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院第二课堂学分制度(修改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7213607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管理学院第二课堂学分制度(修改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工商管理学院第二课堂学分制度(修改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工商管理学院第二课堂学分制度(修改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工商管理学院第二课堂学分制度(修改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工商管理学院第二课堂学分制度(修改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商管理学院第二课堂学分制度(修改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学院第二课堂学分制度(修改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认定暂行办法为培养思想品德优良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引导学院本科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建立更为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探索有财经特色的实践教育教学新形式和新途径,根据据西南财经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认定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特制订本暂行办法。一、第二课堂活动认定范围及内容(一)第二课堂的范围包括以下六方面:1、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类:学生参加党、团、 班级组织的重要活动及在思想认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重要表现。 2、科研科创类:学生课外从事的

2、创新创业活动、参加讲座以及在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研、创业等比赛中取得的成绩。3、社会工作、社团活动与志愿服务类:学生组织或参加各类青年志愿者服务、公益性劳动和活动、社团活动。所担任的学生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4、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类:学生参与的文体艺术活动和取得的成绩,以及其它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5、创新创业类:学生课外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参加各级各类创业等比赛中取得的成绩。6、社会实践类:担任辅导员助理、组织参加三下乡活动以及在校外进行的实习工作。二、学分修读规定与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课内完成必修、选修和实践环节学分外,还须修读第二课堂学分,并获取4个第二课堂学分后

3、方能毕业。学生应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和能力,根据第二课堂认定范围的6方面, 合理选择地参加各级各类活动,完成至少3个方面的内容,以获取相应的第二课堂学分。三、第二课堂学分分配方案:第1-6学期每学期须完成综合0.5学分,前三学年共完成3学分,另外1学分用于完成科研、社会实践或创新活动。学年第一学年1学分第二学年1学分第三学年1学分本科学习期间学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应修学分综合0.5学分综合0.5学分综合0.5学分综合0.5学分综合0.5学分综合0.5学分科研、社会实践或创新活动1学分注:第二课堂学分分配方案主要是与学校评优秀、评奖方案配套,学生每学期须完成规定的最低

4、学分数,如未完成,则不能参与当年各类评优评奖;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各项活动,多完成学分不限,即每学期学分设下限不设上限。四、第二课堂学分认定与组织管理1.第二课堂按内容分类进行课时学分量化,按照每60课时计1学分计算,第二课堂共240课时。2.未列入本细则的课外活动内容及其学分认定,可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学院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小组审核认定后计入第二课堂学分。3.本暂行办法从2012年3月起开始试行, 2010级本科学生参照本办法执行。4.本办法由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负责解释。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第一章 第二课堂学分所修课时数的具体认定每学期需在以下六方面中至少任选三方面修学第二课堂学分,其中思想政治与

5、道德素养类为必修。修满30课时即可获得第二课堂的0.5学分,所修课时数不设上限。下面为第二课堂活动计入课时数的具体设置:一、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类:1、思想素质分: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班集体等计5课时。(由班长考核认定)2、团日观摩、团日风采展示会、党总支生活会、党章学习小组等党团活动、班会(需提前上报至本班导员处审批) 每次3课时 上限为9课时.若党章学习小组展示会获奖,则参与同学加4课时。3、先进事迹被相关媒体(党、政、军)报道 院级:4课时 校级:8课时 市级:12课时 省级:15课时 国家级:20课时 4、参加党校团校的同学加3课时。(注: 优秀学员或优秀组长追加2课时)二、 科研科创类

6、:1、 讲座加分 讲座包括:院级类讲座、学习空间恳谈会、生活空间恳谈会、救护知识培训、寝室长培训、新老生交流会、11月精品活动等等。注:听讲座两次及以下不予加课时,达到两次后每多听一次计2课时,上限6课时。 以学院统计的讲座记录卡为准,讲座记录卡统计结果期末公示。(未填讲座记录卡,实行班级签到制的讲座,需在讲座前向讲座管辖部门提出口头申请并于结束的当天将统计结果上交至负责讲座的工作人员处)2. 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比赛(1)如管理咨询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市场调研大赛、营销文化艺术节、SPSS统计大赛等比赛及其他经学院认定小组认定通过的比赛: 项目级别获奖等级或排名计入课时数国家级一等奖

7、20课时二等奖18课时三等奖15课时优胜奖、单项奖或鼓励奖10课时省 级一等奖18课时二等奖15课时三等奖12课时优胜奖、单项奖或鼓励奖8课时校 级一等奖12课时二等奖10课时三等奖8课时优胜奖、单项奖或鼓励奖5课时参加比赛者3课时院 级一等奖6课时二等奖5课时三等奖4课时优胜奖、单项奖或鼓励奖3课时参加比赛者2课时注:1.此类竞赛是指由党、政、军、团等组织主办或举办,非政府组织主办的各类竞赛在课时认定时做降级处理(国家级赛事按省级计入课时数)。2.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奖课时数按1/2计入,同时特等奖视为一等奖、其余等级相应下调一级(获得特等奖后参加的附加赛事不计分)。(2)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

