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研计划书.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7213369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研计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研计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研计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研计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研计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研计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研计划书.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可研报告目录1 总论11.1 项目提要11.1.1 项目名称11.1.2 建设地点11.1.3 建设性质11.1.4 项目主管部门11.1.5 项目建设单位11.1.6 建设目标11.1.7 项目建设内容21.1.8 总投资21.1.9 资金筹措21.1.10 实施计划21.1.11 效益分析21.1.12 结论与建议3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2 项目背景52.1 政策背景52.2 社会经济状况6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2.3.1 必要性分析82.3.2 可行性分析93 建设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概况123.1 建设单位概况123.1.1 基本情况123.1.2 人员及技术力量123

2、.2 技术依托单位概况123.2.1 基本情况123.2.2 人员及技术力量134 项目点布局与建设条件144.1 项目点选址原则144.2 项目点布局144.3 项目点建设条件144.3.1 自然资源条件144.3.2 社会经济条件144.3.3 基础设施条件154.3.4 组织保障条件155 项目建设方案165.1 建设目标165.2 建设原则165.3 建设内容与规模175.3.1 建设内容175.3.2 建设标准175.3.3 宣传培训185.3.4 数据库建设185.4 项目建设实施进度19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06.1 投资估算依据206.2 投资估算206.3 资金筹措和使用计

3、划217 效益分析227.1 经济效益227.2 社会效益227.3 生态效益228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238.1 环境保护238.2 安全生产239 项目组织与管理249.1 加强组织领导249.2 完善项目管理249.2.1 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249.2.2 实行工程招投标制259.2.3 实行工程监理制259.2.4 严格验收评审制度259.2.5 严格资金管理259.3 完善运行机制259.4 依靠科技,强化教育2610 结论与建议2710.1 可行性研究结论2710.2 建议27目录 第 3 页云南省景洪市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 可研报告1 总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

4、目名称XX省XX市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1.1.2 建设地点XX省XX市XX镇1.1.3 建设性质新建1.1.4 项目主管部门XX省农业厅1.1.5 项目建设单位XX省XX市农业局1.1.6 建设目标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在XX省XX市XX镇建成一个面积为40亩的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遏制西双版纳普通野生稻资源及其原生境被进一步破坏和灭绝,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普通野生稻原生境日常管理与保护工作的运行机制,恢复和繁殖目前残存的普通野生稻,逐步使保护点的生态环境朝着有利于普通野生稻生存繁衍的方向发展,使普通野生稻的居群在这一环境中得到再生、更新、繁殖、扩大。推动野生稻中优异基因的发掘与利用,为我

5、国水稻育种提供育种材料,将农业生物资源优势转变为基因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1.1.7 项目建设内容XX省XX市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建设主要包括核心区和缓冲区,面积为40亩,其中:核心区为6亩,缓冲区为34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围栏,修建道路、保护点标志、警示标志、排水沟等保护设施,购置简单观察、记录、管理设备和气象观测箱等必要仪器。1.1.8 总投资项目总投资为115.00万元,分别为中央和地方投资。其中:1、土建投资为50.58万元,占总投资的43.98%,2、仪器设备购置为10.00万元,占总投资的8.70%,3、数据库建设为10.00万元,占总投资的8.70%,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8

6、.90万元(包括前期工作费10.00万元,宣传培训费15.00万元及其他费用13.90万元),占总投资的33.82%;5、预备费5.52万元,占总投资的4.80%。1.1.9 资金筹措普通野生稻资源保护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分别由中央投资105.00万元,占总投资的91.30,地方投资10.00万元,占总投资的8.70。1.1.10 实施计划项目建设期1年。1-3月完成施工图设计等工作,4-11月完成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与安装、人员培训等工作,11-12月项目竣工验收。1.1.11 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在短期内难以见到明显的、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其潜在的经济效益十分

7、显著。我国以野生雄性不育稻为育种材料的杂交稻,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到1.6亿公顷,共增产2.4亿吨,其经济效益达1200亿元。同时,XX市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建设,将促进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为我国正在大力培植的生物技术产业和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2、社会效益普通野生稻资源的丢失实质上是不可再生基因资源的丢失,保护普通野生稻资源,加快重要优异功能基因的发掘,将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普通野生稻资源保护与利用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自身食物安全,而且将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巨大影响。我国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之一,加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是履行国际公约的

