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规划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729086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规划(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让身心与适应性均臻完满第一节 万般红紫斗芳菲心、脑和现实的互动一、心理的内容(一)心理过程1. 认识过程2. 情感过程3. 意志过程(二)个性心理1. 个性倾向性2. 个性心理特征二、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1. 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2. 脑损伤会引起心理异常(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2. 社会生活实践对心理起制约作用第二节 幸福从“心”开始何谓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一)智力正常(二)情绪积极稳定(三)意志健全(四)正确的自我观(五)人际和谐(六)人格完整(七)社会适应良好(八)心理活动符合年龄特征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一)

2、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息息相关(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素质培育的重要基石(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人格成长的内在需要(四)心理健康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心理测试】第三节 累微尘成峻极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一、生物遗传因素(一)遗传因素(二)神经生化因素二、社会环境因素(一)家庭环境1. 亲子关系2. 家庭教养方式(二)学校三、性格特征第二章 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第一节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应的心理学阐述一、适应的含义(一)适应与环境的变化相伴随(二)适应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二、适应的心理机制(一)认知调节1、外部评估2、内部评估(二)态度转变(三)行为选择第二节 山重水复疑无路大学生适应中的问题一、大学生适应问题调查

3、二、大学新生面临的适应问题(一)生活适应(二)学习适应(三)人际关系适应(四)心理适应【心理测试】第三节 柳暗花明又一村大学生适应调适一、主动适应全新环境二、及时完成角色转换三、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一)要学会生活自立(二)学会自己管理时间(三)学会对钱财的管理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一)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二)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三)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五、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心理测试】第三章 学习,为未来打好基础第一节 玉不琢,不成器学习的心理学阐述一、学习的定义(一)广义的学习1. 学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2. 学习是个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3. 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

4、验而发生的变化4. 学习表现为比较稳定的行为变化(二)狭义的学习二、大学学习的特点(一)专业性(二)自主性(三)多元性(四)实践性(五)探索性三、学习的心理学理论(一)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1.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2. 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二)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四)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论(五)格式塔的完型学习理论(六)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第二节 人不学,不知义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动机(一)动机的含义二、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二)学习动机的功能1. 激发功能2. 指向功能3. 维持调节功能(三)学习动机的分类1. 内部学习动

5、机和外部学习动机2. 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3. 近景性学习动机和远景性学习动机(四)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三、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一)内在因素1. 兴趣、爱好2. 价值观3. 抱负水平4. 学习归因(二)外在因素1. 经济因素2. 社会因素3. 学校因素4. 家庭因素 【心理测试】第三节 衣带渐宽终不悔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学生自我学习动机的培养(一)明确学习目的(二)培养学习兴趣(三)学会积极归因 二、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一)创设问题情境(二)及时反馈结果(三)给予恰当评价(四)妥善组织竞赛(五)合理运用奖惩第四章 认识自己,完形自我第一节 横看成岭侧成峰自我

6、的心理学阐述一、有关自我的心理学观点(一)詹姆斯的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二)库利的“镜像自我”(三)米德的自我和客我(四)佛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五)罗杰斯的个体对作为主体的“我”的知觉和对作为客体的“我”的知觉 二、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心理结构1. 自我认识2. 自我体验3. 自我控制(二)自我意识的内容1. 生理自我2. 社会自我3. 心理自我(三)自我认知中的自我概念1. 现实自我2. 投射自我3. 理想自我第二节 不识庐山真面目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一、自卑(一)生理缺陷(二)经济状况(三)家庭环境(四)创伤性体验(五)期望值过高 【心理测试】二、自负三、虚荣四、从众五、逆反第三节

7、 山登绝顶人为峰大学生自我完善的途径一、客观地认识自我(一)通过他人来认识自我1. 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我2. 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二)通过内省来认识自我(三)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来认识自我 【心理测试】二、积极地悦纳自我三、合理地塑造自我第五章 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搞好人际关系第一节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人际交往的心理学阐述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二、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一)首因效应(二)近因效应(三)晕轮效应(四)投射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第二节 独学无友,孤陋寡闻大学生人际交往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作用(一)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生存的基本条件(二)人际交往是维持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三)人际交往

