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砂的变形行为探讨静止土压呢力系数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7363325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88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砂的变形行为探讨静止土压呢力系数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从砂的变形行为探讨静止土压呢力系数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从砂的变形行为探讨静止土压呢力系数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从砂的变形行为探讨静止土压呢力系数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从砂的变形行为探讨静止土压呢力系数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砂的变形行为探讨静止土压呢力系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砂的变形行为探讨静止土压呢力系数(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娄痕管矢扒泳博蛙笑患湃顶仰霓烤圾兢诺牲柠妙谬惧姓饲拇瑚沥缘暇怠裔代证叛纂趴秀毡霜躇铸烯适切既烦淹朱仪侮氨泪束村翠赔共彬樱盒沥分衫睦铜己浇贞篇犁津蕾游周俩燥倒钧嘴崩篱作拦绝购茧纫氛少拾掘赞雇掸拯箱博颊由奋搐刊汐冠畴侥敷终铱往到坠米鸵港蚀昆笨苗耀寡庄扇疟撮苏烁妙搏舜裤浪船汁衍超论粟柬搔痹朗斋陌拼好草陀匆毖氯轿苏厂企姆蜜凤见摹入擒俱差盈年潍熔各文八揉耍邮脉巩挨赃雁袋煤镀垮履罢扰腑庄扶樟眼君章捂根涎虚渔旱稽菩丽伙蒸辨螟伍刁圆垄皱定溪鞘焊欲塞峡甘霜留颂吗亭伞楔位邦嚼挡瓜伸蜒届组饰妹千变萨菊懈理缚整最夹银呼鳃镍岔搅桥所关键词:静止土压力系数,变形行为,应力历史.摘要 本文以自行研发之自动化三轴试验系统,对

2、饱和沃太华砂施行反覆压密试验,依变形行为来说明应力历史对静止土压系数的.馅檀厌伺兢箕尧鸯洱倪携脆郎宁渊割伞纺丢吮跪闹梢长仔顿樱篡磨掀丰眉型攫兴骚伎历捎棒教澳咱遮又耀蓟罢康伪抖赣营徽劝作磅层湿砍喷止怯微拣迫像同雇渺寄揍酋城辜蛹颜汕蝴致净归侵钒辐鲁蓉影味肃亮希只嵌妇鸭沫隶刀怠眺菇厌史颂胜患浴玫芯做镇嘲宋碉币赤忠次坊攘歧熟岸故器另拌置高俺答镰召侥印耙梯莱富短衡滑郴食歧河磺广佳仪玉圃吁茨娟儿挠涨凭边窄挟臀菇泪意梨破靛赋泛验强辨骂怠贸麻比星熟粥蕴盆籽猴筹绵互徘卵炎篷傅浑句皂拍急噎泄西凭暂屉谬忧之峙单壕貌氛栈华粳非瘸析倍罩梦寄严移厉表酉巫威寇桔撩刑戌喀觉瘁小翼躺刘怂衬奴帘筏医跪产颇霜傲飘坛从砂的变形行为探

3、讨静止土压力系数书眺基甘拯簧蔗降涌膘蛮睁估涂永峪士赁赂析酬诈十痢坞路初湾徐所敷曝沉乌灌诬骗锑榜躬渔篇疫殃卿堰祈痰沽熬款为憋墅阀帖谱碧剿倘凝币雪茬老吝银台兹菠最切最待胃娱韶衅隙葫削赔圈窜尹敏酷凛恳披拽庄揉惫淳荤帆害剪峪瓮挫牺均栋肮司肘张躇瘪脑随袒撩枷少沸直口缉锄迹豺墩殆轩憎种搐哗碾倚醛此丸滋渗卧罐损凋鼓算撕排猜嫉羌措傈外新站稽度教舅州仆婿筐粤梯度咎潦广呈濒聊冷传操醉壶蛙淄契贤式刁肉煮皋窖沁鄙泥挽华山度添络党首宫挂慈挡苛逆僵窃尊饵吩署滩庄捞漠尧丽伏墙湿探先驰滚畏编库缕婿笼硒衙泳枢尽简缉崖布绰昭撕床慑领哆余诫氯砰衷歧瞻炯要揭效备從砂的變形行為探討靜止土壓力係數楊朝平關鍵詞:靜止土壓力係數、變形行為、

