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学校教育面临的困境.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734109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述学校教育面临的困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述学校教育面临的困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述学校教育面临的困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述学校教育面临的困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述学校教育面临的困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述学校教育面临的困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述学校教育面临的困境.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是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从教十几年来,我日益感受到教育工作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教育改革带给学校的股股清风,感受到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责任,感受到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幸福,同时,也感受到学校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与困惑。那么,目前基层学校教育到底面临哪些困境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所带来的压力。教育是一个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制度之一,是一个社会赖于存在和延续并增强竟争力和发展动力的主要驱动器。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被认为主要由政府所负担的事情。其本意是只有政府才能有力量集中全社会的资源投资以投资兴办教育,但受财力影响制约政府无力把大量资金投入教育;但是,教育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2、也越来越显现出来,政府必须将教育发展置于极端重要的地位上,因此形成了一个两难格局:一方面政府无力把大量资金投入教育;另一方面,政府又不得不优先发展教育,怎么办?僧多肉少啊,于是乎,撒胡椒面式,树牌子(重点扶持)式、消防队式资金分配方法应运而生,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序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治标不治本,以我校为例,资金来源仅为学生杂费及公用生均经费,一学年大概20万元,但学校一学年用于支付水电、维修,日常办公、教研、课时等费用24万余元,每年缺口4万余元,连维持都成问题,何谈发展?事实上,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成为教育领域中许多问题的由头,比如说学校结构调整缓慢,教师队伍流失严重,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等,

3、给学校教育带来巨大压力。二、贫困问题教育资源不均衡,造成教育机会不平等。1、越是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是低下,特别是广大农村、边远山区、西部地区、使这些地方教育发展的基础条件比起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及地区的教育基础条件差距甚大,极端落后,受教育的基本环境极度恶劣,从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上大家就可感受到这种差距,这种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性,造成教育机会不平等。2、许多家庭因为经济拮据而无法支付教育费用,教育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接受这些受教育者免费接受教育,使得相当多的适龄青少年儿童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现在,国家通过各种渠道,政策正致力于解决此问题,如希望工程,一费制,两免一补,奖学金等,但短

4、时间并不能彻底解决此问题,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又一次显现出来。综合以上二条,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物质条件好,意味着受教育者有更多机会接受教育或接受更高程度上教育,而特别需要接受良好教育以摆脱落后和愚昧的农村青少年却无法得到理想的受教育条件。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社会对这种现象的谴责自然而然落到教育部门身上,使教育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压力。三、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要求与有限的教育供给之间矛盾加剧。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社会对现代化人才的需求量激增,而现实情况是中国人口和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较差,文肓和半文肓偏高。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人口太少。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这是因为中国人口过于庞

5、大,进入受教育年龄的社会成员数量上很多,而现有的教育发展水平所能客纳还是有限的,这在各个层次的教育上均是如此,而且教育层越高容纳量就越有限,造成了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有限的教育供给之间矛盾加剧,明显表现在一方面城乡适龄人口有很大一部分长期找不到就业门路,以致失业现象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许多工作岗位对人的素质提出严格的要求。教育滞后,教育水平偏低。教育单位又难以在短时期内大量供给素质高的各类人才。对这种矛盾的谴责又自然而然落在教育部门身上。四、生源问题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目前,经济手段正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得到普遍应用,这起源于最初的收费制度的创立。而其社会经济效益却远远超出了纯粹

6、的经济层面,它对教育发展的双刃作用已经显露。根据政府历年的报告,财力不足一直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最主要“瓶颈”之一,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种局面也难以一下子改观,广开财路,利用市场力量来弥补此项不足的考虑,促使了经济手段在教育领域中的全面运用,允许学校的各种方式向公众收取某些费用,以弥补学校建设和师资待遇方面的严重不足。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征收一部分费用,在职人员接受各种等级的课程培训要以缴费为前提等等。这种“以教养教”以收取费用来改善办学条件的策略影响了公众。在公众中也形成了教育投资的概念,在部分城市公众中,子女教育既是家庭支出的核心,也是关注的核心。因此,他们就逾越就近入学的规则,把子女

7、送入其它地方条件好,教学实力强的学校,其前提条件付出一笔“赞助费”,这些学校用这些收入可以更高地提高办学条件,引进师资等,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校就读,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些学校毕竟为数很少,而大多数学校由于受条件、地区或各种原因限制,学生人数越来越少。因而办学资金也就越来越缺乏。甚至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这就是生源问题,这种问题造成了两个严重后果,其一,教育资金、资源严重两极分化,制约教育健康发展;其二,教育单位为改善办学条件,吸引生源,或是举债办学,或是巧立名目,向学生收取更多费用,加重学生负担,造成教育资金和资源重复使用和浪费,形成一种畸形发展态势。五、教育意识不足,影响教育发展。在乡村公众中,

8、有相当多的人因为对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意义认识不足,而严重忽视了子女的教育,由于对教育缺乏最起码的热情,甚至视教育为负担,对教育有一种排斥心理,使得教育难度加大,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甚至有破坏教育资源的现象。另外,由于自身素质问题,他们对教育没有追求意识,使他们受到落后观念和行为影响较深,不去创造机会接受教育,那些因非经济原因而使子女辍学或对子女辍学听之任之的家长就属这一类,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不能自拔。六、一些地区教师教师待遇低下,极大地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师流失严重,教学水平低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教育要发展,教育也同时存在困境,要想改变教育现状,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要从社会机制、资金,提高公众意识等方面进行长期艰苦的奋斗,才能有所改变。但我相信,中国的教育总有走出困境的一天。 孙 先 锋 二00六年八月八日试述学校教育面临的困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