,这样避免一些学生猫着身子玩

13、电脑,下课时,教师也要跟在普通教室上课一样喊一声“下课”,同样学生都要站起来,并且要规范站姿,这时候可以进行课堂小结,从而避免一些学生忙着操作电脑而不参与活动的现象。3、精心备课吸引注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注意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培养注意力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条件。对于有兴趣的事物,学生就会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注意力高度集中,使记忆敏锐,思维活跃,对所学内容能清晰地反映;相反,没有兴趣,就会对事情漠然置之,很难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1)精心设计导入形式多样上课刚开始,学生的兴奋

14、点有时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上。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倾听状态尽快达到最佳水平。另外一些学生迷恋于上网、聊天、游戏,无心上课,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如果忽视信息技术课堂的导入部分,随意为之,草草了事,或者干脆省略导入,直奔主题,这都会使课堂教学缺乏过渡,显得突兀,使学生对上课失去期待,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上课效果自然会不尽人意。以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导入环节设计新颖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励学生乐于倾听。例如: 故事导入洛克说:“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

15、中学生注意。”故事导入法的魅力正在于此。一个鲜为人知、充满悬念而又扣人心弦、富于哲理的故事导入新课,会令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神奇而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去,而一个学生熟悉的故事赋予新意之后导入,既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又能打开学生遐想的翅膀。在上动感贺卡这一课时,以龟兔赛跑这一众所周知的故事引入,再创设情境:兔子不服当年的比赛结果,决定单挑乌龟再来另一场比赛,再提出创编并制作新龟兔赛跑动画片这一活动,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整节课中,不时有学生提出问题,如“如何让兔子先跑出去”、“如何更改兔子的方向”、“怎么让乌龟和兔子一起跑出起跑线?”等,由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所以学生听的特别认

16、真、仔细。小品导入这种导入形式新颖活泼,气氛热烈,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每次表演完毕,学生都能踊跃发言,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投入学习。如在上个人通讯录这一课时,让两个学生表演,一人饰妈妈,一人饰孩子,由于没有老师的联系电话而为生病请假的事情苦恼,通过这种情景表演,学生充分感受到个人通讯录的重要性,于是自然而然积极学习制作个人通讯录。 图片导入图片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很容易吸引学生。如我为社区换新颜观摩课中,先播放一组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图片,说其熟悉是因为这些场景都是在孩子生活、学习的地方拍摄的,说其陌生是因为这些图片是从一些比较特殊的角度拍摄的,比如在漂亮的风景中有垃圾乱丢的场景,在绿绿的草坪上有被踩踏出来的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