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合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7274912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合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合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合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合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合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合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合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合成1、性质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熔点-55 C,沸点231 C(666.6Pa),闪点 218-219 C,密度 0.986g/m3,折射率 1.4839,蒸汽 压173.3Pa(200C),水中溶解度 0.01% (25C)。溶于大多数有机 溶剂和烃类,微溶于甘油、乙二醇和一些胺类。2、制备方法由苯酐与辛醇在催化剂存在下酯化制得。 工业上制备邻苯二甲酸 二辛脂按生产工艺分有间歇法和连续法; 按催化剂性质分有酸性催化 剂和非酸性催化剂两种工艺。工艺流程:在硫酸或钛酸酯、 氧化亚锡、铝酸盐等催化剂存在下, 苯酐与辛醇发生酯化反应,酯化产物经中和、水洗、脱醇、脱色、压

2、 滤得成品。(1)酸性催化剂生产工艺目前国内外生产DOP主要采用硫酸作为催化剂,其活性高,价格 便宜;但其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腐蚀设备,副反应多,又影响产 品质量,并带来精制后处理和废水处理问题。 该工艺过程又分为间歇 法和连续法。间歇法苯酐与辛醇以1:2 (w)比例在0.25%-0.30%硫酸(按总物料量计 算)催化下,与150C左右进行酯化。酯化在7.9Pa左右减压下进行, 酯化时间一般控制在 2-3h 。酯化时加入总物料量 0.1%-0.3%的活性 炭。反应所得混合物粗酯用5%右的纯碱中和,再以80-85 C热水洗 涤。分离后的粗酯在130-140C,系统压力79Pa下进行脱醇,知道

3、粗酯闪点达到190C以上为止。脱醇后的粗酯再以直接蒸汽脱除低沸 物。必要时可在脱醇时加入一定量活性炭。 粗酯最后经压滤即得产品。 为了获得质量更佳的产品, 可将脱醇后的粗酯进行蒸馏, 再经过滤即 可。间歇法工艺过程简单,适用于小规模、多品种生产,最大特点是 投资费用低;不足之处是批次间的产品质量不易保证一样和不能实现 装置大型化。连续法该法以法国罗纳 - 普朗克公司生产装置为典型代表。将苯酐和辛醇分别以 1:1.6 (质量比) 1:2.3 (摩尔比)配比 的流量加入单酯化釜,单酯化温度 130C。所生产的单酯和过量的醇 混入 0.5%的硫酸催化剂(以总物料量计)后,进入酯化塔。环己烷 作为酯化

4、脱水共沸剂预热后以一定流量进入酯化塔。酯化塔顶温度 115C,塔底为132C。环己烷和水、醇以及夹带的少量硫酸从回流塔顶馏出后,环己烷去蒸馏塔,水去废水萃取器。辛醇及夹带的少量 硫酸从回流塔返回酯化塔。 酯化完成后的反应混合物加压后经喷嘴入 中和器,用10癖酸钠水溶液在130C下进行中和。经中和的硫酸盐、 硫酸单辛酯钠盐和邻苯二甲酸单辛酯钠盐随中和废水排入水萃取器。 中和后的DOP辛醇、环己烷、硫酸二辛酯、二辛基醚等经泵加压并 加热至180 C后进入硫酸二辛酯热分解塔。在此塔中硫酸二辛酯皂化 为硫酸单辛酯钠盐,随热分解废水排入废水萃取器。DOP环己烷、辛酯和二辛基醚等进入蒸馏塔,塔顶温度 10

5、0C,环己烷从塔顶馏出 后进入环己烷回收塔, 从该塔顶部得到几乎不含水的环己烷循环入酯 化塔再用,塔底排出二辛基醚等酯化副产物烧掉。分离环己烷后的 DOP和辛醇从蒸馏塔底排出后进入水洗塔,用去离子水90C进行水洗。水洗后的DO侨口辛醇进入脱醇塔,脱醇塔内用1.18-10.6Pa的直 接蒸汽连续两次减压脱醇、干燥,即得成品 DOP回收的辛醇,一部 分直接循环使用,一部分送回收醇处理装置净化。该工艺流程特点是:酯化反应温度低、速度快、收率高,DOP攵率以苯酐计为 99.8%,以辛醇计为 99.3%。消费定额:苯酐(99.3%) 380Kg/t,辛醇(99.5%) 627Kg/t ), 硫酸( 92

