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注浆技术.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7219131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注桩后注浆技术.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一、 分项工程状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T3B工程总建筑面积387057m2,南北长940m,东西宽765m,设计基础形式为桩承台和筏板基础,设计桩径0.8m、1.0m,桩长有20m、23m、24m、25m、28m、29m、30m、35m、36m、37m,桩底落在第(9)或(11)层砂层中,抗压桩采用桩底和桩侧后压浆工艺,抗浮桩采用桩侧后压浆工艺。二、 施工方法及创新点1、 后压浆管件设置1.1 压浆导管采用国标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管。桩端压浆导管公称口径25(1”),实际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25mm;桩侧压浆导管公称导管口径20(3/4”),实际壁厚不得小于2.75mm。1.

2、2 压浆导管上均设有管螺纹、管箍及丝堵;桩端压浆导管下端设有G1”螺纹及用以旋接桩端压浆阀的管箍;桩侧压浆导管下端设有G3/4”螺纹及用以插接桩侧压浆阀的三通。每个管箍端头均有管箍堵头与之连接,使压浆管管头在进入桩孔时混凝土不能进入压浆管使之堵塞,并在压浆过程中浆液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自行脱落,使浆液能够包裹桩身。1.3 压浆导管的连接均采用套管焊接,焊接必须连续密闭,焊缝饱满均匀,不得有孔隙、砂眼(每个焊点应敲掉焊渣检查焊接质量,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1.4 压浆导管与钢筋笼固定采用16号铅丝十字绑扎固定方法,绑扎应牢固,绑扎点应均匀。桩端压浆导管绑扎于加劲箍内侧,与钢筋笼主筋靠紧绑扎

3、固定绑扎点为每一道加劲箍处;桩侧压浆导管绑扎于螺旋箍筋外侧,绑扎点为每一道加劲箍处。1.5 压浆导管的上端宜高于桩施工作业地坪500mm(视具体情况可略作调整);空孔部分压浆导管长度根据场地标高与桩顶标高具体设置;桩端压浆导管下端口(不包括桩端压浆阀)距钢筋笼底端350mm(注:钢筋笼最下一道加劲箍应调至纵筋底端之上400mm处)。2、 后压浆管就位及注浆2.1 钢筋笼起吊后入孔前旋接桩端压浆阀,钢筋笼入孔过程中插接桩侧压浆阀,空孔段压浆管应预先焊接好,与钢筋笼一次起吊入孔。2.2 钢筋笼入孔吊放过程中不得反复向下冲撞和扭动,加强保护,严禁悬吊。2.3 后压浆起始作业时间一般于基桩成桩2天以后

4、即可进行,具体时间可视基桩施工态势进行调整。一般不宜小于24小时。2.4 水泥采用P.O32.5水泥,注浆水灰比为0.600.75.抗压桩装侧压浆量:侧管为600kg,桩底压浆量为1000kg。2.5 后压浆采用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双控方法,以水泥注入量控制为主,泵送终止压力控制为辅。1) 水泥压入量达到预定值的70%,泵送压力超过5.0MPa可停止压浆。2) 水泥压入量达到设计值的70%,泵送压力不足预定压力的70%时,应调小水灰比,继续压浆至满足预定压力。3) 若水泥浆从桩侧溢出,应调小水灰比,改间歇压浆至水泥量满足预定值。创新点:1、 灌注桩桩底、桩侧后压浆技术,能够大幅提高灌注桩的承载能力

5、,减少沉降量。2、 能够有效消除灌注桩本身泥皮和桩底沉渣等固有缺陷,改善桩土界面。三、 保证质量的措施后压浆质量保证关键在于压浆装置绑扎焊接入孔、各道工序成品保护、水泥浆压入操控等全过程控制和及时的检测信息反馈,要点如下:1、 压浆所用材料和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 钢筋笼压浆导管的连接均采用套管焊接,经施工方自检及监理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3、 钢筋笼直立吊起入孔前旋接桩端压浆阀,桩端压浆阀应旋接牢固;钢筋笼入孔过程中插接桩侧压浆阀,桩侧压浆阀应固定牢固、坚挺。4、 为方便对水灰比的控制与检查,应在搅拌桶上刻画配制水灰比为0.60和0.75的浆液面位置的标志。5、 桩底压浆导管设置两道,如果出现一道压浆管堵塞、折断等异常情况,启用另外一道压浆管进行后压浆,如果出现两道压浆导管均损毁,则及时上报项目部总工,由总工程师会同有关人员提出处理方案。6、 桩侧压浆管如果才出现堵塞、折断等异常情况,把侧管设计的水泥浆补入本桩的桩底压浆管中,在记录中注明。四、 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后压浆技术时近年来发展的桩基改良技术,对已施工完毕的基础桩进行再加固,使的桩体承载力能够再次提升,进而满足了大型工程设计对结构基础的承载力要求;后压浆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桩土界面,使得桩周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得到加固,土体强度增减,进而减少了因土质不均匀导致的不均匀沉降,保证了结构的整体安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