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考古学与钱币分期断代研究新编.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7224196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考古学与钱币分期断代研究新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考古学与钱币分期断代研究新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考古学与钱币分期断代研究新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考古学与钱币分期断代研究新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考古学与钱币分期断代研究新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考古学与钱币分期断代研究新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考古学与钱币分期断代研究新编.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古学与钱币分期断代研究翻开文本图片集古钱币在历史时期的考古发现中经常见到,中国古代货币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分布广,如彭信威先生在?中国货币史?中所说,“钱币之为物,与其他古物不同:第一它必定是稳固不易灭减的,这是金属货币的一个优点;第二它必定是数量很多的,因为人人要用它;第三它必定是散布很广的,因为各地都要用它。对古钱币的研究自南朝刘氏?钱志?和顾垣?钱谱?就已经开始,但是社会文化背景会制约一个学科的产生和开展,古钱币学在近代考古学传入之前,对古钱币的研究停留在最根本的描述摹绘和考据两大方面,所以直至清末对古钱币的研究还停留在传统金石学的范畴。这段时期的成果,是产生了很多古钱币的谱录和对古钱

2、币字、形、色、质、声及出土地点的研究。自近代考古学的方法和技术传入之后,中国钱币学界不再满足于“忽略制作,偏重文字,斤斤于色泽肉好,戚于珍常多寡,范围狭隘的简单的经验型研究。1936年,由叶恭绰、吴稚晖、丁福保等组织成立中国古泉学会,其创办的会刊?古泉学?第一期中提到了其宗旨,“以说明古泉学识,研究古泉制作,鉴定真赝,区分年代,启人好善之心为宗旨,这反映了当时古泉学研究的对象有所扩展,已经开始注意钱币的制作了。1940年,丁福保组织成立中国泉币学社,提出研究钱币须“按诸货币原理,以究其制作沿革,变迁源流,利病得失之所在,治乱兴替之所系。(张絅伯?本刊发刊词?,见?泉币?第一期)尽管民国以来考古

3、学已经传入,对古钱币的研究的认识有所突破,但是古钱币研究仍然比较寂静,此时期出版的书籍,如?古钱大辞典?、?历代古钱图说?等,仍然具有图谱的性质。直到1954年彭信威先生的?中国货币史?问世和1989年后中国钱币学理论体系的提出,对古钱币的研究才更加科学,中国钱币学逐渐成熟、繁荣。从1954年至1989年之间,有一本著作不仅在考古界影响重大,被誉为有“中原汉墓编年可资借鉴的标尺,同时在钱币学界的影响也非常重大,是考古学与古钱学结合起来的经典,那就是由蒋假设是先生主编、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科学出版社于1959年出版的?洛阳烧沟汉墓?。在?洛阳烧沟汉墓?一书,以科学的考古学方法,解开了号称历

4、史货币研究的“谜团五铢钱分期断代,此后的半个世纪以来,对五铢钱的断代根本都沿袭此书的方法,并且被屡次证明结论的正确。那么?洛阳烧沟汉墓?何以能够解决这一个千百年来的谜团呢?这就需要仔细阅读一下此书了。?洛阳烧沟汉墓?一书是1953年洛阳烧沟区开掘的255座汉墓的报告,报告分为序言、第壹编、第贰编、第叁编、第肆编、结论和编后记,着重研究了汉代墓葬的墓室结构和陶器、铜器、铁器、铅器、玉石器等等器物类型的开展演变及分期依据,建立起中原地区汉代墓葬的年代标型序列,给汉代物质文化史研究也提供了珍贵资料,其中就包括对255座汉墓出土的11267枚钱币的分析、研究。?洛阳烧沟汉墓?在第叁编第十章专门对出土的

