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7228093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在硫酸溶液中,离子活度系数的大小次序为:试加以说明。答:离子强度对活度系数的影响是与离子的电荷和离子的体积有关,电荷越高,影响越大,体积越大,影响越大,而受电荷的影响程度大于体积的影响程度,而上述三种离子的体积大小为H+SO42-HSO4-,但SO42-是2价离子,所以三种离子的浓度系数的大小顺序为。1写出下列溶液的质子条件式。ac1 molL-l NH3 + c2 molL-l NH4Cl;cc1 molL-l)H3PO4 + c2 molL-l HCOOH;解:a. 对于共轭体系,由于构成了缓冲溶液,所以可以将其视为由强酸(HCl和弱碱(NH3)反应而来,所以参考水准选为HCl, NH

2、3和H2O质子条件式为: H+ + NH4+ = Cl- + OH-或 H+ + NH4+ = c2 + OH-c. 直接取参考水平:H3PO4 , HCOOH , H2O质子条件式:H+ = H2PO4- + 2HPO42- + 3PO43- + HCOO-+OH-16. 解: 已知一元弱酸的,问其等浓度的共轭碱的为多少?(已知:,且)解:据题意:19. 用滴定至。计算终点误差。解:时22. 用滴定羟胺盐酸盐()和的混合溶液。问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为多少?在化学计量点有百分之几的参加了反应?解:(1) 已知时,产物为和(2) 时,参加反应的百分数为:第6章 络合滴定法第 7 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3、第五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思考题1、解释下列现象:a. 在pH=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答:由于HF的pKa=3.18,所以pH=3时,溶液中的F-的浓度小于pH=5时溶液中F-的浓度,因此pH=3时的溶解度大于pH=5时的溶解度, 即 pH越小越大,pH越大越小。b. 在0.0010molL-1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molL-1溶液中的溶解度小;答:在0.0010molL-1溶液中时,在0.0010molL-1溶液中时 molL-1c. 可用水洗涤而AgCl要用稀洗涤。答:因为是晶型沉淀,AgCl是接近胶体的凝乳状沉淀,为了防止洗涤沉淀时发生胶溶现象,所

4、以要使用酸强电解介质的洗液如稀溶液洗涤。d. 沉淀要陈化而AgCl或.nH2O沉淀不要陈化。答:因为为晶形沉淀,陈化时小晶粒逐渐转化为大晶粒,且可使不完整的晶粒转化为完整的晶粒,使沉淀纯净、粒大、好洗。而AgCl和.nH2O为无定形沉淀,陈化之后,将逐渐失去水分而聚集得更为紧密,使已被吸附的杂质更难以洗去。因此对于无定形沉淀不应陈化,而应趁热过滤。第10章 吸光光度法2、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某一吸光物质溶液,其最大收吸波长和吸光度随吸光物质浓度的增加其变化情况如何?答:吸光物质浓度增大,其最大吸收波长不变,吸光度增加。3、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入射光波长、被测物质的浓度、络

5、合物的离解度、掩蔽剂。答:摩尔吸光系数只与入射光波长有关。条件摩尔吸光系数还与络合物的离解度,掩蔽剂有关。7、在吸光光度法中,选择入射光波长的原则是什么?答:为了提高测定灵敏度,应选择波长等于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作为入射光。即“最大吸收原则”,当此时有干扰物质干扰时,则应根据“吸收最大,干扰最小”的原则选择入射波长。2. 解:A=-lgT=Kbc 当b=2cm时,A=-log0.60=0.222; 当b=1cm,A=0.222/2=0.111,lgT=-0.111T=0.77=77%;当b=3cm,A=0.2223/2=0.333,lgT=-0.333T=0.46=46%4. 解:A=-lgT=-lg50.5%=0.297, c=25.510-6103/(50M)=8.1810-6mol/L K稳 =A/bc=0.297/(28.1810-6)=1.91104L/(mol.cm) s=M/=3.310-8ug/c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