8、能够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技能提高(四)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五)人际交往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迫切(二)大学生交往对象以同龄人为主(三)大学生的直接人际交往与时空接近相关第三节 不约自合,不逐自离大学生人际吸引 一、相似性吸引 二、互补性吸引三、人格吸引四、才能吸引五、外表吸引 【心理测试】第四节 和而不同,周而不比大学生人际提升一、人际交往的原则(一) 真诚(二)平等(三)尊重(四)宽容(五)交互(六)自我表露二、人际交往的艺术(一)学会换位思考(二)真诚赞美(三)主动交往(四)善于倾听(五)善用批评1. 批评要注意场

9、合2. 批评不要算老账,揭老底3. 批评要采取“三明治”的方式(六)慎用争论1. 温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2. 保全对方的面子3. 不要试图通过争论改变他人第六章 情绪、情商及其效应第一节 万紫千红总是春情绪的心理学阐述一、情绪的含义(一) 主观体验(二)生理唤醒(三)外在行为二、情绪与主观体验三、情绪和情感的种类(一)情绪的种类1. 基本情绪(1)快乐(2)愤怒(3)恐惧(4)悲哀2. 情绪状态(1)心境(2)激情(3)应激(二)情感的种类1. 道德感2. 理智感3. 美感四、情绪的功能(一)信号功能(二)适应功能(三)动机功能(四)组织功能第二节 上穷碧落下黄泉大学生情绪活动一、大学生情绪活动

10、的特点(一)霍尔的两极化描述(二)大学生情绪发展的特征1. 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2. 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存3. 广泛深刻与单纯肤浅并存4. 满怀激情与温柔细腻并存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一)抑郁【心理测试】(二)冷漠(三)恐惧(四)焦虑【心理测试】(五)自卑第三节 非淡泊无以明志大学生健康情绪一、大学生健康情绪的指标(一)情绪基本稳定,没有持久的内心冲突 【心理测试】(二)情绪的基调积极、乐观、愉快(三)情绪反应恰当、适当二、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一)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二)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三)自我激励的能力(四)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五)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心理测试】第四节 非宁静无以致远大

11、学生情绪管理一、情绪的效应(一)情绪与身心健康(二)情绪与认知活动(三)情绪与人际交往二、大学生情绪的调适(一)学会理性思维 1. 绝对化要求 2. 过分概括化 3. 悲观主义(二)合理宣泄法(三)放松训练法 1. 肌肉放松 2. 调息训练 3. 静坐面向(四)音乐调节法(五)环境调节法(六)气味调节法第七章 爱,需要有所附丽第一节 问世间情为何物爱情的心理学阐述一、爱情的含义二、爱情的属性(一) 性爱(二)情爱(三)社会爱三、爱情的心理学研究(一)爱情类型理论(二)爱情成分理论四、爱情的特征(一)互爱性(二)排他性(三)持久性(四)无私性(五)直觉性第二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大学生恋爱心理和

12、行为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影响因素(一)生理因素(二)心理因素(三)社会因素 二、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一)自主性意识增强(二)恋爱动机多元化(三)浪漫色彩浓重(四)追求“过程体验”(五)爱情道德意识淡薄(六)恋爱行为公开化(七)低龄化趋势三、大学生的择偶标准第三节 为伊消得人憔悴 大学生恋爱问题及调适一、大学恋爱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一)爱情与学业1. 恋爱的心理素质2. 大学阶段是成才的黄金时期(二)爱情与人生(三)爱情与喜欢【心理测试】(四)爱情与友情二、大学生恋爱中的心理问题(一)单恋【心理测试】(二)失恋1. 失恋后的心理体验(1)失落感(2)空虚感(3)失败感(4)自卑感2. 失恋后的心理

13、调适(1)接受现实(2)宣泄情绪(3)学会理性思维(4)完善自我(5)转移注意力第四节 发乎情,止乎礼大学生健康恋爱心理培养一、培养健康的爱情观【心理测试】 二、提升爱与被爱的能力(一)提高主动给予爱的能力(二)学习如何表达爱(三)学习如何拒绝爱(四)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三、养成健康的恋爱行为(一)保持得体的恋爱行为(二)保持合适的亲密距离第八章 建筑人格的长城第一节 江山易改,禀性可移人格的概述一、人格的内涵二、人格的基本特征(一)整体性(二)独特性(三)稳定性(四)功能性(五)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第二节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大学生人格结构一、气质(一)气质的内涵(二)气质类型学说1. 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2. 克雷奇米尔的体型说3. 谢尔顿的胚叶说4. 古川竹二的血型说5. 伯尔曼的激素说6. 巴普洛夫飞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三)气质类型的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