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鲑科鱼类,习惯上有的被称作鲑,有的称为鳟,统称为鲑鳟因能在其他鱼类不能繁殖生长的低温环境中进行世代繁衍而被称为冷水鱼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从技术引进起步,开发了虹鳟鱼养殖业 鳟鱼养殖生物学特点 鲑鳟鱼类以其只能在低温水域中繁衍、生长、正常生长的上限水温很低、没有明显的下限温度的生物学特性区别于其它鱼类 1.鲑鳟鱼类是短日照型鱼类,在自然光照时间逐日变短、水温逐日降低的秋、冬季,性细胞发育成熟性腺发育对光照时间的变化很敏感,光照变化可以改变其成熟,人们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改变光照的方法,使其在需要的时期产卵繁殖 2.繁殖季节多在11月至翌年2月,繁殖高峰期是12月至次年1月冰封期长的地区,有些种类在溪流开始解冻、饵料生物开始繁衍的春季繁殖,繁殖水温在8℃以下 3.性腺发育、成熟、受精、胚胎发育及稚鱼孵化的上限水温是13℃超过13℃性腺发育失常,稚鱼畸形率增多 4.性腺成熟、受精、胚胎发育及稚鱼孵化、发育没有明显的下限温度在0.5℃水温下,胚胎仍可正常发育、孵化 5.受精后胚胎发育长达300~600度·日,完成仔鱼发育进入稚鱼期后孵化出膜,刚一孵出便是稚鱼,称为孵化稚鱼。
6.生长最适水温是8~20℃,高于21℃,代谢强度、饲料效率、抗病力降低,25℃时会很快死亡 7.没有明显的生长下限水温,只要水不变成冰即能摄食生长 8.终生栖息于高透明度、高溶解氧的流水环境中 9.除驼背大麻哈和岩女大麻哈鱼外,其他鲑鳟鱼0.2~15克的稚幼鱼体侧拥有7~12个标志幼稚鱼发育期的幼鲑斑(parr·mark)马苏大麻哈鱼降海型中的河流残留群及淡水型种群的山女鳟,幼鲑斑终生不消失,以其幼稚形态终老一生养殖种类 世界上在海淡水 虹鳟域可以实施完全人工养殖的鲑鳟鱼类约有16种我国的海水养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尚未推广养殖,目前几乎全部是淡水养殖已经形成了配套全人工养殖技术并已普遍养殖或正在扩大养殖的主要有以下4种 1.虹鳟 虹鳟是鲑科鱼类第一个被开发成养殖品种的鱼类,迄今有120多年的养殖历史,养殖区域已遍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年性成熟,终生可多次繁殖年均水温1~2℃以下,2龄体重可达1千克池养鱼最大个体达7千克流水池养殖,每平方米产量可达25千克以上影响存活的疾病主要是病毒性疾病和弧菌病 2.金鳟 金鳟是从虹鳟鱼的体色突变种选育成的金黄体色品系。
1996年从日本引进,现已成为全国各地普遍养殖的优良品种生物学特性以及生长速度、 金鳟鱼(20张)单位面积产量等与虹鳟鱼相似兼具食用、垂钓和观赏价值其金黄体色是显性遗传性状,对育种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种质价值因其富丽典雅的金黄体色,市场价高于虹鳟鱼 3.山女鳟 原产于日本,50多年前被开发成养殖品种是鲑科鱼中两种肉味最鲜的品种之一,市场价相当于虹鳟的3~8倍,适于池塘和溪流垂钓2年性成熟,终生只繁殖一次2龄鱼体重多为400~700克,最大个体900~1000克抗病力强,一般不感染病毒性疾病在22~25℃水温下,生存能力及摄食强度好于虹鳟1996年引进我国,包括人繁在内的全人工养殖技术已经成熟,目前正在推广养殖o 4.日光白点鲑原产日本,养殖历史已50多年2年性成熟,终生可多次繁殖,适于垂钓烹制鱼肴以生鱼片著称,市价为虹鳟的2~3倍1996年引进我国,年均水温12℃条件下,12月龄体重110~130克,2龄鱼500~1000克最大个体达2000克以上在0~4℃环境中生存活力、摄食强度好于虹鳟鱼喜食下沉中的人工饵料,也喜食沉底饵料抗病力强,基本不感染病毒性疾病 此外,还有土著种细鳞鲑、远东哲罗鲑、花羔红点鲑以及引进种河鳟、北极红点鲑、银鲑、大西洋鲑、褐鳟等正在进行试验养殖。
