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721339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yun( )博 蝉tu( ) 花p( ) 嫉d( ) 确凿( ) 倜傥( ) 讪笑( ) 哽咽(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方框内。(2分)人生鼎沸 害人听闻 芳草凄凄 来势汹汹 人际罕至 写错的字改正的字3仿照下列的例句造句。(3分)例句:书是明灯,能照亮道路;书是阳光,能温暖心灵;书是甘泉,能滋润情感。仿句:书是_,能_;书是_,能_;书是_,能_。4下列没有语病的项是 ( ) (2分) A他从上中学的第一天起,就坚持每天

2、写日记。 D阅览室里有各种学生们喜欢阅读的图书杂志。 C济南的冬天,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D我们必须认真克眼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5、按要求默写。(5分)(1)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2)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句子 , 。(3)山中杂诗中描写山峰环绕、竹林茂盛的一句是 , 。 (4)竹里馆中写夜静人静、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 。 (5)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请写出两句表现劝学内容的古诗词。 ,_。6将下面一段文字简缩到25个字内(一个标点算一个字,允许用原文外词语)。有人向罗马教廷控告布鲁诺是“异端”,“罪状”一共有一百三十条。在布鲁诺周

3、围,开始布满了恶毒的监视的眼睛。他逃亡了。在意大利的各个城镇土伦、热那亚、威尼斯、帕都亚流亡了三年,这些城市也和那不勒斯一样,到处是残酷的镇压异端的机构宗教裁判所,大学里则充满了亚里士多德的信徒。最后,乔尔丹诺布鲁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自己热爱的土地,越过阿尔卑斯山,逃亡到国外。(2分) 。7请写出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和他(她)的故事。(2分)人物:_故事:_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下列问题。(一)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8.全诗描写“雪”,巧妙自然,别具一格,谈谈诗是怎样写“雪”的?(2分)9.仔细揣摩诗中所蕴含的作者

4、的思想感情,并将它简述出来。(3分)(二)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未尝识书具( ) (2)伤仲

5、永( ) (3)不能称前时之闻( ) (4)稍稍宾客其父( ) 11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泯然众人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12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1分)13课文最后一段说:“其受之于天,贤于材人远矣。”从选文中的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这一点?(1分)14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到“泯然众人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15方仲永的故事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请写出其对不同的人的启迪:(3分)对家长: ;对学生: ;对教师: 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31题。(一)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

6、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 着,看鸟雀们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6在文中划线处填入恰当的动词(3分) 17作者写捕鸟用了一系列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1分)18.选文写了在冬天的百草园中的哪些活动?详写了哪一种?(2分)19语段中加点的“这”|指代 。(1分) 20语段

7、中为什么要写拍雪人和塑雪罗汉?(2分)21语段中括号里的文字的作用是: ,“张飞鸟”中引号的作用是: 。(2分)22雪地捕鸟的条件是什么?请用语段中的语句回答。(1分) 23这段文字对表现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2分)(二)爱的礼物那天姐姐收拾家时,无意中翻出我的“百宝箱”,里面什么都有:玻璃弹球、纸剪小鸡、塑胶小人、绣花布片“你从哪儿弄来这些没用的东西?该扔了。”“那可不行,”我连忙阻止,“这是我的宝贝,是我的学生送的礼物!”我一件件把玩着那些东西,那个玻璃弹球是李军送的,那个塑胶小人是霍丽芬送的我可以说出每一件礼物的来源。这时,一张薄薄的画纸跃入眼帘,我小心地拿起它,那是一天放学后,我抱着一

8、摞作业向办公室匆匆走去。我的一个学生朝我跑来:“老师,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她的眼睛因兴奋而闪闪发亮。“是吗?”我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心里却因为想尽早赶回住处而焦躁起来。“看,这是我画的小仙女,好看吗?”她从身后拿出她的宝贝,展示给我看。过于艳丽的色彩与稚拙的手法使那个所谓的小仙女看起来像个夜叉。“喏,送给你!”她得意地把那张画递向我。“哦谢谢。”我勉强地说,“不过,我现在不能拿。再说,我也没处放。”“哦。”她脸上的笑容立刻飞走了,垂下手,慢慢地走开了。从那一刻起,我就开始后悔,因为我无法忘记她准备送我礼物时眼中的期待与爱,那是只有在孩子的眼光中才能找到的纯真;而且我同样无法忘记我拒绝后她眼光中

9、的失望和沮丧。我立刻找到她,诚恳地说:“你送我的那张好看的画呢?”她看着我,面无表情:“我想你可能不喜欢,所以送给别人了。”她的表情和决定让我很难受,我想尽可能挽回自己的过失。“也许你愿意再画一张送给我?”我试探地问。“你喜欢吗?”“是的!”我努力回忆那张画,我这回不再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去看,而是以一个山区10岁孩子的眼光去看它,“那么多种颜色在一起真好看,而且小仙女的梅花耳环很漂亮!”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我今晚再画一张,明天送给你!”我看着她的小脸儿,这跟大人想要以昂贵的礼物换取实惠、换取感情时的表情多么不同啊!从那以后,我经常收到学生送我的礼物。那些礼物实在不值什么钱,但对我来说却无比贵重

10、。因为当他们送礼物时,可以从他们微笑的脸上看出,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2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稚拙:_。沮丧:_。25本文运用了倒叙的手法,请在过渡处第4自然段方框内写一句能衔接上下文的话。(1分)_26本文生动描写了小女孩的神态,也传神地表现了她的心理。表现她对老师的爱并期待老师收下礼物的一句是:“_”;表现她自信老师一定会喜欢礼物的词语是:“_”;表现她遭拒绝而失望、沮丧的一句是:“_”;而“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一句则表现她_的心理。(2分)27小女孩画的“小仙女”像“夜叉”,并不美,可为什么老师还说那是张“好看的画”呢?(2分)答:_28“我望着她的小脸儿,这跟大人想要以昂贵的礼物换取实惠、换取感情时的表情多么不同啊!”一句中,“不同”之处在于:大人是_,而“她”则是_。(2分)29请你说说本文最后一句“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这一比喻句含义。(2分)答:_30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_的表达方式,从内容和结构上看起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