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本苏教本第一册语文《识字4》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7229186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标本苏教本第一册语文《识字4》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标本苏教本第一册语文《识字4》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标本苏教本第一册语文《识字4》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标本苏教本第一册语文《识字4》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标本苏教本第一册语文《识字4》教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标本苏教本第一册语文《识字4》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标本苏教本第一册语文《识字4》教学案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标本苏教本第一册语文识字4教学案例国标本苏教本第一册 教材分析: 这是第一册课文中第二个识字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片用“词串”形式识字的课文,围绕儿童在野外采集昆虫标本的内容,将一组词语组成韵语。课文配有图画,在图文对照中识字、诵读,可以拓展学生的事业,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本科的训练重点是识字和写字。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是第二次接触识字课文了,学生已经对师资课文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了,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复习上一单元识字的方法,让学生根据以前的方法来学习这一单元识字的内容,以巩固识字的方法,注意在讲解昆虫名称时,要结合插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词语跟它所表示的昆虫形象联系起来。

2、 教学目标设定: 1. 知识和能力:继续学习仔细观察图的方法,重点放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上。反复诵读中体会韵文的特点,以训练语感,产生审美体验。 2. 过程和方法:先通过观察图画让学生认识蝴蝶等昆虫和野外的景物以及这些词语,最后指导学生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 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观察图画之后,了解野外采集昆虫标本的情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大自然,看到了绿色的(出示词卡:田野) 生:田野 师:你读. 生读。 师:我们还看到了茂密 (出示词卡:树林) 生:树林 师:你来读。 生读。 师:我们还看到

3、了美丽的 (出示词卡:花丛) 师:来读。(生读) 过渡:大自然不仅美丽,还有许多有趣的小生灵呢!我们叫它们 出示词卡:昆虫 生读:昆虫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美丽的大自然,走进有趣的昆虫王国,去探索它们的无穷奥秘。瞧!它们来了,在向我们招手呢? 二学习两组词串。 课件1演示:(轻快的音乐响起来)两只美丽的蝴蝶从右边慢慢地飞过来,飞到当中,停在那里翅膀不停扇动。同时,从蝴蝶的当中部分慢慢地向外扩展成一个带有小花的镜框,使蝴蝶出现在花丛中。【镜框外有“蝴蝶”字样,并加注拼音】 师:多美啊!它是谁呀? 生:它是蝴蝶。 师:你能读好它吗? 生:蝴蝶 师:读得真准,还有谁愿意读? 生:蝴蝶 师:读

4、得非常好,我们一起读。 生:蝴蝶 师:又一只小昆虫来了,仔细看。 课件2演示:(配乐)一只天牛从左边飞过来。天牛也正好飞至当中,从天牛的当中慢慢地向外扩展成一个带有一棵大树的镜框,使天牛趴在树干上。【镜框外有“天牛”字样,并加注拼音】 师:这是谁呀? 生:这是天牛。 师:“天”是三拼音。“牛”的声母是n。我们要把它读准确。跟老师读“天牛”。 生:天牛。 师:还有准愿意读? 生:天牛。 师:听,又有谁来了? 课件3演示:(随着蟋蟀的叫声)一只大蟋蟀从右边跳过来,蟋蟀跳到当中,头在上下摆动。在蟋蟀的当中部分慢慢地向外扩展成一个带有几颗小草的镜框,使蟋蟀出现在小草中。【镜框外有“蟋蟀”字样,并加注拼

5、音】 师:这是谁呀?这么可爱? 生:这是“蟋蟀” 师:蟋蟀的“蟀”是三拼音,声母“sh”是翘舌音,我们要把它读准了,谁来读? 生:蟋蟀 师:读得真准,还有谁想读这个词? 生:蟋蟀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生:蟋蟀 师:多可爱的小昆虫,看,又有谁来了? 课件4演示:(配乐)螳螂从左边慢慢地爬过来,螳螂爬到当中,两对前足不停地上下摆动。在螳螂的当中部分慢慢扩展成一个带有两片绿叶的镜框,使螳螂出现在一片绿叶上。【镜框外有“螳螂”字样,并加注拼音】 师:说说看,它是谁呀? 生:它是螳螂。 师:你能读好它吗? 生:螳螂 师:读得很准,谁再来读。 生:螳螂 师: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语读一遍。 生:螳螂 师

6、:瞧!这又是谁呀? 课件5演示:(配乐中里面有“嘿唷”声)两只蚂蚁搬着东西从右边走向当中,在蚂蚁的当中部分向外慢慢扩展成一个镜框。【镜框外有“蚂蚁”字样,并加注拼音】 师:谁来说,这是谁? 生:这是蚂蚁。 师:你能读好它吗? 生:蚂蚁 师:蚂和蚁都是第三声,他们放在一起的时候,前面的蚂就要读第二声,跟老师读蚂蚁。 生读:蚂蚁 师:读得真准,谁再来读? 生:蚂蚁 师: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语读一遍。 生:蚂蚁 师:看,这又是谁呀? 课件6演示:(配乐)蜻蜓从左边向当中飞来,从蜻蜓当中部分慢慢扩展成一个带有水和一朵荷花的镜框,使蜻蜓停在荷花上,翅膀在微微抖动。【镜框外有“蜻蜓”字样,并加注拼音】 师:说