8、计划立项:立项:校级记3课时,国家级记5课时;结项:校级记4课时,国家级记8课时。(3)本科生科研立项 立项记2课时,结项记4课时。2、 在期刊、报纸上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只有一个作者时 类别和等级计入课时数学术论文A级核心期刊第一作者30课时B1级核心期刊第一作者15课时B2级核心期刊第一作者8课时B2级以下其它正式核心刊物/学术会议论文集及内部刊物第一作者3课时注:刊物分类参见学校科研处西南财经大学核心期刊目录及期刊等级分类。(2)有两个作者时类别和等级计入课时数计入课时数学术论文A级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0课时第二作者10课时B1级核心期刊第一作者10课时第二作者5课时B2级核心期刊第

9、一作者5课时第二作者4课时B2级以下其它正式核心刊物/学术会议论文集及内部刊物第一作者3课时第二作者2课时注:刊物分类参见学校科研处西南财经大学核心期刊目录及期刊等级分类。(3)有三个作者时类别和等级计入课时数计入课时数计入课时数学术论文A级核心期刊第一作者15课时第二作者7.5课时第三作者7.5课时B1级核心期刊第一作者7课时第二作者5课时第三作者5课时B2级核心期刊第一作者4课时第二作者3课时第三作者3课时B2级以下其它正式核心刊物第一作者2课时第二作者1课时第三作者1课时注:刊物分类参见学校科研处西南财经大学核心期刊目录及期刊等级分类。注:不同级别论文的作者在评选单项奖时,论文累加课时数

10、的上限不超过上一级别的单篇课时数。三、 社会实践类1.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获奖级别获奖等级计入课时数国家级一等奖20课时二等奖18课时三等奖16课时省 级一等奖16课时二等奖14课时三等奖12课时校 级一等奖12课时二等奖10课时三等奖8课时院 级优秀团队6课时完成结项报告、但未获奖的实践团队,均计4课时社会实践优秀个人获奖级别计入课时数国家级15课时省 级10课时校 级8课时院 级3课时2、社会实践:假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经实践单位出示证明(实践时间需超过一个月)且撰写合格的实践报告者,记6课时。在校时间,利用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经实践单位证明,时间累计达到一个月并撰写合格的实践报告

11、者,记6课时。(社会实践学期总课时为6课时,同一学期不累加。)3、辅导员助理每学期记5课时(需由相应导员出示合格证明)。四、 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类(一)体育活动1.国家级体育比赛(如CUBA、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等赛事)获奖等级或排名计入课时数第一名20课时第二名18课时第三名15课时单项奖(体育道德风尚奖等)10课时参加但未获得名次5课时2. 四川省大学生运动会获奖等级或排名计入课时数第一名20课时第二名15课时第三名10课时单项奖(体育道德风尚奖等)8课时参加但未获得名次6课时3. 校运动会项 目获奖等级或排名计入课时数方 阵第一名20课时第二名18课时第三名16课时第四名12课时第五-八名

12、8课时单项第一名18课时第二名16课时第三名14课时第四名12课时第五名10课时第六名8课时第七名6课时第八名5课时参赛者4课时团体项目趣味项目第一名12课时第二名10课时第三名8课时第四八名6课时参赛者5课时方阵参与部分训练但没有上场的同学,按照训练次数酌情计入5-8课时趣味项目参与部分训练但没有上场的同学,按照训练次数酌情计入5-8课时以上四项参与每次训练但没有上场的同学,按照该项目获奖情况所计课时数的1/2-1计算4. “光华杯”系列比赛(足球赛、篮球赛、排球赛、台球赛、辩论赛等)获奖等级或排名计入课时数第一名15课时第二名12课时第三名10课时第四名第八名8课时参赛者5课时辩论队所有参

13、赛选手均比照获奖名次计课时数,陪练队员按参赛者计课时数5. “光华杯”趣味比赛(投篮比赛、上篮接力、趣味颠球、中场射门等)获奖等级或排名计入课时数第一名8课时第二名7课时第三名6课时参赛者4课时注:一人参加多项,只加最高分,不重复加分6. “工商杯”系列比赛(篮球赛、足球赛、辩论赛、征文比赛等)获奖等级或排名计入课时数第一名6课时第二名5课时第三名4课时参赛者3课时辩论队所有参赛选手均比照获奖名次计课时数,陪练队员按参赛者计课时数7、校级文体比赛(团体赛)取得突出进步(取得3名及以上的进步)计8课时,可累计加分。8、校级以上文体活动拉拉队成员 一次1.5课时 上限6课时 。 院级文体活动拉拉队成员 一次1课时 上限5课时。(二)文艺活动1. 参加校级大型文艺活动 五月艺术节(五月诗存、合唱比赛)、健康舞大赛、525心理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