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房如何防范药品风险的探讨.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7300778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药房如何防范药品风险的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院药房如何防范药品风险的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院药房如何防范药品风险的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医院药房如何防范药品风险的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医院药房如何防范药品风险的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院药房如何防范药品风险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药房如何防范药品风险的探讨.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药房如何防范药品风险的探讨 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 覃 净 覃建明 (547000)Hanent整理摘要 目的:探讨医院药房对药品风险的防范,提高药师的药品风险防范意识。方法:根据药房差错登记本中的记录以及调配工作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防范措施。结论:药品风险防范不仅要做到“四查十对”。需要药师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总结风险防范经验,另一方面还需要专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的积极参与和高度重视,以理论作保障,使药师对于调剂风险有衡量的尺度和防范的方法。关键词 药房 药品风险 防范 医院药品风险是指医院药品在管理、应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药品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药品风险中

2、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是指药品本身的不良反应和药品调配使用过程中的缺陷失误。随着疾病的范围在慢慢扩大,药品的品种也不断增加、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也在逐年增多,我国不良反应发生率约占住院患者的10%30%,每年因药品不良反应入院的患者达500万人,每年约有19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1。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风险的一个方面。药房作为医院药品的管理、调配部门,其工作过程都存在潜在的药品风险,即是药师调剂时面临的众多风险。一旦风险发生,药师不但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精神也会受到巨大的压力,对其声誉还会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有的药师缺乏药品风险防范意识,在面临药品风险时,如未能迅速进行识别评价、处理, 有可能造成用药缺陷的发生

3、,既影响患者的治疗也同时损害了医院的形象。本文就药房调配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药品风险的环节以及如何防范进行探讨。1 资料来源 根据我院门诊药房2004年1月2008年6月期间差错登记本中记录的差错(包括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和已发生用药缺陷的)和在调配处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类。1.1 调配差错。药师在调配过程中看错药名、规格、剂量,拿错药品。例如穿琥宁错拿成炎琥宁、克林霉素磷酸酯0.6g错拿成0.3g。1.2 发药数量不对。1.3 发错患者:将此患者的药发给另一患者。1.4 发出过期药品、变质药品。1.5 发出药物时,没有给予必要的口头指导及书面指导或书写太草导致误解,从而导致患者用药时间、间

4、隔及疗程以及用药方法上的错误。1.6 审核处方发现的风险隐患1.6.1 医生使用口服内酰胺类药物未注明是否要求皮试。1.6.2 处方中药物剂量过大。1.6.3 使用小儿不宜使用的药品。1.6.4 处方中有配伍禁忌的药品。2 分析原因2.1 药师在调配过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闲聊),以及外界因素(电话干扰)的影响,健康状况不佳,身心疲惫、超负荷工作以及工作环境因素,如照明灯光不理想,工作场所是否安静,这均是致使差错发生的原因。2.2 处方药名书写错误,字迹潦草,可导致辨认错误,因此拿错药品,拿错数量,甚至写错用法用量。2.3 患者取药经常有由家属代取,医生书写患者姓名字迹潦草,药师呼叫患者姓名时容

5、易出现患者听错姓名而将该患者的药发给另一患者。2.4 产品包装缺陷,包装外观相似的药品极易误导药师拿错药品,药品标签的浓度表示方法不当是剂量错误的原因之一,同种药物不同规格之间也常常引起用药剂量差错。一些药品因生产工艺不佳,保管不当等原因引起变质,如发霉、潮解、裂片等。药师在发药时未检查包装盒内的药品从而发出变质药品。药物都具有相应的效期,由于季节的变化导致疾病病种的改变,使某些药物没有按照预计量消耗,从而造成药物超过有效期。如果未被检查发现将过期或变质药品分发给患者,即易造成严重后果。2.5 医生未详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对一些药品的适用人群、常用剂量、特殊要求不了解,如使用内酰胺类口服药未

6、注明是否要求皮拭,这样药师就无法判断患者是否对此类药品过敏。近年来头孢菌素已在临床广泛使用。尽管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少,但研究报道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的过敏已随着该药物的广泛应用逐年增多,也有严重的过敏反应性休克及死亡病例2。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与青霉素类大约有20%的交叉过敏反应3。3 风险防范 3.1 贯彻实施处方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药剂管理制度,制定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处方调剂操作规程,用制度、操作规程规范调剂工作,同时加强对药师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培训,强化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这是保证调剂工作质量优劣的关键。3.2 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加强核对制度,任何时候都

7、必须核对,包括核对处方,从药架取药时,写用法、贴标签时以及将药品发到患者手中和进行解释之前。药师应在发药时向患者交代每一种药的正确的用药方法和用量,防止发生用药剂量、时间、途径、疗程等错误。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再复核的过程。呼叫患者姓名时,必须认真确认,必要时向患者索取交费发票核实,避免错发给另一患者。实行唱名发药制度。3.3 必须建立贮存药品检查制度。对在架药品的保管实行“责任到人”管理,每人具体负责管理几个柜子上的药品,定时定期对自己管理药品的卫生、排列进行整理,及时关注药品的有效期及药品质量等情况。设立药品有效期一览表,对近效期药品应上表监控,防止过期药品发给患者。3.4 尽量实行实名

8、制就医,一旦出现差错便于及时追回,降低危害。3.5 加强对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审核,并加以干预。4 讨论 药房的药品调配是整个医疗服务的最后一环,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严重的药品调配失误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药师在药学服务中的职责就是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地用药,因此,防止发药差错是药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药师的药品风险防范意识长期停留在个人经验的层面上。经验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往往会导致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使得一线的药师感觉到来自心理的、风险的压力巨大。因此,现行调剂模式中的风险全面的系统的防范理论总结是医院药学亟待解决的课题。这一方面需要药师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总结风险防范,另一方面还需要专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的积极参与和高度重视,以理论作保障,使药师对于调剂风险有衡量的尺度和防范的方法。参考文献1 孙定人,齐平,靳颖华主编药物不良反应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前言2 黄祖明,李文胜,何行玲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方法的探讨J中国药房,2006,17(17):1 3533 臧恒昌,李宏建,张岫美主编中国处方药用药手册M第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