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射洪县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7279354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四川省射洪县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届四川省射洪县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届四川省射洪县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届四川省射洪县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届四川省射洪县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四川省射洪县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四川省射洪县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代黎淳有爆竹诗:“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不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该诗歌颂了火药制成爆竹产生的绚丽美景,这一时期火药发挥的最重要作用应是A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B改变了世界历史

2、的发展进程C使世界战争走向现代化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以一位象征自由女神的形象为主体,女神赤着脚,左手拿枪,右手高举三色旗,领导人们在硝烟弥漫、尸横遍地的街道上迎风前进。前景是横七竖八倒在地上的保皇党人,中景后景是林立如墙的各阶层百姓,空中还飘扬看鲜艳的三色旗。据此判断,该画作体现的艺术特点是A鼓吹理性主义,追求严谨造型B关注社会现实,讴歌劳动创造C强调主观感情,表现内心世界D表达绝望情绪,色彩反差强烈3孙中山(18661925年)曾回忆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在“28岁那年”的主要

3、行动是:A上书清政府,反对“皇族内阁”B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C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D开展革命活动,准备武昌起义4有学者统计,史记中有关汉人议论秦朝教训的记载“有作八十一处,其中指责秦始皇施行暴政有六十七次”,汉书也多次痛批秦始皇。这样的评论A根源于当朝统治者的需要B导致秦始皇成暴政代名词C影响后世对秦始皇的评价D成为研究秦制的主要依据5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了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地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的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A“驱除鞑虏

4、,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6中共在南方八省建立的苏维埃地方政权推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后来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则采取了参议会的形式,组成人员包括根据地内拥护抗日和民主政治的各阶级、阶层人士,这一变化A标志着中共摆脱了教条主义B遭到了国民党政府明确反对C扩大了抗日政权的社会基础D适应了土地改革的形势需要7恩格斯曾说:“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最终建立毕竟使法国工人有了一个基础,可以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并且在将来不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是为它本身的利益进行战斗。”这表明A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B法国已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C法国无产阶级革命

5、的进行D工人阶级推动共和政体的建立8透视法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们独特的绘画技巧,它使原本平淡的画面呈现出勃勃的生机,运用这种方法达到凸显人的精神的效果。这表明,文艺复兴运动中A绘画带有艺术家生活环境的烙印B画家强调光和色的变化C画家注重将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D绘面不再以宗教画为主9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一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

6、新认识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10唐律把“父母在,别籍异财”规定为“十恶”重罪中的“不孝”罪状之一,予以严惩。宋朝法律虽继承了唐律这一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凡民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始娶,便析产异籍”的情况十分普遍。这一变化表明A唐代“三教合一”冲击B对国家基本伦理形成严重挑战C宋代理学成为官方哲学D唐宋主流思想发生了明显变化11唐以前之医家,所重者述而已,虽亦言理,理实非其所重也,宋以后之医家,乃以术不可恃,而必推求其理。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医家水平提高B经济发展水平C古代科技发展D宋明理学影响12郑观应说:“惟东、西国例,公司虽官助厚资而成,亦无官督、商办之例。”麦孟华说

7、:“中国公司,以官督办,事权号令,皆出其手,任意吞蚀,莫敢谁何良法美意,以官督而悉败矣”。这反映A洋务企业阻碍民族工业发展B民族资本发展环境不断改善C洋务企业经营体制存在缺陷D政策转型推动民族工业进步13如图是尖底汲水瓶,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此件文物出土于我国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它最有可能出土于AABBCCDD14美籍华人、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和日本”一章曾这样写道:“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这场

8、“兵变”带来的结果不包括A满清政府垮台B专制制度结束C中华民国成立D封建制度结束15蒋介石曾在1925年演讲中说:“民生主义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这一论断A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B推动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兴起C奠定了国共之间第二次合作的理论基础D明确显示蒋介石掩盖反动面目的欺骗性16下表反映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概况。表中年平均生产增长率的变化促使各国A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B制定指令性经济

9、计划C政府直接采购、投资D加大企业国有化比重17 “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A促使人们彻底摆脱神学束缚B推动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扩展C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D为启蒙运动兴起奠定思想基础18出生于印度的英国人费雯丽饰演过魂断蓝桥和乱世佳人等风靡世界的美国电影。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近代科技促进了电影发展B电影是记录历史的新手段C电影推动了全球文化交流D美国精神标志是开拓进取19二战后,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因素包括“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信息技术的发展苏联进行社会

10、主义改革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ABCD20在西方因素的影响下,清政府发生诸多变化。在机构上体现为出现了A礼部B枢密院C内阁D外务部21 “月旦人物”是品评人物的成语,缘于汉朝的许靖、许劭,二人为当时著名贤士,开办讲坛,每月初一评论乡党,褒贬时政,评后验证,众皆信服,凡得好评之人,名声大振。这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来,竞领二许一字之评以为荣。这实质上反映A读书人极重视声名B察举制社会影响深C世家大族势力扩大D社会重学风气浓厚22公元前776年,古希腊举办了第一届体育竞技盛会。作为宙斯祭祀庆典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地人借此表达对宙斯的敬意,对力量和智慧的崇拜。这次体育竞技盛会的举办地位于ABCD23甲午战争以

11、前,容闳就曾立志:“予虽贫,自由所固有。他日竞学,无论何业,将择其最有益于中国者为之。”甲午战争以后,无数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的报国志向。蒋梦麟就曾以“中国人得到幸福和温饱”作为学业选择的出发点。这表明A个人选择和国家命运相结合B革命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C民族工业发展促进思想觉醒D洋务运动推动西学东渐的发展24史学家们重视地理研究的主要原因是A探寻自然与文明关系B寻找事件发生的因果C探讨早期的价值观念D展现历史的发展进程25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制度,在中央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事业,地方郡县设盐官或铁官经营盐铁产销,民私自煮盐和铸铁,处钛左趾刑罚,工具及产品没官。汉武帝这种做法A加强了地方权力B推动

12、了盐铁生产C抑制了商人势力D削弱了封国力量2620世纪30年代,美国许多第一流的知识分子,其中有些是罗斯福的朋友和顾问,对于他们的私人企业经济感到失望,开始对苏联的实验发生兴趣,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十分热心:重实效的经济学家、工人领袖、社会活动家和工程师们,都称赞他们访问苏联时看到的东西。这一现象A证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存在弊端B是苏联积极推行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使美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说明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敌意消解27雍正时期的朝廷规定,军机大臣昼夜轮替值班,随时以供召对,军机章京必须每日凌晨五点当值,确保当日谕旨当日发出。这反映出军机处A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促进了清朝统治吏治清明C提高

13、了中枢机关行政效率D强化了皇帝对官员的控制2820世纪30年代末,国民政府在国内全面推行农村合作社,广泛建立合作金库,为农民提供农贷资金,并培养各级合作指导人员。政府此举意在A保障长期抗战B维护统一战线C消灭边区政权D应对经济危机29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初无所谓先离后合、始困终亨之事也。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下列项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A红梅记B感天动地窦娥冤C水浒传D红楼梦30从下面表格信息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材料出处“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元次山文集问进士“是时(指

14、天宝五年)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山东境内)斗才三钱。”新唐书食货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充实。”杜少陵集A开元年间南方经济发展迅速B开元至天宝初农业较为繁盛C唐中期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D安史之乱未对农业造成破坏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解释古人之唾余”。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起断律。”郑板桥一生最爱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摘编自白寿彝里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32一个国家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