5、钱币进行了研究,从钱币的形制、年代、与墓型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在这些钱币当中,从时代上看有秦、西汉、新莽及东汉的钱币,种类有半两、五铢、新莽钱及杂钱,除了一枚铁质、一枚铅质外,其余都为铜质。书中对半两的分型比较简略,分为三型(图1),根据墓葬年代、文献记载及大小轻重关系,认为第一型为秦半两,第二型为吕后半两,第三型为文帝半两,但是在第四、五型墓葬中出土的大量半两第三型出土,即是说第三型半两是东汉晚期的。但是在书中227页的表五五中,没有分型说半两的年代,而且表中表示的半两流行时代只有武帝、昭帝、宣帝及桓帝、灵帝时期,在武帝、昭帝、宣帝时期是非正式通行期,在昭帝、宣帝时期虽非正式通行期但是流通仍

6、很多。这样的结论是客观的,只是没有对半两的类型与时代对应起来有一点遗憾。但是对于五铢的分型分期却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的五铢钱,最早的起武帝中、晚期,下限到东汉末,数量众多、差异微小的钱币,非下一番苦功夫不能够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书中以墓葬及遗存的年代(包括墓葬结构、共存遗物及出土情况)为主要的判断依据,结合文献、类型学、图像学方法进行分析(包括对钱币的文字、形制及钱范的考证),综合考察并确定随葬五铢钱的历史年代。先对五铢钱类型的相对年代考察,再分别对五型的绝对年代进行判定,客观严谨。将五铢分为五型(图2):第一型为武帝到昭帝时期,“五字中间相交两笔为直笔的是武帝时期的,昭帝时期

7、的稍弯曲,“铢字“金头为镞形,多不清晰,“朱字头方折;第二型为宣帝至西汉末,“五字两笔弯曲(越晚的越弯曲),“铢字同前无大的变化,但字划清晰;第三型为东汉前期,字体较宽大,金字头较前为大,如三角形,“朱字头圆折;第四型属于东汉中晚期(桓帝及以后),各种特点根本同于东汉前期的三型,只是较薄,文字轮郭更浅平,并带有阴文或阳文符号;第五型为灵帝时期,背有四道内外郭相连的四出文是其主要特征。“前人定五铢钱年代,说多无据,惟“四出为有据,有由据者推之,知无据者尽臆说矣。清代戴熙假设是看到蒋假设是先生提出的五铢分期断代,定不再有此感慨。此外还有一些地域或时代特征的五铢钱币。(图3-1、2)这一成果概括了各

8、个时期五铢钱的根本特征,让行用时间长达700多年的五铢钱分期断代有了科学可靠的根据,历经半个世纪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说,这是一本将考古学方法应用于研究古钱币、将古钱币研究纳入考古学范畴的重要著作,在古钱学和考古学中都意义重大。当然在五铢钱的分期断代研究上,?洛阳烧沟汉墓?也有缺乏。但是这是由于非钱币学专著,没有深入探讨,由于烧沟汉墓墓葬时代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洛阳烧沟汉墓?提出的分期标准不能面面俱到,它对早期五铢钱的类型认定有些缺乏,例如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洛阳烧沟汉墓?得出的结论并非不准确,其结论仍然是可用的,只是有一些片面,没有能够涉及到西汉前期五铢的特征。满城汉墓

9、的开掘,那么填补了五铢钱分期断代研究的这个空白。1968年发现的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墓主刘胜死于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其妻窦绾卒年可能稍晚,在这座规模宏大、随葬品丰富的墓葬中,出土了保存完好的五铢钱4200余枚。从墓主入葬时间断定,满城汉墓五铢钱根本或多数为上林三官铸钱之前的郡国五铢钱,其特点表现在钱文、记号、质地的多样性上,在满城汉墓中发现的就有十余个品种之多。在?满城汉墓开掘报告?中,作者对四千余枚五铢钱逐一进行了测量重量,将五铢分为三型,对“五、“铢两字及记号等特征又作了分析,取得了准确的资料,充实和订正了?洛阳烧沟汉墓?的成果。蒋假设是先生还写了?郡国、