8、重要措施。3、生态效益长期以来,由于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发展,XX市普通野生稻原生境破坏相当严重,普通野生稻原生境受到极为严重的威胁,原来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丧失,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该项目的实施,将使XX市普通野生稻原生境得到有效保护,对普通野生稻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积极作用。1.1.12 结论与建议结论:项目的建设是及时必要的;符合国家普通野生稻资源保护产业政策与普通野生稻资源保护的需要;项目建设目标明确,投资规模适宜;项目管理系统健全;购置仪器设备实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项目可行。建议:项目主管单位加大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管、协调和控制力度,确保项目顺利的实施;抓紧项目资金的落实和监管工作

9、,加强资金运用的监管,严格按照项目的建设内容和规模安排资金,专款专用,杜绝挪用;当地相关部门制定有利于农业普通野生稻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管理办法、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建议国家尽早立项,加快实施。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 称单 位数 量一建设内容1核心区围栏米2282缓冲区围栏米12923工作路米4904排水沟米4905工作间平方米1406围栏门个17标志碑个18警示牌个29设备仪器台/套6二总投资万元115.001土建工程万元50.582仪器设备购置万元10.003数据库建设万元10.004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万元38.905预备费万元5.52三资金筹措万元115

10、.001中央投资万元105.002地方投资万元10.00正文 第 27 页2 项目背景 2.1 政策背景我国是世界上野生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有的野生植物约270类、1.7万个品种。长期以来,一些地方进行掠夺式开发经营,致使野生植物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一些珍稀植物濒临灭绝,许多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植物数量急剧减少。据有关部门人士介绍,我国农业野生植物有4至5类、191种处于濒危状态,这些不可再生物种一旦灭绝,将对人类及其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要靠生物工程来解决”。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是开发优质农产品的潜力所在,野生植物基因资源是农业

11、生物工程的基础。农业野生植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优良特性,蕴藏着大量的高产、优质、抗病虫、抗旱、耐寒等优异基因。拥有并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来挖掘优异基因,创造新型种质,培育综合性状整合良好并具有某种特异优良性状,如超高产、高品质或特殊用途品种的生物工程技术,已成为新世纪农业科技创新的首要目标。在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优良品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的关键是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发掘与利用。20世纪初以来,国内外科学家利用农业野生植物改良作物品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被誉为“杂交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与美国的科学家合作,通过分子技术从普通野生稻中发现两个增产基因,分

12、别可比现在的高产杂交稻增产18以上,利用普通野生稻不育株开创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新局面,使全国水稻产量大幅提高,为中国解决粮食紧缺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再次印证了普通野生稻在杂交稻研究中的宝贵价值。可以说,没有普通野生稻资源,培育优良栽培稻品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就是发展农业生产力。普通野生稻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不可替代的战略性储备资源之一,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起基础性支撑作用,已成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命脉。长期以来,由于对普通野生稻资源缺乏系统而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使得XX

13、省普通野生稻资源在原生境下几近灭绝。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最近温家宝总理做出专门指示,要求“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通力协作”,做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回良玉副总理指出,“野生植物资源是不可替代的农业战略性资源,要从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作为普通野生稻资源的原生地,XX市农业局是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的行政主管部门,加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2.2 社会经济状况XX市地处东经1002510131,北纬21272236。国境线长

14、112.39公里。境内有国家级口岸XX港和西双版纳国际机场,XX市辖12个镇,一个街道办事处,84个村公所,辖区内有5个县级国营农场、4个中央和省属科研单位。全市面积6958平方公里,东西横距98公里,南北纵长112公里。全境山地占总面积的95%,在山间有10个盆地(坝子),其中勐龙坝79平方公里,XX坝77平方公里,橄榄坝65平方公里。坝区为粮食与热带作物橡胶的主产区。辖区境内共有大小河流71条。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湄公河纵贯全境。境内森林覆盖,是动植物资源宝库。有高等植物3000种、珍贵树种340多种、脊椎动物600多种、鸟类400种、兽类60种,有全国最大的灵长类中心和蝴蝶养殖场。XX市人口37.42万人,农业人口22.09万人,农村劳动力12.6万人。2003年全市国民经济生产总值32.1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辖区)155734万元(农业32688万元,林业108201万元畜牧业11729万元、渔业3116万元),财政收入1.8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11元,人均有粮380公斤。XX属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兼有大陆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优点而无其缺点,日温差大,年温差小,静风少寒,基本无霜。年平均气温在18.621.9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年平时日照18002300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20136千卡/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