7、说看,它是谁呀? 生:它是蜻蜓。 师:你能读好它吗? 生:蜻蜓 师:“蜻”和“蜓”都是后鼻韵母,我们要读准它。谁再来读? 生:蜻蜓 师:读得真准,还有谁来读? 生:蜻蜓 师:我们一起来读。 生:蜻蜓 师:这6个词语放在一起你还会读吗? 课件7演示:“蝴蝶、天牛、蟋蟀、螳螂、蚂蚁、蜻蜒”分两行排列,加注音。镜框及背景图全隐去。 师:自已先试试。 生练读。 师:谁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呢? 生读这6个词语。 师:不错,还有谁想读? 生再读这6个词语。 师:谁愿意来开火车来读呢?火车,火车,谁来开? 生:开火车读这6个词语。 师:小朋友的本领可真大!把这些字音都读准确了,现在张老师要把这些拼音都拿掉,

8、你还会读吗? 课件8演示:隐去拼音,随意点击词语都会现出红色,闪两下。 师:自已先好好练练。 生自由读。 师:好了吗?好,张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认读,读对了我们小朋友一起跟他读,读错了我们帮他纠正。谁来读?(点读) 生读。 师:好极了,谁还愿意读?(点读) 生读。 师:读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点读) 生齐读。 师:小朋友可真了不起!个个表现得都很出色。现在我们再把这两行词串连起来读读。 生齐读两行词串。 三结合图片及学生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师:读得真好!想看看它们吗?张老师把它们给带来了,每一组都有一个昆虫宝宝,待会儿看时要看清楚它是什么样子,身上有什么颜色。(注意:自已组的昆虫观察完了,还

9、可以走下位,观察一下别的组的昆虫)都听清础了吗?请组长揭开桌上的花手绢,开始观察。 (课件8演示:轻音乐响起,显示课件16学生仔细观察,老师下去巡视指导。再点击,音乐停,画面仍在。生回位) 师:观察好了吗,谁先来说?(生举手)好,你先来。 生:我看见蝴蝶身上的颜色很多,有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等,很漂亮。它的翅膀很大,身体是一节一节的,有六条腿,头上还有两根长长的触角呢。 师:观察的真仔细,表达的也很清楚。我们把掌声送给他。(热烈鼓掌)还有谁想说说蝴蝶的。(生补充) 师:下面谁来说,(生举手)就你来。 生:我看见天牛身上的颜色大多是黑色的,在翅膀上有几颗蓝色斑点,它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有六条腿

10、,有一对翅膀,头上有一对长长的触须。 师:真厉害,连翅膀上的蓝色斑点都看出来了。下面谁说?(生举手)好,你来。 生:我看见蟋蟀的全身是深褐色的的,有翅膀,它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有六条腿,头上有两根触须。 师:说的真不错,你很会观察。把掌声送给它(生热烈鼓掌)下面谁来?(生举手)好,你来说。 生:我们观察的是螳螂,螳螂的全身都是绿色的,就像穿了一件绿色的外套,它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头是三角形,能灵活地转动,头上有两根触须,有六条腿,两条前腿特别大,像两把大刀。 师:你不但观察的仔细,说的也很生动,还用了比喻句。给他热烈的掌声。下面谁来说?(生举手)好,你们先说。 生:我看见蚂蚁又黑又小,身体也是

11、一节一节的,有六条腿,头上有两根触须。(学生热烈鼓掌) 师:你观察的也很仔细,好,下面你来说。 生:我看见蜻蜓身上的颜色很漂亮,有红黄相间的条纹,翅膀上还有黑色的斑点。蜻蜓的眼睛很大,是复眼,身体是一节一节的,有六条腿,两对翅膀,翅膀是透明的。(学生热烈鼓掌) 师:这些小昆虫色彩各异,形状也各不相同,可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刚才小朋友都已经观察到了,它们的身体都是一节一节的,都有六条腿,非常有趣,想知道它们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的吗?张老师现在就带你们去看看! 课件9演示:(带有昆虫叫的轻音乐)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许多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两只螳螂躲在绿叶丛中窃窃私语,雄螳螂说:“为了我们的宝

12、宝,你把我吃了吧!”雌螳螂扑过去,把雄螳螂撕扯成碎片,吃了下去。许多可爱的蚂蚁在抬着食物正往洞里走,还在“嘿哟嘿哟”的唱着。许多美丽的蜻蜒飞得很低,一边飞一边说“要下雨啦,这里的虫子真多!快来吃呀!”两只蟋蟀一边“蛐蛐”的叫着,一边在地下造了很多房子。一只天牛正趴在一颗大树上贪婪地吮吸着树汁,嘴巴还发出吮吸的声音。(师解说) 师:小朋友,看了这些有趣的小昆虫,你觉得大自然美吗? 三 诵读韵文。 师:让我们打开书,翻到识字四,好好的练读一下课文,要读出大自然的美。 生自由练读课文。 师:好了吗,谁愿意站起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呢? 生读课文。 师:好极了,谁再来读。 生读。 师:好,现在我们六个小组

13、要举行比赛朗读,看看哪一小组读得最好。我们就把朗读之星的桂冠送给他,并发奖品给他们。 生读 师:发奖品 师:张老师知道小朋友还搜集了昆虫的其它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生举手)你来说。 生交流,师:你是从哪知道的?师评价:(1)你很会观察。(2)你能从网上搜寻资料,真了不起。(3)你很会看书。(4)你懂的真多。 四 指导书写 课件13演示:背景图去掉韵文,显示放大的“蚂蚁”,红色光标同时闪烁“虫”,然后再显示放大的“牛”。【注:红色一笔一笔显示一遍】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三个生字,其中两个是“蚂”、“蚁”,谁来读? 生读。 师:它们都是什么旁?什么结构?(虫字旁,左右结构) 师:怎么记住它们?笔顺呢?先看“蚂”,跟电脑老师书空一遍。 生描红(书上) 师:再来看“蚁”的笔顺,跟电脑老师书空一遍(义),说说第七笔是什么? 生描红(书上) 师:最后,看“牛”,谁会组词?笔顺跟电脑老师书空一遍。 生描红(书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