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重点篇目自我检测.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7220374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重点篇目自我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5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重点篇目自我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5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重点篇目自我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5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重点篇目自我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重点篇目自我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重点篇目自我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重点篇目自我检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练习版【文言基础梳理】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1对下列画线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俟:等待C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撰写D点,尔何如 何如:怎么样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千乘之国 乘:车辆B比及三年 比及:等到C舍瑟而作 作:起D吾与点也 与:和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居则曰(闲居,指平时在家的时候) B夫之哂之(笑) C加之以师旅(加到上) D舍瑟而作(通“坐”) 4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何伤(伤感)乎B宗

2、庙会(诸侯相见)同 C孰(谁)能为之大 D其言不让(谦让)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加之以师旅(侵略)比及三年(等到)如会同(古代诸侯相见和共同朝见天子)冉有、公西华侍坐(陪侍长者闲坐)冠者五六人(戴帽子的人)宗庙之事(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因之以饥馑(泛指荒年)以俟君子(品德学识高尚的人)ABCD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鼓瑟希B莫春者,春服既成C早缫而绪D可使有勇,且知方也7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中的“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宗庙之事,如会同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D臣之壮也,

3、犹不如人8与“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早实以蕃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3分)A如会同,端章甫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C风乎舞雩D鼓瑟希10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余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A居则曰:“不吾知也。”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C异乎三子者之撰D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因之以饥馑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B以吾一日长乎尔如或知尔,则何以哉C非曰能之,愿学焉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D夫三子者之言

4、何如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12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3分)不吾知也冠者五六人风乎舞雩加之以师旅则何以哉尔何如何伤乎为国以礼A/B/C/D/13下列对原文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着修养更高的君子来推行了。B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诸侯祭祀祖先的事,或者是诸侯会盟,共同朝见天子,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就要停了,铿的一声,又猛地弹了起来。D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起到沂水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14下列

5、关于文化常识的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春秋时期,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B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祭祀在古代是大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C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女子和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均指不到20岁的人。D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15下列对文中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冠者: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要举行冠礼,束发、加帽,表示成人。B童子:未加冠以前的少年。C沂:沂水。此水因有温泉流

6、入,故暮春时即可入浴。D舞雩:祭天五谷丰登的地方,设有坛,在今山东曲阜东南。古人行零时要伴以音乐和舞蹈,故称“舞雩”【文本综合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5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知?”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7、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有方向B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希:通“稀”,稀疏C

8、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伤:妨D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做小相1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化知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时是一个小国。乘,车辆。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B如会同,端章甫(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做。)C愿为小相焉(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D冠者五六人(指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开始交待了谈话的内容与方式,四位弟子环坐在孔子身旁,孔子最先发话,启发

9、大家各言其志,既符合孔子作为师长的身份,又表现了孔子随和的性格特征。B子路不假思索,抢先回答,反映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治理好内忧外患的中等国家,使人人有勇气,使百姓知道为人的道理。C冉有志在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之邦,公西华志在为小相,参与“宗庙之事,如会同”,他们的志向远远比不上子路,但谦虚,乐于从政,得孔子赞赏。D曾皙描绘了一幅春日畅游图,深得孔子的赞许。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图,与孔子“仁政”“礼治”“教化”的主张相符。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2)莫春

10、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考点拓展训练】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4题。(20分)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已,为人臣者毋以有已。”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

11、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以斗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於齐齐处昭公乾侯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於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

12、:“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注】羖:黑色的公羊。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昭公师败/奔於齐/齐处/昭公乾侯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B昭公师败/奔於齐/齐处昭公乾侯/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C昭公师败奔於齐/齐处昭公乾侯/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为

13、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D昭公师败奔於齐/齐处/昭公乾侯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竖子指童仆或对人的鄙称。文中之意与“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中“竖子”不同。B韶,传说中虞舜时代的乐曲名,古人常用奏乐来欢迎宾客,后常常被称作大韶。C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各级各部门官吏统称有司。D辟席,古时礼节,前人常用离开坐席而伏于地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尊敬和畏惧。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与南宫敬叔前往周国,向老子求教,老子临别赠言,告诫其切勿妄议是非,而

14、应谨言慎行,不能仅顾自我。B孔子三十五岁时,适逢鲁昭公因斗鸡之事怪罪季平子并发兵攻打他,季平子联合孟孙氏、叔孙氏反击鲁昭公。C鲁国动乱,孔子不得不逃亡齐国,做了家臣,他潜心韶乐,数月无肉可食,仍不改其乐,齐人盛赞不已。D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古琴时,勤于琢磨,反复咀嚼,在不断的雕琢中提升琴艺,悟出其内在韵致,终得其师赞许。2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2)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於涂,涂不拾遗。24孔子认为秦穆公能够成就霸业的原因有哪些?(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29题。(20分)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利口巧辞。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子贡请行,孔子许之。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哉。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