6、%) 16Kg/t ,碳酸钠约 9Kg/t 。(2)非酸性催化剂生产工艺针对硫酸催化剂的严重不足之处,国内外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开发完成了非酸性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其具有良好的反应专一性, 在反应中引起的副反应明显少于硫酸催化工艺, 可以较好的避免硫酸 催化酯化工艺所带来的哪些不良后果。但是此工艺过程也有两点不 足,一是要求高品位的能源,二是非酸性催化剂价格相对昂贵。非酸性催化剂有钛、铝、锡化合物,最常使用的为钛酸四烃酯、 氢氧化铝复合物、 氧化亚锡与草酸亚锡。 其工艺也可分为间歇法和连 续法。间歇法该法目前在我国中、小型DOP生产厂中采用。所用催化剂为钛酸 酯、氧化亚锡或用草酸亚锡。例如

7、,天津采用的非酸性催化剂 SnO生 产DOP新工艺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此工艺中系单釜间歇式常压酯化 反应,醇酐配比为醇过量,反应温度 180-250 C,生成的水以过量的 醇共沸而带出。 粗酯再经脱醇处理及压滤即可得合格成品。 酯化反应 转化率高,终点酸值可以达到成品水品。而硫酸法转化率低,需用碱 液中和粗酯中剩余的有机酸和硫酸然后水洗至中性才可得成品。该新工艺与硫酸法相比, 具有物料消耗少, 流程短,工艺废水少, 产品内在质量高, 尤其在绝缘性和热稳定性方面表现出有明显的优点 的特点。连续法该法以日本窒素公司DOP生产装置为典型代表。将熔融苯酐和辛醇以 1:(2.2-2.5 )(摩尔比)的配比

8、连续加入单酯化反应器中,反应温度130-150 C。单酯和过量的辛醇经预热后 进入第一酯化反应器, 非酸性催化剂用泵送入该反应器, 反应温度在 180C以上。在高速搅拌和催化作用下,酯化生成的水与辛醇共沸馏 出至回流冷凝器, 过量的辛醇经醇水分离器返回酯化反应器。 反应混 合物依靠阶梯式串联酯化反应器位差依次溢流至第六反应器, 温度逐 步递增,最后一级的反应温度为 220-230 C。反应过程中,需通入高 纯氮气,以免反应混合物长时间在高温下停留而着色, 同时并强化酯 化过程。反应混合物在 6 个酯化反应器中停留时间约 5-6h 。酯化完 成后的反应混合物用泵送入中和水洗器,在常压、50-90

9、 C下用20%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中和, 是残存的少量单酯及其他酸性杂质被中和 而转入水相。经中和、水洗的物料随后进入分层器,水相去废水萃取 器,油相(粗DO侨口过量辛醇)从分层器上部排出,入脱醇塔,在压 力为1.3-2.6KPa ,温度为50-80 C下进行脱醇。脱醇后的物料送入干 燥器,在1.3KPa压力及50-80 C下薄膜蒸发进行干燥。经干燥后的 DOP从干燥器底部排出,去过滤工序。此处 DOP先经冷却后进入吸附 剂槽,吸附剂不用活性碳而用成为为 SiO2、AI2Q、FqO、MgO等的特 殊吸附剂。经吸附剂吸附后的DOR用泵送入叶片式过滤器,过滤器中 用泵送入成分为SiO2、AI2O、F

10、良Q、CaO MgO等的硅藻土的助滤剂, 进行过滤。经两次过滤后的DOP用热交换器冷却后进入 DOP成品计量 贮槽。该工艺生产连续, 装置能力大, 副反应少,产品内在质量好。 DOP 收率以苯酐或以辛醇计均为 99.3%。但因酯化温度高,要求高品位的能源,还需高纯氮气保护。消耗定额:苯酐( 99.3%) 382Kg/t ,辛醇( 99.5%)672Kg/t )。我国自行开发设计的2套大型DOP生产装置其工艺流程布置同 上:“酯化-中和-洗涤-脱醇-过滤”,而自德国BASF公司引进的两套 大型装置工艺流程布置, 则为“酯化-蒸馏脱醇 -中和洗涤 -汽提-精制 过滤”流程。两者差别在于脱醇过程的安排。由于引进装置在酯化结 束后,利用酯化粗酯液的潜热,在脱醇器中绝热闪蒸,使99%以上过量辛醇汽化与酯分离, 脱醇所需能耗大为降低, 约为国内装置的 48%, 所以更具先进性。消耗定额:苯酐( 99.85%)384Kg/t ,辛醇( 99.5%) 677Kg/t , 催化剂(混合钛酸酯)0.4Kg/t,氢氧化钠(20% 2.0Kg/t,活性 炭(325 目) 0.5-1.0Kg/t ,蒸气(4.4MPa) 550Kg/t,蒸气(2.2MPa) 50Kg/t,循环水(400KPa 32C) 50nVt.Welcome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