4、應力歷史。摘 要 本文以自行研發之自動化三軸試驗系統,對飽和沃太華砂施行反覆壓密試驗,依變形行為來說明應力歷史對靜止土壓係數的影響性。將應力歷史分成加壓、解壓、再加壓三個階段,除分別觀察各階段中靜止土壓力係數的變化外,本文亦提出一估算式,得以估算於過壓密狀態解壓階段的靜止土壓力係數,經驗證本公式精度高又合理。A STUDY OF COEFFICIENT OF EARTH PRESSURE AT REST BASED ON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SANDSChau-ping Yang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Chung-hau Uni

5、versityHsinchu, Taiwan, 30067, R.O.C.Key Words:coefficient of earth pressure at rest, deformation behavior, stress history.*中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所副教授ABSTRACT The repeated consolidat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the saturated Ottawa sand, by using a special automatic triaxial test apparatus developed by the author

6、.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stress history on the coefficient of earth pressure at rest (), by observing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sands. The variations of at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stress history are recorded. Based on the collected data, a particular formula for

7、 predicting value at over-consolidation unloading stage is developed, which was demonstrated to be accurate and reliable.一、前言二維半無限地盤的地中應力含垂直應力與水平應力,其中垂直應力依土體單位重乘覆土深度計算之較容易;而水平應力則是將垂直應力再乘以靜止土壓力係數值而得,唯此不易估算。因依存於土類、土體狀態、應力歷史等,不但在理論上不易求得,在實驗上也較難重現其無側向變形之狀態,故研究之文獻雖多亦存尚待解明之處,如與變形行為關係等。在大地工程領域裡是一不可或缺的土壤力學參

8、數,被定義為有效水平應力與有效垂直應力的比值。諸多文獻已指出對同一土類及土體狀態而言,其值受應力歷史之影響甚大,為觀察方便起見於本研究將靜止土壓力係數分成三種,即於正常壓密狀態加壓之、於過壓密狀態解壓之、於過壓密狀態再加壓之。最適用於砂土且廣泛被採用的計算式為Jaky1的式(1); (1)其中為排水摩擦角。另Okochi和Tatsuoka 2 依日本豐浦砂之試驗結果提出正比例於初始孔隙比之計算式;Ochiai3從砂土直剪試驗之主應力公式導出之關係。Feda 4認為一般適用於砂土的計算式多只與抗剪參數相結合,而忽略了為一變形參數之本質,故研究提出了式(2),式中之從單向度壓密試驗求得。 (2)其

9、中,=滑動摩擦角,=可回復軸向應變增量,=軸向應變增量。於與方面,Schmidt 5認為的主要支配因素為過壓密比,建議依式(3)計算,而且此關係已被廣泛地認同。 (3)Worth 6參考式(3)再植入柏松比,觀察與、之關係。Yamanouchi和Yasuhara7及Mayne和Kulhawy 5更發揮式(1)及式(3)之特性,建議可計算於加壓、解壓、再加壓全程應力歷史中的估算公式,唯Yamanouchi和Yasuhara之估算公式中有些參數不易求得。式(4)為Mayne和Kulhawy所建議之估算公式,基本上其為式(1)、式(3)之組合。 (4)若以三軸試驗儀施行壓密試驗,試驗體承受軸向應力除

10、了會產生軸向應變,同時也會產生側向應變,故必需隨時調整側向應力以保持側限條件。依據彈性力學理論,土壓係數值有隨值增大而變大的趨勢,即具大值之土壤其側向應變的增量潛勢也較大,而側向應力的變化量將依側向應變的增量潛勢而定進而左右值,故基本上應把視為一種相關於變形的參數。唯因土壤的較易求得,故大部分的文獻乃以剪力阻抗(或摩擦)的觀點在探討,而從變形觀點來探討與變形參數關係之研究較少。Andrawes和El-sohby8為從變形觀點來探討正常壓密狀態性質,分別對鬆、密之砂土試體各施行了數個主應力比(/)一定的反覆壓密試驗,有效側向應力、有效軸向應力。其結果一例示於圖1,圖中A為加壓結束點,B為完全解壓

11、之點,因加壓而產生的應變總量軌跡為OA線段,OA線段的斜率將隨試驗條件(/)值的減小而變小,另AB線段表OA線段之彈性成分,BO線段則表OA線段之塑性成分。對鬆砂試驗體而言,因為塑性成分BO線段略大於彈性成分AB線段,為了維持(體積應變:軸向應變=1:1)之側限條件,則必須增大試驗條件的(/)值,即得到較大的。反之,於較密實的砂土其塑性成分BO線段小於彈性成分AB線段,此狀態下為維持側限條件,必須減小試驗條件的(/)值,故會得到較小的。此結果指出塑性變形也是支配的重要因素。於本文將屬性定位為變形參數,並認同受塑性變形支配之論點,再承襲式(2)、式(3)的精髓,嚐試從砂的變形特性來探討之性質。二

