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的总体特征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728259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诗歌的总体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唐代诗歌的总体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唐代诗歌的总体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唐代诗歌的总体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代诗歌的总体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诗歌的总体特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代诗歌的总体特征1 精神美唐代是一个气度恢宏的大国,中外交流,儒道释三教并存。诗人的创作空间宽松,他们可以“长 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杜甫饮中八仙歌)。当时诗人们都有点自命不凡,都希望有所 作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 岳)当时的诗人,都有一股昂扬的精神状态。“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这是何等的自信!何等的自我解放!对于他们来说,世界是广阔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正因为唐代有这 样比较自由的空气,有这样的气度和

2、精神,所以他们才能把他们自己心灵的感受,内心的本质力量,自 由地转化为美的艺术形象。诗人能够把自己全部的本质力量投射进去,迸发出充实而又光辉的美。2 音乐美我国古代的诗,一直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诗三百首,都是合乐的。诗歌的节奏是随着感情的节奏而 起伏变化的。这种感情的节奏,就富有音乐性。讲究声韵和格律,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唐诗就 非常讲究声韵与格律,因而唐诗具有音乐的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我们读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 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如行云流水,声音到处感情到,不仅琅琅上口,而且 韵味无穷,不能不叫人感到一种音乐的美!3 建筑美所谓建筑美,是说唐诗象建筑一样,善于

3、通过具体意象的描写和组合,把本来是按照时间顺序流逝 的时间艺术,转化为具有空间的立体感。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王维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都是化动为静,把生生不已的宇宙壮观,转化为象建筑 一样巍然屹立的立体形象,然而,静中又有动,实中又有虚。唐诗也有这样的特点,它所描写的多是实 实在在的具体的意象,但它所表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诗思和感情。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浮云”与“游子”,“落日”与“故人”,是毫不相关的各自独立的意象;诗人只是并列地 把它们罗列在一起,不加任何分析性的说明,可是我们一读,却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了某种深永的感

4、情。 唐诗的建筑美,就来自于这种具体意象的罗列与组合。4 个性美诗歌是自由心灵的抒写,必须有个性。唐诗之所以美,也在于它有个性。个性是从自我的觉醒开始 的,诗人都善于以其独具生命特色的个性,来观看和发见世界。唐代的诗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 然、高适,岑参等,都是具有高度个性的人,因而他们善于发见世界的美。反映到诗中,就成为唐诗的 个性美。李白是最富有个性的人,因而他的诗,特别具有个性美。例如山中问答:问余何事栖碧山,笑 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首诗,真是玲珑透彻,美极了。表面看起来,诗 人“笑而不答”,什么都不肯说,但实际上,他什么都说了。他的诗,美就美在明白晓畅而

5、又自然。他的 自然,是一种“谪仙人”的自然,一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自然。这种自然,来自 于性情的天真,胸襟的开阔以及李白那种没有任何保留的个性的流露。而个性的美在杜甫的诗中,不仅仅停留在个别现象上面,而是提炼和升华为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 一种富有个性色彩的普遍哲理,常常焕发为一种明智的光辉,一种思想的闪光:象“朱门酒肉臭,路有 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这样一 些名句,那更是把自己独特感受融入到的社会现象或历史经验中,加以熔裁提炼,再以自己独特的感情 方式表现出来,因而变成了永恒不灭的形象。5 意境美如果说个性美是诗人精

6、神成熟的标志,那么,意境美则是一首诗在艺术上成熟的标志。每首成功 的诗,都应当是一个自成系统的艺术世界。有了这样的艺术世界,也就是有了意境。文学艺术都要塑造 形象,诗歌也要塑造形象。但诗歌的形象不是完整的戏剧性动作和人物性格,而只是一种意境。意境是 诗人把他感于外而又动于中的思想感情,凝聚到艺术形象中来,变成深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中国古代多是抒情诗。抒情诗要抒情。但情比较难于直接描写,而要通过景来反映、来衬托、来显 示。中国古代唐人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克服了物与我、客观与主观的矛盾,进一步达到了情景相生、 情景交融的地步,因而他们取得了诗歌艺术上的更高成就,创造了中国诗歌最高的意境美。那么,

7、怎样创造意境美呢? 首先,写景抒情。诗人在写作中,渗透进、灌注进了一股浓郁的感情,使这感情笼罩在景的当中, 因而我们所看到的虽然全都是景,但我们所感受到的却处处都是情。一句话,景由外境变成了内心的境, 变成了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艺术世界,这就是意境。例如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其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应当是一个有机的生命的整体。我国意境的讲法,更多的从诗人的主观感 受出发。诗人在兴发感应的基础上,移情入景,化景为情,然后创造出一个独立自足的、生气盎然的世 界。例如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这里,诗人把他所感受到的情