10、赤仄与三官五铢之考古学验证?,以其慧眼对郡国、赤仄、三官五铢进行了系统的区分,功不可没。此外,对于半两的时代考证,也在科学的考古学方法上有突破。陕西凤翔高庄秦代一号墓、咸阳黄家沟战国墓、四川青川战国墓、巴县冬笋坝船棺葬、昭化船棺葬、郫县战国墓、湖北云梦睡虎地等出土的半两钱币,说明半两钱早在秦武王时期,或者是更早的秦惠文王时期就已问世了。(图4-1、2、3)在同样是蒋假设是先生主编的、1998年出版的?中国钱币大辞典秦汉编?中,主要讲的是半两和五铢两种钱币,但是却是历时近13年,收录近千条词目,成为一本辞典,在秦半两钱、秦汉半两钱、汉半两钱、汉五株钱等的分期断代和秦半两钱的流通区域方面,以及在秦

11、汉钱币的铸造工艺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当前的最高成果。这一方面得益于长时间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此书采用了类似于?洛阳烧沟汉墓?的研究方法,将钱币学与考古学相结合,利用有明确纪年和可作为断代标准的墓葬出土的钱币、钱范与大量的钱币、钱币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印证,并且在此根底之上,设立并撰写出了学术价值甚高的可作为判别钱币分期断代标准的词条,比方“云梦睡虎地秦朝半两钱、“青川战国半两钱、“敖汉旗秦朝半两钱等等,这些方法和创举,使得千余年来难以解决的半两和五铢钱年代问题,可以水落石出了。对于开元通宝钱的分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始终停留在清人“自会昌一种外,莫能辨为某期物(翁树培语)的认识程度。自五十

12、年代以后,随着考古科学开掘的、有唐代纪年墓葬越来越多,在科学考古的根底上,采取考古类型学,结合钱文、形制,排列、比照不同时期唐开元钱的异同,渐渐明白早、中、晚期的开元通宝的特征,对于开元通宝的分期也到达了很多共识。(图5)徐殿魁先生在这方面作了较深入研究。这些事实都说明,经过考古科学出土的大量有明确地层和特定环境的钱币,可以在研究中更好地利用,发挥过去传统金石学没有的长处。然而,采取考古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古钱币的研究除了分期断代、时代考证外,还有很多方面可以展开,并且已经取得很多的成就。正如王雪农、金德平在?科学考古与历史货币研究?一文中所说,“科学考古介入的20世纪中国货币研究成就空前,大大超

13、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代。历史货币研究借助考古成果在学术视角上的开拓是多方面的,仅举其直接主要的视角即有:钱币铸行时代的考证方面、钱币的分期断代方面、钱币的形制考证方面、钱币国别及铸主研究方面、钱币铸行地域研究方面、钱文涵义考证方面、失载钱认定方面、钱范及钱币的铸造方面等等。戴志强先生在?对钱币学的一点认识?中也说到研究钱币的方法,这里将它引用过来,“在研究钱币的时候,不仅要注重钱币实物自身的考察,而且要尽可能地掌握和了解其它相关资料,诸如相关钱范、样钱或母钱的资料,用来印证要熟悉历史知识,了解钱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当时的科学技术、人文思想,把钱币融入社会之中,而不是孤立的东西;要关心考古学的新成果,及时掌握相关的出土资料,对新出土的钱币,更要了解其出土的详细真实情况,以及其它伴出物的情况,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时,还要引进先进的科学分析技术,使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钱币的表层情况,而且可以知道它的内在实质。蒋假设是先生是一名考古学家,也是一名钱币学家,他为钱币考古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从主编?洛阳烧沟汉墓?,提出五铢的分期断代标准,到主编?中国钱币大辞典秦汉编?,对秦汉钱币深入研究,并且著作?秦汉钱币研究?一书,不断采取新的方法、提出新的见解。先生的功绩将被铭记于心,先生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