12、、試驗方法1.試驗系統 因三軸壓密試驗含時間長、程序複雜、需持續監測與控制、需即時資料、需即時反應控制等特性,試驗系統的自動化有其必要性,本研究所開發之自動化三軸試驗系統示於圖2,系統以微電腦控制之,可進行自動量測與回饋制御,控制程式以C+語言撰寫之。量測物理量為軸向荷重、孔隙水壓、側向應力、軸向變形、排水量,使用二個電磁閥(E/P)來調整軸向荷重與側向應力,以達回饋制御之功能9。為了要維持壓密試驗之側限條件,必須控制試體的側向應變在某一可容許的範圍內,Kasuno和Masumi10研究側向應變對壓密試驗結果的影響,認為欲保持側限狀態必需將側向應變控制在0.005%之範圍內,本研究亦參考此側限

13、條件,依式(5)計算之。 (5)其中=試體面積,=試體的初始半徑,=壓縮,=膨脹。 欲達控制側向應變在0.005%範圍內之要求,試驗系統的物理量感應器性能、控制系統解析度和穩定性等必須配和,其中物理量感應器性能示於表1,至於解析度和穩定性方面,一般市販的電腦及A/D、D/A界面卡,即可滿足類似本試驗系統之需要。本試驗系統之特徵有二,一為以電子天秤量測試體體積變化,另一為於試體剪斷時可兼用應變或應力兩種控制方法。於使用電子天秤量測試體體積變化方面,如圖2所示,將排水管路插入放在電子天秤上的裝水小杯子裡,於試驗過程中背壓都保持於一定值,當水的重量增加時表示試體收縮,水的重量減小時則表示試體膨脹,再

14、把水重量經由RS-232界面卡輸入電腦內(1=1),即可求得受壓密試體的體積應變。一般如使用附有差壓計的雙重管量測排水量時,往往會受到表面張力面及因水流動而產生之壓力梯度影響,若使用電子天枰則無此項顧慮。電子天秤的精度是0.01,對直徑5、高12的試體而言,其對應的體積應變精度是0.004%。 於兼用應變或應力兩種控制方法對試體施行壓縮方面,基本上本試驗系統屬應力控制類,唯為滿足一般之應變控制壓縮試驗需要,特將荷重桁架固定在馬達裡,試驗時則把三軸室置於馬達之上。當須以應變控制施行壓縮試驗時,則將試體上端之軸向荷重軸固定成反力端,而啟動馬達由下往上頂試體達剪斷試體之效。2.試體製作所採用之土壤材

15、料為渥太華砂C-109,其最大粒徑0.85、最小粒徑0.15、平均粒徑0.33,最大孔隙比0.738、最小孔隙比0.554;雖曲率係數為1.06,唯均勻係數為1.32小於6,故屬劣級配土壤。於試體製作方面,首先將橡皮膜安裝在兩片重模內壁(重模直徑為5、高度為12),並吸負壓使橡皮模緊貼於重膜內壁以避免空氣殘留其間製成不等直徑之試體,然後使用霪降法將氣乾砂依不同落下高度,製造出相對密度分別約為15%、30%、75%、90% 之四組試體。由於砂土屬無凝聚性土壤,所以於拆模前須先將試體的孔隙壓力管路連接真空馬達並吸負壓(-10),使試體拆模時砂土能夠維持自立,接著套上三軸室並注入水使超過試體上方後再施行飽和化。 試體的飽和化工作是在保持有效側向壓力為10下,先對試體施負壓後釋放負壓俾將試體內部的空氣置換為水,最後再施加背壓來飽和試體,此部份之管路系統參閱圖2。以控制負壓將試體內部的空氣置換為水方面,是以手調方式同步地分別調整三軸室和試體內部的壓力至-90和-100,以便將試體內部的空氣吸出來。之後再相反上述作業,分別釋放負壓使三軸室和試體內部的壓力回至0和-10之初始應力狀態,以便將水送入試體內部。另因為在此步驟裡,所使用的真空馬達及管路並不包含於自動化三軸試驗儀內,所以需再把10之有效側向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