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7295740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 命题及其关系 (1)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2)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例一设集合,那么“”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B;解析 由于集合,则有,所以“”“”解题技巧 结合集合中元素的取值范围,判断命题之间的充要条件关系,可以结合集合的关系解决充要条件的问题练习1(20

2、07浙江文、理,5分)“”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2006安徽理,5分)设,已知命题;命题,则是成立的(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例二(2007山东文、理,5分)命题“对任意的,”的否定是( )A不存在, B存在,C存在, D对任意的,C;解析含有全称命题的否定为存在命题,则“对任意的,”的否定是:存在,规律总结 对命题的否定时要注意两点:(1)全称命题变为特称命题;(2)只对结论进行否定练习1(2007重庆理,5分)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 )A.若,则 B.若,则

3、C.若,则 D.若,则2(中山市模拟题 理科 5分)下列各组命题中,满足“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真”的是 ( )A. p:; q:.B. p:在ABC中,若,则;q:在第一象限是增函数.C. p:;q:不等式的解集是.D. p:圆的面积被直线平分;q:椭圆的一条准线方程是.3(2007海南宁夏文、理,5分)已知命题:,则( )A. B.C. D.4已知函数定义在上,则“均为奇函数”是“为偶函数”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2008无锡模拟理,5分)已知命题:,则命题是_。例三(2006山东理,5分)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有_(

4、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将函数的图象按向量平移,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圆与直线相交,所得弦长为2;若,则;如图,已知正方体,P为底面ABCD内一动点,P到平面的距离与到直线的距离相等,则P点的轨迹是抛物线的一部分、;解析 结合各章节的知识,可以判断真命题的序号是:、规律总结 当一个命题的真假不易判断时,往往可以判断其逆否命题的真假,从而判断出原命题的真假反证法常用来证明含一些特殊词语如“非、至多、至少”等命题练习(2008江苏苏州模拟文、理,5分)小强同学参加了市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班内有三位同学对他作了如下猜测:甲:小强非第一名,也非第二名;乙:小强非第一名,而是第三名;丙:小强非第三名

5、,而是第一名。竞赛结束后发现,一人全猜对,一人猜对一半,一人全猜错,则小强得了第_名。例三 已知a0且命题P:函数内单调递减;命题Q:曲线轴交于不同的两点. 如果“P/Q”为真且“P/Q”为假,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根据条件“P/Q”为真且“P/Q”为假判断对应的P与Q的真假关系,结合相关函数的性质加以判断参数的取值情况。解:, 命题P为真时命题P为假时命题Q为真时,命题Q为假时 由“P/Q”为真且“P/Q”为假,知P、Q有且只有一个正确. 情形(1):P正确,且Q不正确 情形(2):P不正确,且Q正确综上,a取值范围是 考点透析主要考查命题、函数性质以及集合运算等相关问题。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函数、不等式等相关内容综合考查,也是一类非常常见的考题。练习(2008海南海口模拟理,12分)已知集合A的元素全为实数,且满足:若,则。(1)若,求出A中其它所有元素;(2)0是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请你设计一个实数,再求出A中的所有元素?(3)根据(1)、(2),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请证明你的猜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