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7221615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9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巩固提升】-掌握解题方法,淬炼分析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辽军大举进攻,主张坚决抵抗的是( )A、李纲 B、寇准 C、岳飞 D、韩世忠2、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北宋兵败求和 B、北宋屈辱议和C、使宋辽之间长久和平 D、有利于宋辽人民经济文化交流3、宋辽、宋夏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C、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宋朝统治的腐败4、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A、削弱了契丹势力 B、维持了长期和平C、消除了民族矛盾 D、加速了北宋灭亡 5、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

2、设置的贸易机构是( ) A、市舶使 B、宣政院 C、榷场 D、十三行下列与北宋互市边境贸易的国家有( ) 、后周 辽 、蒙古国 西夏 、辽 西夏 、南宋 辽 7、“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语)反映的是北宋与( )关系 、西夏 、辽 、女真 、南宋 8、第7题引用苏辙的那句话,能体现出( ) A、辽宋开国以来一直和睦相处 B、宋辽民族融合日益加强 C、北宋人民负担大大减轻 D、统治阶级为百姓谋利 9、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汉族-赵匡胤-北宋 B、契丹-阿骨打-辽C、党项-元昊-西夏 D、鲜卑-拓跋弘-北魏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

3、分析宋辽、宋夏和议的影响,并能简单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情感目标】了解边疆少数民族对开发祖国边疆地区、促进社会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习重难点【重点】辽、宋、西夏三个政权,宋辽、宋夏和议。【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认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是历史的必然。【自主形成】-认真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学习,掌握基础知识。(一)辽、北宋、西夏的建立政权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辽北宋西夏宋辽、宋夏的关系双方关系战争和议宋-辽北宋北伐;1004年澶州之战。 年,宋辽和议,史称: 之盟宋-夏西夏向北宋大举进攻 年,宋夏和议。(1)宋辽、宋夏在战争后为什么能够达成和议?宋辽和议、宋夏和议有什么异同?(从内容、影响等方面回答)你怎么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与和议。(三)、碰撞中的融合: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合作探究】-积极交流观点,建立发散思维,提升自我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有了怎样的认识?教师教学设计(学生学习记录)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