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幼儿入园焦虑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7256943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托班幼儿入园焦虑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托班幼儿入园焦虑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托班幼儿入园焦虑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托班幼儿入园焦虑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托班幼儿入园焦虑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托班幼儿入园焦虑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托班幼儿入园焦虑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摘要:幼儿入园焦虑普遍存在。初入幼儿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从熟悉的环境独立地长时间地到陌生的环境中生活,长时间的与依恋对象分离,不安全感笼罩着幼儿在园的每分每秒,而小班幼儿入园焦虑主要表现为大声哭、哭泣、拒绝进餐、不午睡、跟人、恋物、独自游戏等多种现象,因此减缓幼儿入园焦虑的现象是幼儿园和家庭的重要任务之一。适当的入园焦虑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某些严重超过幼儿承受能力的心理压力,会给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笔者根据托班幼儿入园焦虑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从幼儿自身、家长、教师三个层面提出了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建议。关键词:幼儿、入园焦虑、问题、应对策略一、

2、入园焦虑的含义、表现及意义(一) 含义入园焦虑是焦虑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导致的心里体验和外在行为不适应。入园焦虑是幼儿初期存在的一种较为明显的焦虑表现,主要表现在行为上、情绪上以及生理上。(二) 表现1.行为上:不愿亲人离开,紧紧地拽住亲人的手与衣角不放松;大声地呼喊、在地上打滚;脾气暴躁,使劲跺脚、摔东西;拒绝吃东西、喝水;自言自语;个别幼儿会出现极端的自残行为等。2.情绪上: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无精打采,对谁都爱理不理;拒绝参加集体活动;神情呆滞等。3.生理上:尿裤子、尿床;食欲不振;睡眠结构紊乱等。(三) 意义在每年的九月份是迎接幼儿园新生入

3、园的时间,为减少幼儿入园焦虑的现象,要对幼儿心理健康进行保护,同样也是第一次家园合作的良好起点,并且能更快地开展教育,而不让幼儿、家长、教师三方面为长期为克服焦虑而花费更多的精力。幼儿能够更快地进入到集体生活中去,是对幼儿快速适应新环境能力的加强,使家长们更加关注到幼儿分离焦虑的问题上来,不仅要与孩子有简单的生活交流,更要有与孩子心灵上的交流,从而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不再让焦虑困扰孩子。怎样消除孩子的入园焦虑,使其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成为家园双方共同探讨解决的问题。二、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分析关于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研究者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有自己的看法,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

4、我们从三方面做了具体的分析:(一) 亲子依恋与分离的矛盾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幼儿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幼儿的依恋行为可分为三种类型:1.安全型:表现出舒适、安全的总体特征。这种类型的幼儿在母亲的陪伴下可以很好的学习或玩耍,能自信的探索问题,不总是注意母亲是否存在,但是在紧张危险的情况下,就会立刻回到母亲身边。安全型依恋的分离:幼儿的情绪会出现困扰,产生分离焦虑。2.回避型:这种幼儿对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影响不大,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就像接受母亲的安慰一样。回避型依恋的分离:幼儿的反应没有多大的波折,不难过,无分离焦虑。3.反抗型:

5、反抗型依恋的幼儿逢到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是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表现出极度的反抗,但与母亲在一起又无法把母亲作为他安全探究的基地。反抗型依恋的分离:这样的幼儿会极度痛苦,似乎离不开母亲。(二) 家长的心态与观念家长的心态影响幼儿的情绪。幼儿的焦虑除了来自于陌生人和环境之外,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家长的焦虑。家长看到幼儿入园后紧张、恐慌,与孩子依依不舍,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这些表现往往被家长自身所忽略。家长焦虑的表现会转移到孩子身上,从而影响和延长孩子的入园适应期,不利于孩子融入集体生活。有的家长由于工作原因,每天接送孩子来去匆匆,很少与老师沟通交流,没能与教师之间建立起一种合作与信任的关系,幼儿内

6、心缺乏安全感,自然会焦虑不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经意的行为、话语,在很大程度上会感染幼儿,诱发幼儿不良情绪的产生。(三) 幼儿的社会经验 现在的家庭里,大多数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家里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又处处受到父母的呵护或者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呵护,很少让幼儿和其他的亲朋好友相处,也很少有跟同龄人一起玩耍的机会,才会变得越来越害羞、不善交际。看到陌生的人,他们会害怕,不愿意让他们抱,导致了他们对外界充满了恐惧感,使他们与社会脱离的越来越远,社会经验也越来越少。四、幼儿入园焦虑的应对策略做好入园准备工作是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前提。幼儿入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适应性问题,因为不适应,所

7、以产生焦虑,其中包括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对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则变化的不适应,对人际交往的不适应,还有情感上的不适应,表现为离不开父母、情感上不满足、缺乏安全感、依赖性强等。所以家长应与幼儿园积极配合,共同解决幼儿入园焦虑问题。(一) 营造温馨的入园环境 让幼儿在入园后的生活环境就犹如自己在家的感觉,让他们把幼儿园当作自己的家,这样就会产生安全感和愉快感,从而激发了幼儿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有助于幼儿经验和视野的扩展以及各种技能的掌握。特别是小班的幼儿初入园时,陌生的新环境令他们产生分离、焦虑情绪,从而哭闹。所以教师应提供新颖、丰富多彩的适应年龄特点的玩具。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接触玲琅满目的玩具