8、与景,融合统一在一个月色竹林的天地里。这个天地确实小,小到 只有诗人一人。然而,它却是那样自足、和谐,那样有秩序,而又那样充满了生气和生机。因此,它又 是那样丰富和充实。它是安静的,但却不是死寂的。在无人的月夜中,却有人怀着深情,在弹琴,在长 啸。正是这一切,使人读着的时候,在抒情的想象当中,走进了一个诗人所创造的世界。我们陶醉在这 个世界,感到美。第三,唐诗意境美的形成,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它不是通过言语直接讲出来,而是通过形象的描 绘来启示,来渲染。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缭乱边愁弹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诗仙”和“诗圣”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

9、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 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 人性格。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为著名的诗人。李白的身上兼有游侠、隐士、道人、策士、酒徒等类人的气质 或行为。这与他一生生活道路的复杂,思想性格的复杂是分不开的。他一方面接受了儒家的“达则兼济 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信条,一方面又接受了道家的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的一切的思想。李白的一生由两条主线所贯穿:一是他的仕途生涯,二是道教对他的影响。 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他的少年时代生长于蜀中,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 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

10、甚大。道教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正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受到这些 东西的影响,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的气质,使他诗中也具有那种浓烈,奔泻而出的感情和奔放的气 势。开元十二年(724),大约24 岁,李白开始游历生活,并多次希求荐用,屡遭失败。天宝元年,李 白奉召入京,这时候是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但不久后,就被权贵们所诋毁,仕途再受打击,使他 对朝廷充满不满与失望的情绪,但又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并无减退。安史之乱起,李白 以为报国时机已到,入永王幕,慷慨从军,后却被定为反叛罪,长流夜郎。在途中被赦免。到李光弼出 征东南之时,他再次从军,无奈半道病还,逝当涂,年62 岁。李白将盛唐士人

11、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理想化了,同时又具有唐代诗人一般的“济苍生”,“安社 穄”的儒家用世思想,因此,他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必然导致失败。但是他始终向往这样的理想。所 以始终在成功与失败之间不停地来回,使他常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 昂扬的精神风貌。李白一生受到了道家,纵横家,儒家思想的影响。其中,贯穿李白的一生,则是道教对他的影响, 之所以这部分单独提出,就是因为神仙道教信仰在他思想中有重要的地位。少年时代生活于道教浓郁的 蜀中之地,自然耳濡目染。因此,李白在不少的诗中表现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另外他的狂傲 不拘,飘逸洒脱的气质也来源于这样的思想基础,贺知章曾称

12、他“谪仙人”。“狂”是他人生的象征, 他的侠胆、仙趣、狂饮都极大的刺激着其个性中那高傲狂放的因素,使他的个性意识常处于一种膨胀状 态,形成了他独有的浪漫、狂放、倨傲达观的性格。尽管他在诗歌中常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感 慨,其实是出于内心深处对不受约束的自由人生的向往,渴望任随自然、融入自然。在诗中,李白常通 过对仙境和神仙生活的描绘,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和傲世独立的人格精神,以神仙的洒脱快活,表示对现 实世俗的反抗,于飘飘欲仙的奇异想象中,将强烈的自我意识,天真的自命不凡和与众不同的个性,充 分表现了出来。李白的创作风格: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诗歌

13、中发挥得淋漓尽 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其实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 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可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评价李白的创作风格可以从他的绝句,乐府,歌行三种体裁来谈论:绝句是李白感情世界的瞬间呈现,其开朗的性格,率真的情感,洒脱的气质,全都灵感一闪地反 映出来,脱口即成绝唱。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歌和送别诗为多。在这些诗歌中,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 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无论写景言情,都有种一气流贯的俊秀和爽朗,如望庐山瀑布,早 发白帝城,山中问答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朝辞白帝彩云间

14、,千里江陵一 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问奈何事栖碧间,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他的绝句境界清新,而内蕴飘逸潇洒的风神。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 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属于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刹那的感觉蕴含无穷的韵味,极富生 活情趣,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李白不仅绝句的成就卓越,而且乐府和歌行体的作品也有不俗的成绩。如乐府诗蜀道难,他用 这一古题抒发自己的感叹,于诗中再三嗟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 冲波

15、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猴欲度愁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极力 渲染蜀道高峰绝壁、万壑转石的险难,给人以生动的空间感和体验感。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是,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 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诗歌中的意象多为: 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月 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为其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意象亦极为阔大 壮观。他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在诗歌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许多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给人以飘飘欲仙的

16、感 觉。他在诗歌中用尽夸张渲染烘托拟人等手法,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 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都 体现了诗仙的独特气质和风格。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地反映了他所处的 时代的社会生活,而他的诗歌的艺术性更是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颠峰。杜甫出身于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几乎每一代都有人出任不同的官职,家庭给予杜甫正 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所以,终其一生,追求仕途事业和不朽的诗名, 共同构成了杜甫的人生轨道。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第一个时期是杜甫的青少年及其壮游时 期,第二个时期是杜甫困顿长安十年求仕的时期,第三是杜甫在安史乱中为官时期,第四是漂泊西南和 终老湖湘时期。一、读书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