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4.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722109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4.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蔡庙镇中心学校 宋李根 一、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文言词“徒”,理解诗歌大意,并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洞庭湖景象”。2.反复诵读,感受律诗整齐的节奏美,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3.了解诗人“含蓄、委婉地自我推荐”的精神,鼓励学生“勇敢地亮出自己、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大意,尤其是对“委婉地自我推荐”的四句诗句的理解把握。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 谈话导入:与同学们交流当代求职的一些方式,联想古代有志之士是如何求职做官的?2、 介绍文体“干谒诗”,引出孟浩然对洞庭湖的描写。二、走进作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

2、,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关于作者: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生活在大唐盛世。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前往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游于吴越。张九龄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 ),被李林甫排挤,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这首诗是张九龄在荆州任上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3、 配乐:个人读、自由读、齐读古诗。4、 分小组用自己的话结合文中注

3、释,完成古诗大意的理解。5、 找出对“洞庭湖“具体描写的诗句,并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概括:八月湖水平水平如镜、湖水平静涵虚混太清水天一色、水天相接气蒸云梦泽水气氤氲、水气迷漫波撼岳阳城湖水汹涌、波涛汹涌三、品读鉴赏:1)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蒸”和“撼”字好在哪里?“蒸”即蒸腾。从视觉上写出云梦泽被水气所弥漫的情景。“撼”即撼动。从听觉和触觉上写出了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楼,诗人感到脚下的城楼都在晃动。表现了洞庭湖的博大的气势。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运用比喻和用典的修辞。“垂钓者”比喻居高位者,本文可以理解为张九龄; “羡鱼情”比喻自己出仕的愿望。 “羡鱼”运用“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另翻新意,委婉表达希望张九龄能引荐自己的愿望。四、艺术特色:写景从大处落笔,把洞庭湖描绘的气势磅礴,雄浑壮阔,就像一幅泼墨写意画。 表意委婉含蓄。全诗以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自然过渡,表达“端居耻圣明”的心迹,再以“垂钓者”“羡鱼情”设喻作结,收到委婉达意的艺术效果。五、 作业1. 背诵古诗2. 对比阅读李白的上李邕六、 板书设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水平如镜、湖水平静水天一色、水天相接水气氤氲、水气迷漫湖水汹涌、波涛汹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