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先生与狼预学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7227025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郭先生与狼预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东郭先生与狼预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东郭先生与狼预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郭先生与狼预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郭先生与狼预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东郭先生与狼 预学案 马中锡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理解生字词。2、初读课文,了解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析人物性格,能够理解寓意。学习重点:分析人物性格,能够理解寓意。 一、 自主学习1、作者及文体常识。 马中锡,明代学者。他工散文,卓然自立,长于寓言,以中山狼传最有影响。 中山狼传是很多人非常熟悉、且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一篇寓言体小说。这篇寓言,在明代为数不多的小说中,可算是上乘之作,它写成不久,即被改编为杂剧上演,至今“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本文就是根据中山狼传改编而来。2、文体寓言是一种带有_ 性或_ 的小故事,常用的手法描写人物或者把动物、植

2、物与无生命之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3、字词音义(1)生字注音中箭( ) 作揖( ) 屠宰( )仁慈( )闷死( ) 愁闷( ) 退避( )(2)词语释义仁慈:周旋:原委:张牙舞爪:来龙去脉:忘恩负义:二、 预习提纲1、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角色?用动词展示他们之间的关系。2、这只狼被救前后有哪些表现?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狼?3、东郭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4、口头复述故事,分析人物形象。5、老杏树、老牛和老人各自赞同谁的观点,他们中你最欣赏那个角色?为什么?6、这则寓言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又该如何对待生活中像狼一样的恶人呢?三、巩固

3、练习1、用下列词语造句。张牙舞爪:来龙去脉:忘恩负义:2、比较阅读下面的寓言,回答问题。【甲文】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选自伊索寓言)【乙文】在秦汉时期,中国的西南地区聚居着许多少数民族部落,其中有一支叫

4、做“夜郎”。夜郎部落的首领被称为“竹王”。传说很久以前,有人在当地的一条江面上发现一节竹筒顺水飘来。他把竹筒剖开,里面躺着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夜郎国的第一个首领。到了汉朝,夜郎等部落纷纷脱离中央政权独立称王。夜郎部落的首领自封为夜郎侯。 由于交通不便,夜郎人世世代代深居山里,从来没有人走出山去,加上附近的几个部落都没有夜郎的人多,于是夜郎侯认定自己的国家是天底下最大的了。 有一次,夜郎侯带着随从走到一座高山前,他仰望着山顶,得意地说:“你们看,夜郎国的山多么高,难道天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随从们齐声回答:“肯定没有了!”夜郎侯又来到一条大河边,他望着滚滚的河水,傲慢地说:“你们看,夜郎

5、国的河多么宽,难道天下还有比这条更宽的河吗?”随从们又齐声回答: “绝对不会有了!”于是夜郎侯更加觉得夜郎国了不起,更加自高自大起来。 公元前年,汉武帝派使者去印度联络国事。使者途中经过夜郎国,被那里的人围住询问。当使者向他们说明自己的身份时,夜郎人惊讶地问道:“汉与夜郎哪个大?”使者听了哈哈大笑,说:“大汉王朝有州郡几十个,夜郎国还远远不及一个郡,你们说哪一个大呀?”夜郎人听了全都目瞪口呆。(故事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甲文是_故事,乙文取材于_故事。两篇文章都寄寓深刻的道理:甲文讽喻_;乙文中“夜郎自大”后来比喻_。 、甲、乙文都以_为主,间用_,不过甲文结尾用一句_性的话,点明文章主旨,这

6、种表达方式是乙文没有运用的。、甲、乙文都以传神之笔描写人物的表情,如甲文中用一个“_”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乙文中用“_”、“_”两个词语描写夜郎侯的神态,使形象更显得真切。、甲、乙文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中的_手法,如甲文中“_”,乙文中“_”,具有意味。 、甲文开头写“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他有这个想法,也就是甲文结尾所说的“_”和乙文中所说的“_”。 、甲文用简短的心理描写,深入揭示了赫耳墨斯_的性格,使人洞见其内心的_。乙文用生动的对话(语言描写)描写,写出了夜郎侯和随从们_的性格。、甲文中雕像者最后回答后,不写赫耳墨斯的反应,更_。如果要写赫耳墨斯听了回答后的反应,可用乙文中“_”这个词语。四、每课一得 对待像狼一样狡猾凶残的恶人,我们决不能同情,决不能讲仁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