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732777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青少年时期(1218岁)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这一时期又是一个充满错综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危机时期。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一、青少年心理问题事件回放 (一)2014年3月13日,温州平阳一位高三男生在上课时,莫名其妙大笑着冲出教室从五楼跳楼身亡。 (二)2017年11月12日,湖南省沅江市16岁少年刺杀班主任,致其身亡。 (三)2018年1月9日,福建莆田仙游金石中学15岁的初三女生在教室内被同班男生刺死。 此类由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屡发不止,导致花季少年似锦前程从此改变,家庭也被卷进了悲剧的漩涡,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也被打乱。 二、影响青少年心理健

2、康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对青少年的影响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家庭、学校、社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性格暴躁、缺乏耐心、文化水平的局限性,望子成龙教育及家庭主要成员不全,父母关系紧张、离异或重组家庭等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青少年异常心理行为。当下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如:大众传媒、电子游戏和网络监管的不到位,众多商家被利益驱使,诱导、纵容、收留青少年,从而对他们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其心理及人格发展的不健全。 (二)内在因素:来自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因素,是一种内在的、主观的因素 青少年阶段正是从未成年人向

3、成年人过度的关键时期,心理断乳期的来临,逆反情绪的出现。心理上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但从生理来讲又没有发育成熟,成人感与幼稚感并存。他们对待事物表现通常为过激、对抗或是冷漠。对于家长或教师的说教会产生强烈的逆反情绪,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盲目性较大,易做傻事,这就使他们常犯一些错误,心理往往出现挫败感,这样就会导致情绪低落,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久而久之,很可能造成心理问题。 三、案例呈现 徐建,男,小学六年级。性格暴躁,易怒,无法控制情绪。上课开小差,喜欢找周边的同学讲话,被老师批评后就会一整天不开心,始终板着脸,冲谁都生气,还故意在教室里把桌子弄出声响,表示自己不满,甚至有时会大叫,和老师顶嘴。老师

4、们对他这种屡教不改的行为习以为常,均采取冷处理,不再理会。 任教他们班级后,发现他上课不认真,和同学讲话现象。第一次,我让他课后留下来,他逃走了。第二次,我也让他留下来,怕他跑了,还特意让他们这组同学最后下课,走到他面前,留下了他。我告诉他:“我让你留下来,不是要批评你,而是要和你谈谈。”起先,他低着头不说话,后来看我真没批评他,而是告诉他这样不能控制情绪的行为很不好,将来容易犯大错误。会把自己变成别人眼里的“怪人”的时候。他说:“我也不想成为怪人”!这次谈话后,他没有生气,心情挺好的。同学反应他整个下午都挺开心的,丝毫没有被批评的样子。第三次,我在课上把同学对他被我留下找谈话后的表现描述了一

5、番,并且也指出他不是被我批评而是和他聊天而已。没想到这节课他非常认真,我又表扬了他,并且告诉他:“徐建,下课你留一下”。他这次自动留了下来,我告诉他想了解他为何会变成控制不了自己情绪的人。他说:“在家里,家人惯着我,稍有不如意,我就发脾气,可以说是有求必应。在小区里,和同伙玩,只要我一发脾气,其他小伙伴就怕我,他们的家长也会让着我,原因是我发火了,我觉得自己很牛。在学校,老师批评我,我不服气,回到教室后越想越窝火,就大声喊叫起来,以为老师会再批评我,没想到老师不再理会我了。我觉得这样挺有效果的,以后只要老师批评我,我就故意发脾气,发越大脾气越好,这样就不会有老师再批评我了。”听了他的讲述,我告

6、诉他:“你难道不觉得这样故意发火的行为是在抹黑自己吗?没有人会喜欢这样一个你,我希望你能控制好你的情绪,端正自己的行为,从现在开始。”自那以后,我时常关注他的行为,向同学及家人了解他平常的表现,稍有一点点的进步均予以肯定与鼓励。通过一个学期的坚持与努力,那个脾气暴躁的徐建不见了。 以上案例说明:孩子的教育需要环境,需要引导,更需要耐心与细心。家人的溺爱,周边人的纵容以及课任老师的忽视,造成了他偏执的人格,错误的认为这是最有效的解决事情的方式。 四、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教育引导,社会各界也应该参与到青少年能力建设的队伍中来,加大对青少年服

7、务的工作力度,正确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心理,培养健全的人格。 (一)家校联系重探讨 搭建家校联系平台,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成立家长学校。以召开家长会及家长知识讲座的形式,和家长共同探讨教育经验。父母应以身作则,保持良好心态,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从根本上避免外在的、强制的、过度的教育,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二)良好班风重引导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班风形成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要及时有效进行引导,立榜样,树典型,使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让班级充满正能量。注重同伴之间的关系,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和谐同伴关系的建立和良好班风的形成

8、。 (三)开设课程重普及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当前,各县市区学校均设有心理健康室,在此基础上,希望能多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老师,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周1节。另外,虽然各县市区已针对部分相关教师及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但广泛性与普遍性不够,希望能够对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作定期培训,毕竟接触学生最多及了解学生最新思想动态的都是一线教师,便于早发现、急疏导,真正有效解决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 (四)健全档案重方法 建立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档案,建全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记录和反映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生活的历程、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更好

9、的了解青少年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适合青少年学生心理特征的教育方法,预防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五)综合课堂重实践 重视道德法制教育及传统文化教育。道德与法制在学校课程里均由体现,但有部分学校流于形式,一带而过,有的甚至被其他?n占用。务必要重视道德与法制教育课,多开展教研活动,定期抽测教学成果。将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道德法治的课堂中来,古今贯通,汲取精华,传承优秀文化,达成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与新生。有了课堂的引导与熏陶,才会有生活中的美好再现。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从小建立健康向上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需要我们学校的教育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共同努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