养殖环境 1.水温 淡水或海水养 金鳟鱼殖都需要一个低温的水域环境夏季水温不超过22℃,最高不超过24℃,冬季不结冰或短期内结冰、无污染、澄清透明的海、淡水都可用于养殖鲑鳟鱼水温是影响养殖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生长越快,表1列示了池养虹鳟鱼的不同水温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水温越高,溶解氧越低,当水温达到22℃时,水中的溶解氧会降到5~6毫克/升这时水环境出现了水温偏高和氧量偏低两个不利因素,鱼体代谢强度和饵料效率都会降低,长此下去会严重地影响生长,甚至会引起死亡水温18℃以下,生长一般不会受到水温和溶解氧的影响 表1 池养虹鳟鱼的生长(克) 年均水温(℃) 满1年体重满2年体重 满3年体重 12~14 100~200 400~1000 1000~2000 8~9 40~50 200~400 800~1000 2.溶解氧 鲑鳟鱼喜栖高溶解氧水域一般情况下,虹鳟鱼溶解氧安全临界值为3.15毫克/升,长期在低氧环境下饲育的鱼,其安全临界值降为2.45毫克/升左右,溶解氧低于5毫克/升时 山女鳟,虹鳟鱼呼吸频率加快,低于4毫克/升时游动迟缓,当鱼群集在入水口呈现浮头状时,水中溶解氧大约已降到了3毫克/升以下,这时鱼的生命已经受到了威胁。
安静的环境下,鱼耗氧量会降低温度、光照、震动等对鱼体的刺激因素,都会使耗氧量增加而降低溶解氧环境的安全性水温变化的刺激,可使耗氧量增加30%~70%,光照和震动刺激可使耗氧量分别增加20%~30%和40%~50%,多种因素组成的复合性刺激,会使耗氧量比安静状态下增加1倍以上流水池饲育鲑鳟鱼类,排水口溶解氧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 3.水质 影响鲑鳟鱼生长的水质因素很复杂,主要是水的酸碱性和氨氮浓度虹鳟鱼对酸碱度的耐受范围是5.5~9.2,适宜范围是6.5~7.5,酸性特别是强酸性环境对虹鳟鱼会产生抑制生长的致害作用 来源于残饵、粪便等有机物的非分解状态的氮素特别是氨氮和亚硝酸盐,是鲑鳟鱼的致毒物质虹鳟鱼对氨氮的耐受浓度是0.0125毫克/升,在流水池内,如果ph为7左右,耐受浓度可达0.05~0.6毫克/升,在接近中性的水中,氨氮一般不会造成大的危害水温和ph越高,氨氮的毒性也越强水中溶解氧量越高,对氨氮的耐受力越强,在溶解氧7毫克/升以上的环境中,氨氮量达0.8~1.0毫克/升时,6周之内不会对虹鳟鱼产生危害在溶解氧量为5毫克/升以下的水中,当氨氮量达0.5毫克/升以上时,虹鳟鱼生长减慢,鳃易受损伤,甚至会导致肾、肝组织功能障碍。
水质的混浊度也是影响鲑鳟鱼生长的重要因素混浊的水质会妨碍鱼的视力,而影响摄食和生长 建设鲑鳟鱼养殖场时,有条件的应对水源的环境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符合表2提示的水质条件,一般都可用于鲑鳟鱼养殖 表2 虹鳟养殖用水水质指标 指 标 单位 最佳值 色度度 <30 透明度 ~清澈透明 溶解氧毫克/升 6~10 游离二氧化碳毫克/升 <30 硫化氢毫克/升 0 ph ~6.5~7.5 碱度毫克当量/升 1.5 总硬度度 8~12 生化需氧量* 毫克/升 <10 氨 氮毫克/升 <0.0075 氯化物 毫克/升 <5.0 亚硝酸盐毫克/升 <0.5 硝酸盐毫克/升 <1.0 磷酸盐毫克/升 <0.2 硫酸盐毫克/升 <5.0 总 铁毫克/升 <1.0 悬浮物毫克/升 <15 *5日生化需氧量 农户建设小型养殖场,可以根据水中是否有野生小动物来判断水质情况如果水源中生活着小型鱼类、水生昆虫等生物,那么这个水源一般就可用来养殖鲑鳟鱼 适于海水养殖的虹鳟、银鲑等,其幼稚期都是在淡水环境中度过的随着个体的长大,耐盐力逐渐增强,虹鳟稚鱼、当年鱼、一龄鱼和成鱼可以耐受的盐度分别为0.5%~0.8%、1.2%~1.4%、2%~2.5%和3.5%。
35克以上的幼鱼,经半咸水过渡10天左右即可适应海水生活 编辑本段食物介绍 鳟鱼(Trout)属鲑科,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洛基塔山麓的溪流中其品种很多,常见的有金鳟、虹鳟、湖鳟和 三文虹鳟三文虹鳟等品种,是西方人喜欢食用的鱼类鳟鱼肉质坚实,小刺少,味道鲜美鳟鱼能生活在水温较低的江河、湖泊中,世界上的温带国家均有出产,以丹麦和日本的鳟鱼最著名适合于煮、烤、煎、炸等烹调方法 食疗价值 鲤科动物赤眼鳟的肉又称红目鳟我国除西北、西南外,各地江河湖泊中均有分布获得后,去鳃、鳞、内脏,洗净鲜用 本品性能、应用与鲦鱼基本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