8、中,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教室的布置,要有现代家庭中常见的电器、桌椅、床铺、小厨房等,原材料要有真实感。这些设施能使幼儿体验熟悉的生活环境,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有利于缓解分离焦虑。让刚入园的幼儿走进教室,就像走进自己的家,满足幼儿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理解。(二)入园前家长培训请幼儿园的资深教师或学前教育专家在幼儿园给新入园孩子的家长作幼儿教育方面的讲座,一方面主要是给家长集中充实该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方面的知识;纠正家长在教养孩子观念上存在的误区。另一方面,针对该年龄段幼儿普遍存在问题给家长提供有效的可操作的解决策略。如“新生入园,家长会面临的问题?”“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分离

9、焦虑?”“如何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何正确认识幼儿之间的肢体冲突”等。对家长适时的教育,可以让家长在思想上放下包袱,同时增强家长的参与意识,更好地配合幼儿园,有目的、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做好入园准备。(三)入园前家访 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家长和老师的互动工作一定要做好。一般幼儿园开学前,老师都会进行家访,这是让老师了解孩子基本情况的重要时机,家长一定要重视。开学前家访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孩子兴趣爱好,性格特长、生活习惯、身体状况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等。家访时,家长尽量在家,尽可能详细地把孩子的基本情况告诉老师,如孩子有什么疾病或对哪些物品过敏、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孩子的气质类型等,老师就会对孩子有

10、更多的了解。通常家访都是由两个老师一同出席,这两个老师就是以后孩子在幼儿园关系最密切的对象,因此,家长也要尽可能的创造机会让孩子与老师相处。让老师切实的接触孩子,了解孩子的性格。家长要慎重的把老师介绍给孩子,可以告诉孩子:“宝宝,这两位就是你幼儿园的老师!以后在幼儿园你要与老师在一起。你有什么想法、要求都要像告诉爸爸妈妈一样及时的告诉老师,老师会帮你解决!”如果孩子对老师产生好感,孩子入园时的分离焦虑就会缓解得多。除此之外,家访也是家长观察老师的好时机。家长可以通过老师与孩子的互动观察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向老师询问如果孩子与小朋友发生争执、孩子犯了错误、“不听话”、不好好吃饭、不睡觉等状况老师

11、的处理模式。只有双方尽可能全面的做好家访的沟通工作,才能了解孩子入园后的真实情况。(四)渐进式入园幼儿园可以准备好环境和玩教具,提供场所让幼儿提前两周入园,为幼儿正式入园奠定基础。第一周的星期一和星期二让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陪同幼儿在幼儿园玩两小时,星期三至星期五,尽量让幼儿自己活动,带班教师在旁指导和组织,和孩子建立初步的信任感。第一周孩子无需在幼儿园就餐。第二周星期一到星期三让幼儿在幼儿园停留半日,家长安抚孩子后离园,有带班教师组织幼儿活动,孩子在幼儿园午餐后由家长带领离园;星期四和星期五教师引导在幼儿园睡完午觉后才离园。这种方法正是心理学上的“小步子训练法”。由于幼儿刚入园时所熟悉

12、的依恋对象消失而产生分离焦虑。这种正常的情绪反应需要得到逐步的缓解,幼儿园和家长要积极配合,帮助孩子逐渐适应与父母一天的分离事实。(五)丰富幼儿社交经验在幼儿入园前,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出去玩,去认识周围的人,让孩子增强与人的交往能力。也可以鼓励家长与家长之间加强交流与沟通,在此基础上,引导家长帮助自己的孩子主动与其他孩子交朋友,感受与同龄人交往的乐趣,为孩子愉快地融入即将开始幼儿园集体生活奠定一定的基础。当然,家长也要让孩子熟悉自己的家人,比如多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阿姨舅舅等这些家人帮忙带孩子,这样也增强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总之,丰富他们的社交经验,减轻对幼儿园及老师的陌生感。综上所

13、述,只要细致地做好新生入园的各项工作,让家园合作双向互动,才能科学有效地解除新生入园的分离焦虑。让幼儿、家长顺利地度过新生入园这一特殊时期。我们相信只要家园协同作战,“九月哭潮”就能很快过去,宝宝们都能顺利入园,再也不当“九月哭宝”了。参考文献1张玉凤.浅谈幼儿入园分离焦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4):227.2刘芳芳.初入园幼儿分离焦虑新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1):152-153.3陈艳军,杨喜梅.幼儿园亲子分离焦虑分析及应对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3):136-140.4宾晓亮,幼儿园分离焦虑现状及其分析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4,(6):163-166.5朱晓红.社会兴趣视角下的小班入园焦虑问题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4):29-32.6刘海珠. 幼儿入园焦虑的类型及应对策略J.心理广场.2014,(5):55-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